第315章 暢遊金陵(2)四千字章節(第2/3頁)
章節報錯
慈悲不慈悲不重要,重要的是佛會保佑慈悲之人麼……
出來大雄寶殿何凡跟導遊就閒逛了起來,不知不覺就來到了藥師佛塔。
經導遊介紹,這藥師佛塔是1991年新建的七層八面佛塔,是雞鳴寺歷史上的第五座大佛塔。塔高約44.8米,外觀為假九面,實為七級八面,斗拱重簷,銅剎筒瓦。
塔身建有內梯外廊,此塔名為消災延壽藥師佛塔,含國泰民安和為香客、遊人消災延壽的祝禱之意。
寶塔南面正門上額題“藥師佛塔”四個大字,系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的手跡。北門門額上鐫刻有“國泰民安”匾額,為金陵市市長所題。
塔內供奉有藥師佛銅佛像一座,此像原供奉於北京雍和宮,1972經領導批准批准送給金陵靈谷寺。
靈谷寺維修時,將該佛像暫存市文管會,寶塔建成後,又從文管會迎奉於塔內。
塔內每層中間還有四個佛龕,為明代金絲楠木雕,原為北京中南海舊物,每個龕內供奉有一尊捕木的藥師佛像,共24尊。
寺廟內的觀音殿內供奉的觀音像面北而坐,而殿門的楹聯寫道:“問大士為何倒坐,嘆眾生不肯回頭”。
不過奈何何凡沒文化,看得懂字卻不知其意。
來到了寺廟的最高處,這裡赫然是一片建築,建築牌匾寫有(豁蒙樓。
清末,兩江總督張之洞曾多次和學生楊銳登臨雞鳴寺。
戊戌變法失敗、楊銳等“六君子”死難後,張之洞在雞鳴寺倡建此樓,以杜甫詩句“憂來豁矇蔽”命名,作為紀念。
張之洞題:“勝地何常經浩劫,斯樓不朽奈名傳”,梁啟超題:“江山重疊爭供眼,風雨縱橫亂入樓”,現已改建成雞鳴寺百味齋。
胭脂井為南朝陳景陽殿之井,隋開皇九年,隋文帝發兵滅陳,隋軍攻入臺城之時,陳後主與其妃張麗華、孔貴嬪藏入胭脂井。
後被隋兵發現而成為俘虜,故又名辱井,俗雲“石井欄石脈”,以帛拭之,作胭脂色,故名“胭脂井”,又叫“辱井”。
逛著逛著不知覺已經來到了中午,而整個雞鳴寺何凡也剛好已經遊覽完畢。
不得不說這個導遊真的很敬業,大小無遺漏的跟何凡講解了整座雞鳴寺的由來。
何凡不得不感嘆還是得找這種專業的人員,不然還真是走馬觀花。
出了雞鳴寺何凡就去吃飯了,五星級酒店好酒好菜點一堆,讓旁邊的導遊不由得感嘆有錢真好。
這頓飯不包含紅酒少說也得幾萬塊了,基本頂得上導遊半年的工資了,這再加上那幾萬塊一瓶的紅酒,導遊更是瞪大了眼睛,心裡誹腹不以。
這人生來就是不一樣,有人生來就已經是在羅馬大道,衣食住行樣樣都是頂尖的,這簡單一頓飯都頂得上他辛勞一年了。
不過導遊也就是感慨了一下,他相信只要努力,雞湯裡面總有一天會有雞肉的。
“莊先生,要不要一起喝兩杯麼。”
何凡看導遊只顧著吃菜都沒喝酒,頓時舉著酒杯邀請。
導遊全名叫莊凱傑,是地地道道的金陵本地人,年紀估摸也就三十歲左右,戴著一副眼鏡,看起來斯斯文文的。
“真不好意思,我對酒精過敏。”
導遊有些不好意思的看著何凡,他是真的酒精過敏。
“哦,那你多吃點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