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品太差勁兒了!咱輩分不能亂,我跟你爹是兄弟,你只能叫我二大爺!”姜子晉也是喝的五迷三道,開始說胡話。

……

三日後,拖把廠門前空地上人聲鼎沸,不少三輪車在門口排隊。

姜子晉搬了一張凳子,站在凳子上,看著長長的隊伍,這就是三天以來費盡口舌的成果。

姜子晉心裡自豪感油然而生,你宋立人不讓我的貨進供銷社,那我就繞開供銷社,我直接買給需要的拖把的百姓,這三十多萬把拖把直接出手,利潤當天就能見到。

“各位,我現在說一下!”姜子晉拿著大喇叭,扯著嗓子再次喊道,“拿貨我不需要你們墊付貨款,但是有兩點要求,第一早上拿貨,晚上來清算貨款,第二,你們拿多少,就得給我賣多少,賣到村子裡,賣到村民手裡, 沒錢的可以用等價的糧票購換,供銷社拖把賣五毛錢,我一把拖把賣四毛,你們掙一毛,明白了沒!?”

排隊的眾人,聽到姜子晉的喊話,心裡盤算著,一把拖把掙一毛錢,一天不多賣,就賣一百把也掙十塊錢,這活算的上是自己撿錢的活兒了,每個人心裡頭自然樂意做。

“姜總,放心!”

“姜總,我們一定給你辦的漂漂亮亮的!”

“……”

人群中不少舔著姜子晉的話語傳出。

“片湯話咱就說了,拖把不是給我賣,是給你自己賣,賣了就有錢掙!”姜子晉面對眾人嘴裡的那些客套詞,沒有任何的情感波動,再次開口喊道,“所有人要拿貨就去倉庫門口登記處登記!”

“大偉,你一定要記好所有的賬目,這跟給供銷社供貨不一樣!”姜子晉搞這麼大的動作,心裡頭多多少少有些不放心,衝著張大偉囑咐一句。

“哥,放心!”張大偉知道這次賬目直接關乎自己的腰包,重重點頭應道。

由於拖把廠停工,劉家窯村民都賦閒在家,姜子晉招呼村民出馬,驢車上陣,甚至有一部村民擔著扁擔上陣,扁擔兩頭掛著數十把拖把走村入戶。

姜子晉敢讓眾人不墊付貨款,是對這個時代的人一種發自內心的信任,這個年代大部分都是信守承諾,還有一點就是,姜子晉與所有人簽署了一份協議,眾人都在這件事情上做出了保證,簽字畫押,簡單的約束,在眾人眼中便是玉律金科。

倉庫邊裡拿貨的眾人大多比較保守的,最多也就是拿了三百多把拖把,所有人不知道拖把銷量如何,因此不敢貿然拿貨。

第一天對於姜子晉也算是一種煎熬,雖說對於自己的計劃有著一定的把握,但是姜子晉不能保證村子裡的人願意購買拖把,拖把畢竟與吃穿所需不同,不是必需品。

下午五點半左右,陸續有人回到廠子裡,臉上皆是帶著喜色,沒一人帶著拖把返回,開始結清貨款,拖把的銷量超乎眾人的想象,價格實惠不說,最主要是可以用糧票換購,這樣村民手中多餘的糧票便可購買除糧食之外的物品,加上這幾年糧票逐漸邊緣化,無論走到哪裡拖把幾乎是一搶而空。

供銷社的貨款都是姜子晉親自結算,張大偉雖然知道掙錢,但不知道這麼掙錢,數著糧票,給眾人結清利潤,臉上的笑容堪比秋天的菊花般燦爛。

“哥,你知道我們今天掙了多少錢嗎?!”張大偉抱著一堆糧票跑到姜子晉身邊,興奮的說道。

“明天會跟多!”姜子晉咧嘴一下,拿起瓷杯喝了口茶水,翹著二郎腿坐在凳子上。

“姜子晉,我跟你談點兒事兒!”劉紅突然闖進辦公室,掃了一眼桌上的糧票,轉而看向姜子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