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跨省追蹤 第二百六十二章 西山王老闆(三)(第1/3頁)
章節報錯
此茶飲之清香悠遠,回味悠然,蘇東坡自然不會錯過好茶,而且此地又有名壺紫砂壺,有好水,有好茶,又有好壺,人生如意之事,也不過如此,自然蘇東坡很喜歡在這個地方待著。
每天吟詩飲茶過的倒是快活悠然。
不過這紫砂壺體積小,沒喝上幾口茶水就沒有了,需要反覆的去浸泡,蒸煮,所以蘇東坡就覺得頗為費事,此時他就有了去打照一把茶壺的想法了。
話還沒有講完,大劉就插話了。
“原來這茶壺是這麼來的啊。”大劉說道。
“這位兄弟,讓小宋先生把話給講完吧,他的故意我很感興趣。”王老闆說道。
王老闆都發話了,大劉不敢再說話,輕輕地點了點頭,向著宋文勇看了一眼。
“小兄弟你繼續說,你所說的‘唐貢茶’我倒是喝過幾次,不過傳聞,唐貢茶也是有著好幾種呢,我也不知道喝到的對不對。”王老闆說道。
“貢茶二字可見是當時的貢品茶,不過前面加了一個唐字,所以就要追溯到唐茶,唐到宋不過區區幾百年,可是幾百年興衰可見,歷史如煙。”宋文勇說道。
“是啊,你接著說這提樑壺之後咱們再來聊聊這‘唐貢茶’。”王老闆眼中有著精芒閃動。
一直以來,都沒有人可以和他傾心相談,今天和宋文勇小談了幾句,倒是覺得這位小友不是一般人。
無論是氣魄上還是從容的態度上面,都給了王老闆深刻的印象。
看來這一次提出來,想要見見小宋先生是一個正確的選擇。
赫志朋和大劉就像是景觀周圍的點綴物,顯得尷尬之極。
不過兩人也是不敢發表意見。
就看到宋文勇滔滔不絕。
東坡先生愛茶,覺得紫砂壺體積小,一壺根本就不夠喝,所以後來花了好幾個月的時間構思,可是也無所收穫,這真是紙上談來終覺淺啊。
一天夜裡蘇軾的小書童提著燈籠來送點心,東坡見生見了之後,猛然找到了靈感,就根據燈籠的樣子做了一個砂壺,可是若是如平常砂壺狀,把壺把做在肚皮一側,大火一燒,壺把會很燙,東坡先生抬頭一看,見屋頂上的房梁,於是就有了新的想法,在壺蓋上方如梁一般做了一個橫搭的把手。
如此一來,此壺就被命名為提樑壺。
體積大,可以多裝些茶水,因這壺最早是東坡先生設計,所以又稱之為東坡提樑壺。
當宋文勇把他所知的講解完畢之後,一臉笑容的就向著王老闆看了去。
“講得不錯,看來,你對於古事、古玩都很瞭解,那你覺得我這把仿古提樑壺怎麼樣啊?”王老闆又丟擲一個問題。
赫志朋聽著都快要睡著了,本想著宋文勇講完了之後,就可以和王老闆談正事了,可是王老闆好像一點也沒有要談正事兒的意思。
這真的讓赫志朋很無奈。
赫志朋張了張嘴,想要說些什麼,可是看到王老闆的樣子之後,赫志朋最終還是沒有張口。
赫志朋是不忍打擾王老闆的雅興,於是只能是閉口帶笑,還不能有任何的不滿。
現在宋文勇似乎成了王老闆的座上賓,他們俯首貼耳的,不懂裝懂的帶著笑容,實在是與現在的這個環境有些格格不入。
王老闆自然看得出來他們的尷尬,可是王老闆卻是什麼也沒有說。
似乎是有意就這麼晾著他們的。
“這把提樑壺,首先是一個圓,看這壺腰,圓如豐滿的球體,再看這色澤,透著一層淡淡的乳白光色,可是在紋式上,上面走的是回龍文,頭向裡,而蘇東坡的提樑壺,回龍文是頭向外,有拔雲見日之說,這把是後仿的,在形態還有各個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動。”宋文勇想到什麼就說什麼。
而王老闆就在一側靜靜地聽著,一面聽一面就微微的點頭。
“你說得不錯,我這把提樑壺的確是後人進過改進的,我就看中了這個圓潤的程度,其他的我還真是沒有多想。”王老闆說道。
吱!
門被緩緩地推開,一個瘦弱的青年走了進來。
就是之前給宋文勇他們開門的少年。
“怎麼了,阿義。”王老闆向著阿義看了一眼。
“眼鏡蛇帶著幾個人氣沖沖的過來了,說老闆您給的是假貨。”阿義壓低了聲音說道。
王老闆眉頭微微的皺了一下,緩緩地站了起來,對著阿義揮了揮手。
“你先出去,我過一會兒出來,先穩住他們。”王老闆說道。
阿義點了點頭,然後轉身就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