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玄一路馬不停蹄,來到位於廬州的南贛巡撫衙門,投奔自己的老師王陽明。

實在是情況緊急,容不得他不快點。

雖然路上發生了一點點小插曲,可李玄還是以最快的速度趕到了廬州。

“老師!”

李玄看見王陽明出來,一陣小跑上前。

雖然李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蘇州,可是二人的師生情分卻做不得假。

來到王陽明近前,李玄一個大禮就要跪拜下去。

要說王陽明也是天縱之才,年紀輕輕文學造詣已經不下當世大儒,他所涉獵的幾乎已經脫離的術的範疇,進入道的境界。

李玄有時候也在想,他這個高深莫測的老師是不是也會武功?

雖然李玄武功境界才到先天二品,可是他卻很清楚武道練功重在煉心,心境修為高了功力自然也就水到渠成。

像王陽明這樣的當世大儒,心性修為之高不是李玄能夠想象的。

若是他真的練有武功在身,憑藉他的心境,想要達到宗師甚至是大宗師,想來也都不是什麼難事。

看見李玄就要行大禮,王陽明趕緊扶住他的這個得意弟子,不讓他跪下去。

“你這孩子,還是這樣拘於禮數!”

雖然看似是責備的語氣,可王陽明臉上那滿意的笑容卻一點都做不得假。

對李玄,王陽明是一百二十個滿意。

這孩子雖然掛著他學生的名頭,實際上他還真沒有教導李玄多少東西。

反倒是這孩子憑藉自己的天資與努力在文壇之中闖下了不小的名頭,前兩年更是連中縣試、府試、院試小三元,真是風頭一時無兩。

一年後便是會試,若是李玄能再有成就一舉考中進士,那他將是大明文壇史上最年輕的進士!

而作為他的老師,王陽明也將獲得巨大的好處。

想想看大明最年輕進士的老師,那該是何等風光?

雖然王陽明可能不在乎這些,可誰又會拒絕呢?

不過李玄這次來也是帶著正事來的,反正以後跟他老師相處的時間還長,還是正事要緊。

李玄看了一下左右,王陽明可是在官場上做了二十幾年,李玄的那一點小意思他立馬就明白了。

於是,王陽明拉著李玄的手,一路走向內院的書房。

“明道,可是有什麼要事?”

王陽明也很奇怪,往常李玄要來一般都是書信先行,定好時間之後才會趕來。

這一次卻沒有,而是孤身一人帶著小侍女就來了廬州。

一定是有什麼機密的要事要與他說,否則也不會隻身前來了。

“您猜的不錯!”李玄喝了一口清茶繼續說道:“我月前得到線報,寧王朱宸濠可能要造反,於是便馬不停蹄的趕過來了。”

“寧王要造反這件事你是怎麼知道的?”

看來王陽明對寧王要造反一點都不意外,只是李玄身在蘇州居然能這麼快的得到訊息,這就讓他很意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