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冰火島(第1/3頁)
章節報錯
崇禎一行人在大海之上,此時,他們已經離開皮島,行駛在遼闊的海面上。海鷗
海面上不時有過往的商船。還有源源不斷的移民船,看著人拖家帶口,背井離鄉,崇禎不經意間流下了一行珍珠般的淚水:“都怪朕無能,朕作為天下人的君父,卻不能讓你們吃飽穿暖,害你們背井離鄉!這是朕的失職!”
船上之人都跟著陛下哭了起來,毛文龍雖然沒有來護送,但還是有五百名戰士護送陛下回京。加上跟隨崇禎來的幾百護衛,一共近千人。崇禎雖然沒與他們同住,確實和他們一起吃喝,絲毫不造作,早已經深的這千名將士的心!看到陛下如此難過,一名小將過來安慰:“陛下,這不是您的問題,想想如果不是您,他們能否活下來還都是問題。再說,總要有人開拓疆域,只要到了新家,努力幹活,熬過兩年的苦日子,就會好起來! 東北地區開發好,說不定養活半個大明沒問題!”
崇禎對這位小將沒印象,但是看他只有十七八歲,卻有化勁的功夫。崇禎猛然使出一拳,小將本能地格擋住,崇禎滿意地道:“差點寶珠蒙塵,你年紀不足二十歲,卻達到化勁,一身武當真氣。莫非你是張真人傳人?”
小將傲然地道:“回稟陛下,卑職張瑤。家裡族譜上這麼說,我們張家在一百多年前從中原遷居到冰火島,經過一百多年。張家已有几几千人,武者也不過四五百人,很多人沒有武道天賦。因此島上也不在禁錮我們一直在島上。讓有意願的子弟們離島闖蕩!”
崇禎皇帝驚呆了:“莫非,莫非遷居島上一代先祖是張三丰真人的傳人,明教教主張無忌?他老人家是否還健在?”
張瑤很期待地點了點頭:“回稟陛下,一代先祖應該還在,不過他也經常外出遊歷!神龍見首不見尾!陛下如果有興趣,可以去冰火島做客!而且基本偏離航道不遠!”
崇禎沒有道理不答應,如果可以拉張無忌出山,那北京城就穩若泰山了。即使自己時常微服私訪,也不用擔心安危了!
崇禎暗催動神魂,推算了一下:先兇後吉。有颱風。
船隊跳轉船頭, 過了三百多里,經過一個蛇島。紅龍出去打了野食。並且帶回來幾千條蛇!崇禎看了看這些蛇,都是百年以上的蛇。崇禎建議道:“將士們,這些蛇非常滋補,可以提高內力修為,喝乾蛇血,蛇膽!注意不要被咬到!”
這顯然有些低估了這群將士們,他們以小隊合作,每人一個碗。一人負責抓住蛇頭,一人負責抓住蛇尾,一人負責開刀,一人負責接血! 崇禎看著他們,不住地點點頭!這就是戰友情啊!崇禎自不會像士兵一樣,他捏著蛇的七寸,然後玄鐵棒變刀,輕輕一劃,蛇血便進入了舊碗裡。讓人驚奇的一幕發生了,蛇血滴進去馬上就消失不見。崇禎接著殺第二條蛇,第三條蛇,殺了一千多條蛇。普通戰士,明勁修為一條蛇的血就讓他們飽了。百夫長級別,暗勁修為再多的話容易撐破經絡。 化勁修為武者只有一人,張瑤,此人一人便喝下去一百五十條毒蛇血!眾人喝完蛇血,便回去搬運真氣,還是修行去了!
武道金丹八個層次:明勁,暗勁,化勁,抱丹,虛丹,見神不壞,破碎虛空。一層一重天。崇禎將蛇血放完之後,便讓火工們將蛇取走。崇禎也留了幾條,放進碗裡,令人遺憾的是,絲毫未動。
崇禎想到,不知道海里的魚血怎麼樣!崇禎當即命令紅龍去捕魚!不一會,一條十多米長的海鰻被抓到穿上,崇禎抓出海鰻的頭,用匕首一劃,海鰻血噴到破碗裡。海鰻雖然很大,但是身上靈氣不足,破碗吸收的速度明顯不如吸食蛇血!但是總比沒有強!一路上,海里的大魚真是遭了秧。最後遭遇到一群鯊魚,這群一百多條鯊魚,崇禎一敲破碗,所有鯊魚都暈了過去。崇禎如今已經練氣九層,完全可以在水中生活很久!他一條一條將鯊魚血放出,讓破碗吸收。過了一個多小時!終於將所有鯊魚的血放完!這些鯊魚對崇禎沒用,但是對紅龍確實有大用,他開始大快朵頤,吃個不停!
他想起來,莫非那座島嶼就是傳說中的靈蛇島?回去的時候一定去島上找找,要是能找到靈石礦或者龍脈就好了!
碗看起來品相好了一點點!崇禎嘆了嘆氣,要是遇到一個傳說中的靈石礦脈,或者天材地寶,應該會好一些吧!自己有多少能耐,就用什麼等級的法寶!崇禎也真是累了,回到船艙懷裡抱著破碗就開始休息。
他做了一個長長的夢,夢裡崇禎開始修行,打坐,一個鐵棒用來打擊敵人。一個碗用來吸收能量!破碗每次吸收能量,都會回饋崇禎一些精純的能量。
一個小時後,崇禎醒來,發現夢居然是真的,居然可以反饋精純能量,這是個了不起的能力。如今末法時代,靈氣絕跡,多少英雄豪傑飲恨光陰長河!就連武當祖師張三丰,這樣的天縱奇才都在兩百多歲兵解! 萬奴王費盡心機,只能奪舍一條蛇!崇禎更是豪情萬丈!
他走向船頭,微風拂面!晚霞,海鷗,海天一色.崇禎當即歌曰:“落霞與孤鷗齊飛,碧水共長天一色!”
而此刻遠方隱隱看到一座高聳入雲的冰山,冰山頂上火光沖天! 想必這就是冰火島了!只見一個鬚髮皆白的老者踏水而來,一步一里。朝霞照在仙人臉上,宛若稚童。
只聽仙人同樣做歌曰:
天上白玉京,十二樓五城。
仙人撫我頂,結髮受長生。
誤逐世間樂,頗窮理亂情。
九十六聖君,浮雲掛空名。
天地賭一擲,未能忘戰爭。
試涉霸王略,將期軒冕榮。
時命乃大謬,棄之海上行。
學劍翻自哂,為文竟何成。
劍非萬人敵,文竊四海聲。
兒戲不足道,五噫出西京。
臨當欲去時,慷慨淚沾纓。
嘆君倜儻才,標舉冠群英。
開筵引祖帳,慰此遠徂徵。
鞍馬若浮雲,送餘驃騎亭。
歌鐘不盡意,白日落昆明。
十月到幽州,戈蒂若羅星。
君王棄北海,掃地借長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