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後金皇太極
章節報錯
崇禎此刻也沒有閒著,他知道距離陝西大地震和黃河洪水不遠。已經有天道和氣運警示。他不斷地撰寫報紙,引導輿論,描繪江南是多麼的繁華,人們是多麼富裕,哪怕一個普通人在工場上班都可以養活六七口人。 還編寫了江南各省各類富豪排行榜,有哪些資產。
有士紳富豪榜,海外貿易富豪榜,耕地富豪榜,礦山富豪榜,等等。將這些士紳階層的老底揭得乾乾淨淨!
當然也寫了海外開拓成就榜,有海外開拓上百年,封子爵,伯爵的; 有成為海外城主的。無不吸引陝西,中原百姓的目光。還描寫了北京的貧瘠!試圖千方百計將禍水南引,禍水外引!
江南一些富豪為了名望,也加入了海外開發的行列!誰不想成為世襲罔替的封邦建國!
崇禎將獎勵曼丹島,爪哇島,等島嶼轉封給各大藩王!
在中原和陝西地區,很多錦衣衛和東廠偽裝成和尚向信徒兜售輿論,信誓旦旦說江南的富庶,和海外的富庶。 海外招全家移民的廣告和辦事處比比皆是!只要身體合格就被招收,再也不怕餓肚子!到了海外還可以娶到土著婆娘!雖然有一些黑,有一些野,但也比打一輩子光棍好,不是嗎?
這些與爵位掛鉤,更讓一些富豪,士紳為之瘋狂,當個宰輔又如何,一旦下臺,什麼都沒了!成了海外開拓貴族就不一樣了。有了爵位,在海外封地稱孤道寡,作威作福不行嗎?
於是很多大家族讓家族次子,或者支脈去開發海外,主脈在國內摘桃子,享受!這是絕大多數家族的現狀!
洛陽的福王,成都的蜀王都去了海外,福王去了琉球, 蜀王去了瓊州。短短兩年光景,兩地都已經非常繁華,簡直就成了土皇帝!男人誰不想封邦建國,這也刺激了其他藩王,在國內是舒坦,但是處處有掣肘,在海外卻可以成為真正的王!
二十八個親王,六百多個郡王都排隊申請海外開拓!有的家族為了成為有功之臣,也紛紛加入親王和郡王們的海外開拓大軍!
崇禎第三年初,開封周王、南陽唐王、洛陽福王、衛輝潞王、安陽趙王、懷慶鄭王、汝寧崇王、禹州徽王,晉王,楚王,魯王,璐王等代表來到南洋大洲(澳洲),看著這個和大明差不多大小的大陸!眾代表瘋狂了!有人甚至想到了獨霸一州,稱王稱霸!但想想還是算了,開拓太難了!這地方雖然比較貧瘠,沙漠草原居多,但勝在沒有瘴氣!沒那麼多蚊蟲!
這片大陸缺乏什麼,人,多麼想立馬變出來一萬人啊!四季如夏,草原上養殖羊,馬,豬牛羊就可以非常富足了!也有一些王爺不想湊熱鬧,在沿途的一些島嶼,交通要道作為自己的開拓地!
至於東北,在蒙古女真圍困北京期間,崇禎發動關寧軍和東江府毛文龍,吳三桂,孔有德,等向後金大肆破壞,掠奪人口!雖然沒有大舉推進防線,但是掠奪走了除遼陽,瀋陽,老寨之外幾乎所有的人口!無論女真人,蒙古人,漢人,二百多萬人全部被掠奪到間島地區開發。
雖然後金幾乎奪回了所有城池,但是沒了人口,讓後金抓了瞎。如果都去當兵守城了,誰去搞建設。 蒙古人對女真更是怨恨,關寧鐵騎最恨的就是蒙古察哈爾部和插漢部,要不是他們允許女真過境,他們哪會丟這麼大面子!況且都知道蒙古部落有錢!光是掠奪就讓他們盆滿不滿,再加上將這些奴隸都賣給了間島開拓城!這也讓他們分擔了風險!
由於陸地運輸太慢,奴隸都是透過海運抵達各大城市,一手交錢,一手交貨。這讓後金當局和老百姓對沿河,沿海的城鎮畏之如虎。
直到現在,後金沿海,沿河的城池都沒有人口,只有守軍!他們不想再次被掠奪走僅剩不多的人口!
崇禎決定置換流調關寧軍,他將關寧軍主要將領和家人都遷回北京,將一些京師保衛戰中的將領調到關寧地區,這讓他們無法擁兵自重!
同時,關寧軍大多數將士對能夠進入五軍都督府也非常開心,個別將門世家除外,但是鑑於崇禎皇帝的強勢,他們只能聽命於崇禎皇帝,否則違抗天神命名可不是輕饒的!京師保衛戰,很多人親眼目睹,崇禎皇帝就是天神!還有神器玉碗和神器定海神針鐵!
有佛教的大法師,大喇嘛信誓旦旦表示崇禎皇帝就是鬥戰勝佛孫悟空,一手託缽,一手持金箍棒!一己之力戰勝六大邪魔!關寧地區和間島地區距離京師不遠,交通方便!很多人都為崇禎皇帝立寺廟! 尤其是很多佛教寺院,大肆斂財,為崇禎皇帝修建金身!甚至地位取代了以前的觀音菩薩和阿彌陀佛!崇禎都會將一絲氣運金龍附著這些金身之上,用來接收信仰,瞭解群眾疾苦!
國內輿論的蒸蒸日上,和後金的空空如也讓滿洲貴族無比後悔沒有答應成為遼東王!想要入關,一個笑話!他們也經常看到大明的報紙,江南是多麼富足,但這僅僅是土地上的富足!關鍵可以以此為根基,開拓海外,加入王爺大軍。或者自己組建團隊,但大多數選擇了加入王爺大軍。在海外,藩王這個名頭含金量那太高了,只要滿意,隨便就可以封爵,這比朝廷封爵要隨意的多!尤其是他們發現了一個和大明一樣大,而且一年四季都是夏天的世界!真是天佑大明啊!
也有一些江南大族,勳貴家族選擇獨自或者組團去開發一些相對較差一點點的島嶼!儘量不去硬碰硬,隨隨便便就發現一個浙江省一般大小的島嶼,無非是有瘴氣!免費招收一些中原和陝西流民就萬事大吉了,這些人只要有吃的,根本不怕死!
崇禎只是一招反擊,就讓他們人口損失十之七八!蒙古部落,其他女真部落紛紛和後金做切割,向京師告罪!崇禎暗衛會給臣服的部落互市,同時會招收他們部落的僱傭軍和放牧人員開發間島地區和松嫩平原地區的耕地!
如今這些開拓者們和土匪,山大王差不多。見到大部落光明正大做生意,見到小部落威逼利誘,拉攏族長,長老,讓他們加入開拓者行列。 畢竟開拓的利益太大了,而且孩子還可以免費管吃管住,還可以讀書,識字,練習禮儀;也學習,騎馬射箭,野外生存等知識。半大孩子,吃窮老子!學堂將孩子一直養到十歲。
十歲左右的孩子如果還會認字,簡單的禮儀,騎馬射箭,那在開拓者就太吃香了。加上關外孩子早熟,十來歲就已經長大了。稍微磨練兩三年就可以成為頂樑柱,還可以培養忠誠性!
短短三年,東北大平原上的中小部落不見了,都很開心地成為了開拓者的一員。不過這也導致了那些大部落的抱團,葉赫那拉部,以及察哈爾部,插漢部等再度和後金媾和。這些開拓者威脅到了他們的生存空間!
但是他們不敢破壞耕地和城池。有了耕地的漁獵部落,對自家耕地看得更嚴!你毀我耕地,我燒你牧草。我的耕地沒了,沒糧食了。其他城市免費借給我,你沒有了牧草,那就必須遷走了。而這時一些開拓者為了指標,就會拉攏這些部落,只要轉化為農耕部落,就會一視同仁。
根據人口數量分配土地,一人五十畝水田,族長三百畝,如果不會耕種,就請關內的佃農耕種。這個政策往往一經頒佈,那些中下層部落民就會歡欣鼓舞!以後再不用顛沛流離!住進城市,賣掉所有的羊,都換成牛,為人類耕地!
如今崇禎皇帝大力引進了番薯,土豆,玉米,等高產作物。 尤其是番薯和玉米,最受牧民歡迎。番薯人類可以吃,番薯葉子,玉米秸稈,可以讓牛羊來吃!
土豆的優勢也很明顯,將土地整理好,土豆有芽的地方切割成幾塊,埋在土裡,過幾個月都可以收穫。也受到新轉化過來農民的極大歡迎!
這三種作為管理方便,產量大。很快就在這些部落傳開了! 對於那些大部落,他們也試圖學習這種技術,但被開拓者嚴密封鎖!
這些技術不難,而且種子易得,很快便被這些部落學會,他們也向往城市文明的繁華生活。
這時候范文程給皇太極提了建議,讓這些部落民眾填補遼東這些空城,不僅可以增加稅收,也可以控制他們!守城要比攻城簡單得多!
皇太極的策略很簡單,部落越大,人數越多,所分配的城池越大越好!稅收自己收,但需要繳納一成的稅收,不是不想多收,而是不敢。開拓城十年內不收任何東西,十年後才十五稅一。自己的城市自己防務,皇太極根據部落大小不吝封賞,但是依舊讓女真大部落和漠南蒙古部落紛紛加入。一時間後金人口再度突破兩百萬。而且凝聚力大增,基本盤擴大很多。
但是沿海沿江的城市,除了個別防禦的好的,基本沒人選擇,最後被拆了,皇太極雖然不喜歡,但是他們不擅於生產,只能拆東牆補西牆!用來加固其他城市!至於沿海的城市,已經完全被東江府所佔領!
而這些部落離開後,土地自然落到開拓團手中,第一步,修沿河堡壘,船塢,第二步,招募流民,免費發土地!崇禎三年,天災不斷,數百萬人流離失所。東廠和錦衣衛就扮演流民頭目,直接帶領流民去關外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