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三個男人一臺戲(第1/2頁)
章節報錯
江笑楓一路迷糊的回到賓館,全程耳朵都在聽著外面嗡嗡聲。林佑天那小子還真的閒不住,就算在開車,也在和江笑楓分析案情。但是這會,江笑楓是真的沒打算理他了。因為,江笑楓覺得,自己今天的話已經夠多了。
被林佑天攙扶進了房間,江笑楓衣服鞋子沒脫就直接躺到床上。這些年基本上都是這樣,反正家裡組裡都沒人管著他,怎麼舒服怎麼來。可是今天或許稍微有些不同。因為,在江笑楓躺下沒多久,竟然感覺有人在幫他把外套和鞋子脫了,甚至還沒等江笑楓說什麼,那被子已經蓋到自己的身上,房間的空調也已經開啟了。
林佑天竟然還懂得照顧人?江笑楓內心一度懷疑這孩子腦子有問題。
躺在床上,他的眼睛偷偷睜了一下,瞟見林佑天將資料夾放在桌子上後便一屁股坐在賓館的桌子旁。
這個雙人標間不大,所以稍微的聲響江笑楓還是能聽見。他知道,林佑天坐在那裡看著資料,又在琢磨案情了。
“有病?”心裡吐槽兩個字,江笑楓閉眼睡去。富二代不去做偏要來奇案組遭罪,不有病才怪。
如今的年輕人想的什麼,誰知道。但是林佑天知道,進入奇案組,是他的夢想。甚至於他專門研讀過奇案組的檔案資料,知道奇案組的辦案風格和其他警方組別完全不同。
因為奇案組涉及到的案件最少也都是五年以上的。所以,他們在分析案情的時候,基本上無法接觸到第一現場。於是,在奇案組分析案情,就得需要兩個特別的功底,其中一個就是前面林佑天一直在重點說明的情景演繹法!
除了情景演繹法之外,他們還得需要構建思維宮殿。利用這兩種特別的功底在自己的腦海中勾勒出以前大致的犯罪現場和犯罪過程,從而設想整個犯罪模式。
簡單來說,如果說普通警察需要的是針對目前線索證據進行的邏輯推理,那奇案組成員,就得需要有大膽的想象力甚至於描繪故事的能力。他們在設想至少五年前發生的故事,從而帶出各種犯罪分析。
現在,林佑天就在構建自己的思維宮殿,他在設想一個從十二年前就開始發生的故事。
“兇手第一個挑選的目標是十二年前死亡的陸秀斌,剛才江隊告訴我,與其對兇手進行心理側寫,不如嘗試推敲被害者。那陸秀斌有什麼特別的地方被兇手挑中呢?”林佑天閉著眼睛自言自語,腦海中不斷泛出各種他自己設想的故事畫面。
這些畫面都是基於目前已知的資料而設計的。比如,陸秀斌當時的身份是一個剛剛步入職場的銷售人員,業績不突出,女朋友剛剛和其分手,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壓力和挫折感。在這種情況下,他的墜樓真的被大多數人認為就是自殺。要不是那個石膏面具太離奇,這個案子或許真的就石沉大海了。
“如果陸秀斌不是自殺,那他被兇手選中的原因在哪?是因為他生活的挫折感從而可以輕鬆被兇手洗腦完成引誘?”林佑天猛地睜開眼睛,將陸秀斌的資料再次調閱出來,一行描述被他重點圈化出來,“原來陸秀斌有恐高症!在恐高症的前提下還會墜樓身亡?我明白了,如果不是因為自殺,那他上樓的原因最大可能就是,訓練膽量!!!!”
啪的一下,林佑天忍不住的拍著桌子,這個思路讓其馬上意識到一片新天地,他迅速的檢視其它遇害者的資料,竟然真的找出其中的問題所在了。
除了陸秀斌,林佑天還發現,觸電身亡的張大春小時候有被電擊的經歷,所以對電流存在童年陰影。這兩個人都是在自己膽怯的領域意外身亡,難道是巧合?
不停的翻閱資料,林佑天一行行比對,但是,剩下來的人員資訊卻不完整了:“臥軌身亡的馬軍,極限運動死亡的唐天凱,服藥身亡的樂雲兒,他們難道也在這些領域存在膽怯?只可惜當時收集的資料並未記錄這三人是否有領域膽怯的問題?”
絲毫沒有猶豫,林佑天馬上撥通電話。
那邊鈴聲響了很久,終於接通,趙德水的聲音傳來:“誰?”
“趙隊,我小林?”
“哪個小林?”
“就是剛剛在市局和你見面的林佑天。”
“你?你怎麼弄到我電話的。”
“哈哈。奇案組和A市重案組合作,我要弄到趙隊的電話很容易啊。長話短說,趙隊,我問你,本月發生的三起案件中,李蘭蓮和柯天倫是否存在畏懼水的情況?還有,最後一個死者王朝火是上吊死亡,那他以前是否有從樹上或者房屋上摔下來的經歷。”
“你問這些幹什麼?”趙德水一頭霧水。
“你先告訴我有沒有,這對案情很重要?”
雖然不相信一個初出茅廬的小警察能倒騰出一個大線索,但是畢竟林佑天身後有江笑楓,卯不準江笑楓恢復正常在分析案情,所以,趙德水還是嚴謹的回覆道:“我們還真查過,柯天倫的確畏懼水,並且一直不會游泳。至於李蘭蓮,她的水性也不怎麼好。而她死亡的位置差不多在她家水塘的中間,那地方有淤泥,一旦陷阱去,的確不好出來。而王朝火,我們並沒有問及他從樹上或者房屋上掉下來的經歷。”
林佑天激動道:“也就是說,李蘭蓮和柯天倫對於水或多或少都存在膽怯領域。趙隊,你馬上派人問詢王朝火的家人,詢問他以前是否畏懼上樹或者上屋頂等等情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