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閾限值控制(第2/2頁)
章節報錯
“你在特別交往的時候,是不是隻有身邊的人才會參與。”
“至少在匿名人提供的照片和影片場合中,只有我們相熟的人員存在。而且很多時候,都是在非常隱私的場合。”
“換句話說,拍攝這些照片和影片資料的人,很可能就是參與這些活動的,你相熟的那些人。”
“這個問題我也想過,但是說不通。因為這些材料一旦公佈,實際上參與的人都會有麻煩。有誰會給自己找麻煩呢。”
“那那些材料你現在還有嗎?”
“拜託,警官。這些東西對我不利,你覺得這些年我還一直留著嗎?”
吳秀思這番表述從邏輯上來說的確沒問題,他不可能還將那些東西一直儲存。而且,匿名人讓吳秀思做的事情,對吳秀思的確沒有多少損失。甚至於就是舉手之勞,他當然就照辦了。而吳秀思思考爆料人不會是朋友圈的人,也是從利益關係網考量的。那些人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看不到爆料的目的性。但是吳秀思恰恰忽略了一點,那個人,可是超級聰明,而且對人的心理掌控非常完美,他這麼做,恰恰是有目的的。
在心理控制中,有個非常關鍵的名詞,叫心理閾限值。每個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是不同的,而每個人心理底線也是不同的。在心理底線之下的事情,對大部分人來說,都會最終忽視,不會讓其產生後續影響。所以,一些非常好的訓導師,在對人進行壓制性*,甚至於控制的時候,就非常完美的掌握了那根線。他們一直將壓力放置在心理閾限值之下,讓人有壓力,但是卻不至於超越閾限值。其結果就是,在壓力之下,這些人會聽從訓導師的命令去做事。而事情做完後,因為沒有超越心理閾限值,所以,被訓導的人並不會產生心理牴觸,甚至心理積累負擔。所以,這些事情到了最後,對雙方都沒有任何影響。
就吳秀思這件事情而言,匿名人就非常完美的掌握了那根線。他將那些爆料資料傳給吳秀思,就這些資料而言,實際上是給吳秀思施加了壓力。但是這些壓力對於吳秀思而言還沒到心理閾限值之上,因為,爆料人還沒提出過分的要求。如果匿名人的要求非常過分,超越了心理承受能力,那吳秀思勢必會產生心裡積累負擔。但是匿名人的要求卻是一個舉手之勞 的事情,這對於吳秀思而言,做完這件事情後,就跟什麼都沒發生一樣。大家都和平常一樣,繼續該幹嘛就幹嘛。這就是一個非常完美的心理運用。
“那個人,你應該認識,而且還很熟。”江笑楓異常肯定道,“我希望你仔細想想,在曾經爆料的那些資料資訊中,有哪個人是每次都參與過的。那那個人,就很可能偷偷拍攝了你們活動和交易的場景。”
“可是我看不出這麼做對他的好處。”
“有些人得到的好處,並不是表面上的利益那麼簡單。”江笑楓指了指自己的心理,道,“他所需要的好處,或許是他自己的一種心理發洩渠道。吳總,你能跟我說這些話,證明你是個絕對聰明的人,明白有些事情不應該你來背鍋。那你到底聰明到什麼地步,就看你後續的表現了。如果你能幫警方想起到底是哪個人最有可能給你發了這些匿名信件,你就是大功一件。我想,這樣的功勞,對你後續的很多事情,都是有巨大幫助的。”
吳秀思正處在公司股份爭奪的關鍵時刻,如果這時候,他協助警方破獲了跨度達到十二年之久的微笑面具殺人案,肯定會受到一定的表彰。這個表彰,對於他參與董事會討論肯定有幫助。
“好,如果我能想到什麼,一定會告訴你。”
“匿名人的事情,你可以慢慢思考。但是有件事情,我想你不用思考也能知道。”
“哦,你說的是什麼事情?”
“我昨天來的時候就說過,我這裡有些東西,你或許感興趣。”
“你是說,毒品!!!”吳秀思吞嚥了下唾沫,身體後仰道,“兄弟,你是真打算把我害死啊。這東西,我可真的不碰。”
“那你身邊的人呢。還有,吳總知不知另外一種東西,致幻劑!你身邊的人有沒有喜歡用這玩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