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謀劃族地(第2/2頁)
章節報錯
這裡水稻產量相對更高,林青山猜測是這個世界有靈氣的緣故。
在靈武界,即使距離靈脈再遠的區域,空氣中也會有一絲稀薄的靈氣,所以這個世界的植物生長得都很茂盛,生態活性很高。
要是來個學者,肯定能研究出很多偉大的東西!林青山心想。
可惜自己只是一個普通的大學理工男,數理化生都懂,但都不精。
就說雜交水稻吧,雜交水稻的基因遺傳原理並不複雜,他高中時就學過,可惜現在差不多都還給生物老師了,只記得個大概。
不過有個概念就夠了,他沒打算自己去動手研究,作為族長,可以調遣族人去做這些,自己指明方向就好!
對於開發一項新技術而言,最難的不是技術實現有多複雜,而是找到正確的方向。
以雜交水稻為例,雜交水稻難嗎?
說難也難,說不難也不難。運氣好,一次實驗就成功了,如果運氣不好,就不知道需要多少次實驗了。
如果已經知道雜交水稻會大大提高產量,那國家肯定早就集中人力物力去攻克這項技術了,一次不行就十次,百次,千次……
最後總能成功!
雜交水稻肯定會更早地出現!
不管路有多長,方向正確,總能到達終點。
同理,如果方向不正確,走再長的路也是彎路。
林青山腦海裡有很多正確的方向,但是這個世界的人族都是圍繞著靈武者轉的,沒人關心底層人民的生活,技術條件落後,工業革命啥的暫時就別想了。
這是思想的問題,哪裡都有聰明人,普通人中也不乏智力優秀的人才,但如果社會思想沒扭轉,這些人只會被埋沒。
就好比封建社會,發展再久它也無法產生工業革命。
等族地穩定下來,林青山打算找些有經驗的農民,嘗試研究一下稻種。
可別小瞧了稻穀產量問題,這不是多種地就能彌補的。
一個人的勞動力是有限的,普通人家夫妻兩口,上有老下有小,一年耕種十多畝地,收穫的糧食納稅五成,剩下的糧食也就養活一家人,一年下來結餘不了多少錢。
如果是自己有田的自由民,五成糧稅直接納給鎮守府,世家也得納稅,但只用納三成。
所以,這個世界的底層普通人大多給世家打工,自己有田地的自由民過得並不見得能好到哪去,經不起天災人禍,可能一場大旱就得賣田求生了。
給世家打工,只能得四成糧,但有一定保障,不說旱澇保收,起碼世家不會讓人餓死。
只有靈武世家的族民過得好一點,每年能有一些結餘,這也是林氏族人願意跟著林氏遷移的原因。而且林氏手持拓荒令,可以免去十年賦稅,
如果有雜交水稻,再推行包田到戶的先進位制度,生產力進一步提高,到時候族民數量會爆炸增長。
普通族民也很重要,族民越多,誕生的靈武者也就越多。
靈武世家為何只用納三成稅?因為有靈武者!
靈武者,是靈武世家立身的根本,是世家與大魏皇室共治天下的底氣。
當然,這一切林青山現在也就想想,美好的未來還需要自己腳踏實地一步一步去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