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益在我的世界,這款遊戲收費上線之後,又去做了一些事情——收購企業。

這是為了自己做手機而鋪路,很多手機中非常重要的電子元器件都掌握在棒子國和霓虹國。

比如說快閃記憶體,比如說CMOS,還有晶片螢幕之類的東西。

沈益非常不喜歡這種受制於人的感覺,畢竟有了外掛,應該讓他們受制於自己。

我一直在默默的等待這個時機。

不過這一天還是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實現。

而且他也不喜歡棒子和霓虹。

現在沈益有錢了,各大手機廠商也逼死了一大批的山寨廠商。

這就讓一些靠著給山寨廠商供貨的那些供應商非常難受,很不好過。

甚至他們也隨著這些山寨廠商一損俱損,有很多的供應商處於倒閉的邊緣。

所以這個時候沈益要做的就是去收購他們,然後再整合他們。

有了他們的部分硬體底子,自己研發的速度要更加的快一些。

如果沒有他們的技術和底蘊,那沈益要投入的人力和資金可能要更多,收購掉他們完全是一個合算的買賣。

沈益先是花了四億,買下一家快閃記憶體公司,然後又花了三億,直接收購下一家光學儀器廠商。

然後沈益又花了六億收購下來一個瀕臨倒閉的螢幕廠商。

他又花了五億過來,收購了一家做電池的公司,直接用來自己開發電池。

畢竟新型電池的技術已經很久沒有突破了,而他們即將步入的是一個新能源的社會,公交車和私家車使用新能源的將會大大的提升。

此時電池的生意就來了,而且聲音也可以直接用電池的技術放在自家手機上面。

這些都是經過層層談判之後談來的結果。

真正沈益能夠選擇的物件有非常多,如果有一家不妥協的話,那就立刻換下一家,倒閉了又不怪自己。

給了機會不中用啊。

得益於沈益的恐嚇很成功,收購的那些企業,基本上所有股權都是掌握在自己的手裡的,還有一些零零散散的股份掌握在別人的手中,不過那些都是原公司的技術大佬。

這個可以諒解,只要在這家公司繼續待下去,持點兒股份沒有什麼問題。

而且這些企業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

那就是基本上都是老闆走了,然後原先在這裡任職的那些員工們繼續幹,基本有人願意離職。

畢竟有機會一躍成龍,誰願意放下自己的金飯碗呢?

沈益來啦,企業復活啦。

沈益來啦,青天就有啦~

反正只是換了一個老闆而已,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吧,更何況他們早就在網上聽說,沈益給自家員工的待遇和福利都非常的高。

朝九晚五有雙休,而且還高薪。

老闆換成了沈益,在待遇方面他們是根本不用擔心的。

唯一要擔心的是,自己能不能在這家企業留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