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山雨欲來(第1/2頁)
章節報錯
讓代工廠代工手機,註定品控不會把握的太好。
沈益作為一個未來人,知道很多教訓。
比如說小米,它是最好的正面例子和反面例子。
自從小米手機橫空出世,並且飛速膨脹,就一直被別人所詬病,大部分使用者都說它品控差,質量不好,還經常發熱。
很多的使用者,用著用著就出了一些小毛病。
甚至還有的人買來沒幾天就出了毛病,而且因為小米沒有隨處可見的售後,售後服務需要在網上預約。
然後郵寄…
這個時候快遞系統並沒有多完善,通常送貨都是比較慢的,維修個手機需要郵寄,一郵寄就是10天。
正常的使用者都等不了那麼長時間。
所以使用者想要售後是非常麻煩的,而且在郵寄手機維修的時候,她們沒有備用機,只能用那些老年機先代替一下了。
有的脾氣燥的使用者,在手機壞的時候就已經開始發脾氣了,更何況他們的售後這麼麻煩呢。
有的人,就是因為這種事情,直接成了他們的黑粉。
對天發誓說自己以後再也不買小米手機了,再買的話就是狗。
這些使用者也都說到做到,畢竟在移動網際網路的時代,國產手機廠商崛起,他們可以選擇的非常多。
這也是小米在國內起不來的原因之一。
其實質量的差別,和代工廠也有一定的關係,畢竟OPPO和vivo早早的都有自己的工廠,他們可以自己把控任何環節的生產質量,對自己的品控定下非常嚴格的要求。
而且也不用和其他的手機廠商一樣擠訂單。
但是小米就一直是讓別人代工的,這些工廠也不可能直接給他們開一個標準,他們的代工廠基本都是通用的。
所以把握不好品控。
就給廣大的使用者們產生了這樣的一個印象。
而且小米還因為利潤低的緣故,不受到那些供應商的喜歡,基本拿貨都是拍到最後一批。
畢竟小米手機沒有什麼利潤吶,誰願意供貨給你們呀?
他們的手機一直都很受歡迎,但是一直都買不到,被別人噴作耍猴,雷布斯也被冠以了“猴王”的稱號。
其實他們也不想。
那些使用者拿不到貨,他們急得乾瞪眼也沒有辦法。
畢竟哪家手機廠商,不想多賣貨呀?
可惜受縛於價效比,給他們的供貨也產生了不小的影響。
小米的價效比收穫了一大批粉絲,但是也因為價效比,少賺了很多錢。
少賺錢,他們就不能把錢砸在技術上,而且也無法有足夠的利潤,開自己的代工廠。
價效比是受到使用者歡迎的利器,但是在利潤上,卻是對他們的一種束縛。
成也價效比,敗也價效比。
所以沈益做手機,目前根本沒有做價效比手機的打算。
就算打算賣1000塊錢的手機,他也會決定能否賺到錢的,在這個手機廠商競爭如此激烈的時代,賺到錢然後生存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同時賺到錢,他就能夠有更多的錢投入研發。
價效比,需要在有錢之後他再玩,不然小米的坎坷歷史就是他的倒影。
沈益在英華達下了一些訂單之後,又去找了其他的代工廠,畢竟他想要線下供貨,也想要線上供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