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背地裡面搞鬼的傢伙,是萬萬沒有想到沈益會以這種方式回應他們的。

畢竟他們真的以為沈益不懂音樂,因為根據調查的資料,他們的確發現這個人根本沒有學過音樂。

他們就對調查來的資訊信以為真。

不過這個人此時表現出瞭如此高超的技巧,就讓這些人非常詫異。

從小都沒有學過,那他是怎麼這麼厲害的?難不成,他天天的放著公司不管理,跑去刻苦吹笛子不成?

這些人是怎麼都想不通的。

畢竟,沈益重生之前,可是用了10年時間來學習的。

那麼長的時間,足夠他從一個初學者開始,成為一名大師。

只是這種對於身邊人和陌生人都非常奇怪的現象,沈益自己也無法和人解釋,只能說是天賦使然。

到手就會吹。

所以那些暗地裡黑了沈益的傢伙,覺得這個人還真沒有那麼簡單。

他能夠控制最近的蝦仁音樂,並且讓這個成為自己會音樂的洗白工具,這一點就有點可怕了。

他們開始猜測沈益和蝦仁音樂的關係,有人說蝦仁音樂就是被沈益給收購的。

也有人說,蝦仁音樂就是沈益做出來的,不過這些猜測沒有任何人能夠證實。

因為誰也不知道蝦仁的創始人李大瑋和沈益是什麼關係,也沒有聽說蝦仁音樂融資的事情。

很多人只能去偷偷地問蝦仁的員工,但是蝦仁這裡也對這件事情進行了封鎖。

對於那些詢問者,他們口口聲聲只說,他們只是和夢源達成了合作,並沒有被收購之類的事情。

而且從蝦仁音樂的使用者量飛速增長、還推出了非常強悍的客戶端之後,有不少原本看不上蝦仁的投資人,又重新瞄上了這一塊蛋糕。

雖然馬上要過年了,但他們依舊不遠萬里地花費時間,跑去錢塘和蝦仁音樂的創始人們談談融資的事情,並且對他們說出大家的估價。

4個億。

這就是外界普遍對蝦仁的估價。

說多也不多,說少也不少。

但是蝦仁的創始人李大瑋,再次面對這些投資者,選擇了拒絕。

資本之間沒有恩怨,只有利益不假,但是李大瑋歷經了多次挫折之後,覺得這些資本家除了有的能投錢,其他對他們並沒有任何作用。

更何況當初沒有發跡的時候,被他們拒絕。

他們這一次再度找來,並且希望以原本商談過的投資數倍的價格,入股蝦仁音樂。

李大瑋覺得除了婉轉地拒絕,自己想象不出任何更好的辦法。

那些曾經被李大瑋登門拜訪的投資人們,都顯得有些懊悔。

後悔自己當初為什麼要拒絕了他們,哪怕是隻投100萬也好啊,現在還能有繼續投資的機會。

不過他們也只能怪自己看走了眼,並且很多人從這件事情裡吸取了教訓。

以後不能簡單的看一家企業的價值,不能總是以錢來作為衡量新生企業的唯一標準。

這一次挫敗,他們以後就有了經驗,以後要是再面臨這一類的企業,他們會有更多的考慮。

因為不確定性實在太大了。

“李先生,我能問一下,最近投資了你們的那家公司究竟是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