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如果再給禪師一點時間,他還是能找到一個完美的輪換次序的。

說白了,角色球員的活沒人幹,那就讓巨星去幹。

唯一的問題就是,如何合理分配三大巨頭的出場時間。

禪師現在就陷在這事上了,輪換次序的試錯,可不是一場比賽能結束的。

“為什麼我有點矛盾呢。一方面不想菲爾那傢伙試出正確答案,這樣我們就能輕鬆奪冠了;”

“可另一方面,我又很想菲爾能試出正確答案,這樣這場總決賽,才足夠有趣。”

老尼爾森的矛盾心理,一句話就可以解釋——

試出正確輪換之前的公牛太弱了,弱到了即便勇士奪冠、拿下三連冠、建立王朝,都會覺得沒滋沒味的地步。

林星倒是沒老尼爾森這種想法,強大的對手的確會讓他覺得很嗨,但孱弱的對手,同樣也能讓林星有一種虐殺一切的爽感。

……

兩場比賽打完,老尼爾森還在擔心禪師找到正確答案的時候,輿論卻逆轉了。

“公牛應該是沒希望了,他們輸在了主教練和板凳深度。”

“趁著這個夏天,換帥,再補補板凳陣容,捲土重來的公牛一定能夠擊敗勇士。”

“換帥太激進了,還是再給菲爾·傑克遜一點時間吧,他可是公牛王朝的主教練。”

“……”

g3,總決賽來到了芝加哥。

公牛的主場,禪師又在嘗試。

這一次,他選擇了徹底切碎丹子的出場時間。

簡單來說就是,第一節丹子打滿了前10分鐘,第10分鐘的一個死球,他被禪師換了下去。

兩分鐘加節間休息一分半的時間,第二節,丹子打滿了12分鐘。

然後是第三節,丹子先打了6分鐘,接著被換下去休息了一分鐘。

而這一分鐘的時間裡,公牛的打法就一個字,苟!

防守端他們就人盯人防守,進攻端他們就找籃下的坎普。

反正怎麼簡單怎麼打,一分鐘後,禪師又把丹子換了回來。

最後,丹子打滿了第三節的後半段。

第四節,禪師還是重複了這個操作。

先讓丹子打個小半節,快到決勝時刻了,再把丹子換下去歇個一分多鐘。

然後再把丹子換回來,最後5分鐘左右決勝。

別說,就禪師這麼換,還真就換成功了。

前三節,就卡著不關鍵的時間點換下換上的丹子,在他零零碎碎的出場時間裡,打出了優於前兩場比賽的個人表現。

而關鍵的第四節,前半段,他更是站出來連得7分。

雖然中間一分半鐘被換下,導致勇士一波反超了比分。

但他重新登場時,比分也不過只是97比101,公牛隻落後4分,他們還握有球權。

“這場比賽明顯不一樣了啊,菲爾·傑克遜好像找到了正確的輪換方式。”

說句實在話,這場比賽之前,禪師是有點氣的。

他畢竟也算是公牛的功勳主帥,可兩場總決賽一打,他直接就成了這支公牛的罪人了。

不僅北美的那群二筆磚家們高喊著讓他下課,就連芝加哥當地媒體、球迷也有了讓他下課的聲音。

這一切的緣由是,人們認為公牛總決賽0比2落後勇士的大鍋是他這個主教練。

禪師覺得很離譜,他自覺他就算有鍋,也不是最大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