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林星只被禁了10場比賽,但揭幕戰他也只打了不到一節比賽,就被驅逐出場了。

所以四捨五入,林星基本等於是缺陣了11場比賽。

這11場比賽,勇士只拿到了4場勝利,輸掉了7場比賽。

帶隊的科比,11戰場均23.8分4.9個籃板4.2個助攻1.7個搶斷, 算是抓住機會了。

雖然戰績慘淡,但至少,資料擺在這,科比的表現也擺在這。

這11場比賽,科比展示了他很像林星的突破,以及很像丹子的後仰跳投和拉桿上籃。

每日五佳球,科比也有多達7次的入選記錄。

可以說,科比這表現,如果不是在勇士,是一定要被聯盟力捧的。

而實際上,原歷史在湖人打替補的科比,這一年成為了全明星首發,的確受到了聯盟的力捧。

可惜,這一世他在勇士,頭頂還有林星和莫寧這兩座大山。

等兩座大山逐一復出,科比的球權就將銳減。

聯盟不可能在一支球隊的三號人物身上花費太多的資源。

更別提,這支球隊已經在統治這個聯盟了。

聯盟再去力捧這支球隊的三號人物,那整個聯盟的流量,怕是都要被這支球隊吸走了。

所以,科比的光彩奪目,截止林星復出的那一刻,就結束了。

他只剩下了四個字——未來可期!

不過,對NBA其他的球隊來說,科比的爆發,是個壞的不能更壞的訊息。

“雖然上個賽季勇士在斯大·林和莫寧之外, 還有一個多米尼克·威爾金斯, 但和年輕的科比·布萊恩特比,威爾金斯無疑是少了點衝擊力……”

“斯大和阿朗佐·莫寧一內一外,就已經很難應付了,現在又多了個科比·布萊恩特。”

“聯盟第一人斯大·林,五大中鋒之一的阿朗佐·莫寧,以及這段時間足以稱得上是聯盟前五得分後衛的科比·布萊恩特,不知不覺,勇士也組成了一個擁有三巨頭的豪華陣容。”

外界感受到了勇士的統治力,對這支勇士,自然也是越來越敵視了。

就在林星復出的這個時間點,即將對上勇士的洛杉磯媒體,把曾經標誌性的“Beat La”這個口號,用到了這支勇士身上。

“Beat Warriors”,意為擊敗勇士。

洛城媒體藉助這個口號,呼籲全聯盟團結起來,對抗勇士,乃至幹掉勇士。

……

“Beat warriors……”

坐鎮主場,等待著湖人上門挑戰的林星, 看著洛城媒體的報道,有點想笑。

他能理解洛城媒體想要把勇士推到整個聯盟的對立面這個想法,但不得不說, “Beat Warriors”這個口號,只會抬高這支勇士的歷史地位。

就像曾經被高喊“Beat La”的那支湖人,就因為這句口號,成為了傳奇。

林星搖著頭,他想到了接下來就要開打的對湖人的比賽。

洛城媒體之所以這麼跳,也和這個賽季湖人的強勢崛起有關。

本季,是史蒂夫·納什的二年級賽季。

雖然他是個大器晚成的明星控衛,直到而立之年,才坐上了超巨的位置。

但畢竟,他是個純正的控衛,比尼克·範埃克塞爾純了不知道多少倍。

新賽季,納什受到重用,一手組織起了湖人的進攻。

比賽打到11月下旬,出戰了12場比賽的湖人,直接拿下一個10勝2負的戰績。

和公牛、爵士一起,並列聯盟第一。

當然,並不是說納什一手促成了湖人的崛起。

事實上,湖人崛起的最大功臣,還是加入湖人第二年的鯊魚。

再加上埃迪·瓊斯的穩定發揮,湖人也等於是組成了一個小三巨頭的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