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接到了球,又一波反擊,狂潮來襲!”

這波,安託萬·凱爾跟住了,可衝到前場,林星直接頂著他,不講道理的飈了一記三分線外兩步遠的三分。

唰的一聲,又進了!

沒錯,這就是這個賽季的林星,他多了一手無解三分,已經不是無腦夾防能夠限制的了。

爵士原本就被天克,林星又爆發了,一副一點機會都不給的樣子。

西決G1,勇士輕鬆拿下。

此後,G2、G3、G4,算上G1,連續四場比賽,勇士都輕鬆拿下。

不給劇情有所不同,比如G2,林星緩了緩,爵士一度靠防守,咬住了比分。

可第二節威爾金斯登場,配合無球的林星,直接搞了一波17比7的高潮,一波拉開了比分差距。

再比如G4,勇士只要贏球就能橫掃爵士。

而彼時,爵士的目標已經從咬下勇士一塊肉,變成了拒絕橫掃就行。

兩邊氣勢上就差了不止一籌,然後開場,林星就突來來了一波很久不用的山姆高德。

開場就兩分接三分再接兩分,一波獨得12分的個人表演,直接打崩了爵士。

原本還想掙扎一二的爵士,開場就被幹碎了。

4比0的橫掃,全美都瞪大了眼睛,統統都是震驚臉。

“首輪3比0橫掃,次輪4比0橫掃,西決又是一個4比0的橫掃!”

“勇士現在的狀態太恐怖了,他們很有可能即創造常規賽72勝紀錄之後,再創下一個季後賽一場不輸的紀錄!”

“先統治常規賽,後統治季後賽?”

“如此勇士,還有誰能阻止他們?”

此時此刻,大衛·斯特恩是開心的,但又有些許的不開心。

勇士距離兩連冠越來越近了,林星的表現也讓斯特恩欣喜。

丹子年紀大了,最多再打個五六年,就鐵定二次退役了。

所以,聯盟需要新的門面,需要新的頭牌。

這也是丹子第一次退役時,斯特恩悟出來的道理。

現在,林星的聲勢越來越浩蕩了,新的門面,新的頭牌,已經確立了。

準確的說,今年奪冠以後,林星只要再來一座冠軍,完成三連冠,他就是NBA的新神了。

但斯特恩又有些不開心,還是丹子第一次退役他悟出來的道理。

雞蛋不能放到一個籃子裡,丹子第一次退役前,他就是把雞蛋全都放到了丹子那。

結果丹子一退,NBA直接就無人問津了。

現在也一樣,林星的聲勢太浩蕩了,浩蕩到了斯特恩一眼就看到了結局。

關鍵是,勇士的核心陣容太年輕了。

“如果持續的讓勇士這麼發展下去,NBA未來十年都是他們的,這可不行啊!”

斯特恩很清楚,一個體育聯盟的競爭力有多重要。

如果勇士真的完全統治了NBA,一下子就是八九年甚至十多年。

那NBA也就完蛋了,比賽都不用打,大家就都知道總冠軍歸屬了。

這聯賽,還有什麼可看的?

斯特恩眯著眼睛,思考著解決的辦法,他想到了即將開始的選秀大會。

“那個叫蒂姆·鄧肯的年輕人,真的很天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