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節,尼克斯終於可以鬆口氣了。

因為勇士撤下了主力,場上只剩下了查理·沃德、拜倫·休斯頓、克里斯·穆林、唐耶爾·馬紹爾和格雷格·奧斯特塔格。

按理說,這個沒了林星、羅德曼和莫寧的陣容,勇士的防守強度直接就下去了。

尼克斯應該可以追一波分了,或者說也不叫追分,應該叫——

把三節比賽36分的得分往上提一提,至少保證比賽結束的時候,比分不會太難看。

問題是,勇士撤了主力,尼克斯也得跟著撤。

末節,尼克斯在場的五人分別是——

替補控衛加里·格蘭特,上個賽季在擺爛隊都打不上比賽。

不過前世,他們在這個位置是有查理·沃德的。

替補得分後衛是休伯特·戴維斯,尼克斯這套替補陣容中唯一比較強的,上賽季場均10.0分,也算是頂級第六人了。

替補小前鋒是道格·克里斯蒂,範光頭已經決定,用克里斯蒂逐漸把斯塔克斯替下來。

至於為什麼不是休伯特·戴維斯代替斯塔克斯首發?因為尼克斯的板凳很需要休伯特·戴維斯的得分。

以及,休伯特·戴維斯的防守沒克里斯蒂出色。

尼克斯以防守為本,至少主力陣容的防守下限,還是需要得到保證的。

替補大前鋒是查爾斯·史密斯,尼克斯這幹替補裡排名第二的角色。

上個賽季這貨是主力,場均12.7分4.3個籃板1.3個蓋帽。

因為範光頭決定重用梅森,所以他成了替補。

轉成了替補,查爾斯·史密斯有點不積極了。

所以也有傳聞稱,尼克斯可能送走他。

最後,替補中鋒是赫伯·威廉姆斯。

如果是平常從頭打到尾的比賽,赫伯·威廉姆斯根本就不會登場。

一般而言,範光頭會死艹尤因,尤因最多隻能有十分鐘左右的休息時間。

剩下的,他會用查爾斯·史密斯客串中鋒。

這場比賽不同,這場比賽末節已經是垃圾時間了。

主力尤因、奧克利和梅森打不了的情況下,剩下的一干內線,赫伯·威廉姆斯就已經是比較突出的了。

簡而言之,如老尼爾森所言,這支尼克斯的板凳深度已經爛到家了。

即便勇士上了替補,對上尼克斯的這堆替補,也佔盡了優勢。

年輕的查理·沃德和年輕的奧斯特塔格對位壓制了尼克斯的兩個老將。

克里斯蒂拿不到球,但他的防守很到位,防得原本應該是勇士這套替補陣容核心的穆林直接啞火。

休伯特·戴維斯本應撐起尼克斯的替補得分,但他被拜倫·休斯頓貼的有點難受。

之後是查爾斯·史密斯,他的態度的確很消極。

不僅進攻端不願出力,防守端,他還被唐耶爾·馬紹爾打爆了。

這是馬紹爾在勇士打得第二場正式比賽,老尼爾森對他的改造計劃才剛剛開始。

所以此刻,馬紹爾仍然是個打法很像德里克·科爾曼的進攻型大前鋒。

再具體一點,他現在的打法仍然是核心打法。

腰位拿球,然後單打,最後得分。

雖然上個賽季馬紹爾在森林狼打得很差,但那是因為森林狼體系不明確,大個太多空間拉不開的原因。

在勇士,這些問題都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