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鮑比·赫利(第2/2頁)
章節報錯
搖著頭,沒管他,林星滿腦子都是:居然還要和維克森林打一場,面對鄧呆,這比賽能贏麼?
想了半天,大巴車上算了一下:97年的狀元郎是讀完了四年大學才去的NBA,所以從97年開始往前推4年。
靠!鄧呆還沒進維克森林呢,想了半天白想了……
“沒有鄧呆的維克森林,那不就一魚腩麼,合著這三連客,就一場比賽的強度夠看。”
林星搖著頭,轉而開始思考:明天就打希爾了,打得過麼?
說實話,他心裡沒底。
格蘭特·希爾的實力肯定是強的,拉出來和自己對比一番,林星的優勢可能就只有防守。
在希爾有最快第一步的情況下,林星只有90的單防,能不能發揮作用,都是個未知數。
在林星看來,這場對杜克的大戰,基本就是他和希爾的大戰。
他贏了,長灘分校就贏,
他輸了,長灘分校就輸。
什麼拜倫·拉塞爾,什麼盧西奧斯·哈里斯,什麼NCAA第二控衛鮑比·赫利,還有什麼切諾基·帕克斯。
吹得再多,也影響不了比賽的勝負。
當晚,長途跋涉的長灘分校抵達了達勒姆,在當地一家酒店住下。
隔天,在卡梅隆室內球館,林星見到了這支已經兩連冠的杜克藍魔隊。
邁克·沙舍夫斯基,也就是大名鼎鼎的K教練,就是這支杜克藍魔隊的主教練。
有時候,一支球隊強弱與否,不僅要看球員,還得看教練。
過去兩個賽季帶隊兩連冠的K教練坐鎮,就是輿論無比看好杜克大學的理由。
反過來說,名不見經傳的塞斯·格林伯格,就是輿論不看好長灘分校的理由。
當然,作為球員,林星只是好奇的盯著K教練看了一會,他更關心的,肯定還是希爾。
林星並不知道,角落裡,有一個幽怨但同時堅定的目光緊盯著他。
在克里斯蒂安·萊特納頂著夢一隊唯一在校大學生的頭銜去了NCAA後,這支杜克大學的領袖是誰,就有了疑問。
有人認為是格蘭特·希爾,但也有人認為,是鮑比·赫利。
上個賽季的鮑比·赫利,場均13.2分7.6個助攻1.1個搶斷。
整個瘋三打到最後,他被認為是僅次於便士的控衛,這也就是所謂NCAA第二控衛的由來。
林星vs便士之爭的時候,赫利被捲入過幾次。
但都是作為計量單位出現的,比如:斯大林想碰瓷便士,就先去碰鮑比·赫利。
或者:斯大林比便士差了不知道多少個赫利……
這讓赫利很不開心,他不覺得他比便士差。
便士只是個臭八強,而他是冠軍,是兩屆NCAA冠軍。
之所以他的資料比便士差很多,是因為杜克的核心不是他,是萊特納。
這個賽季,K教練終於確立了他的核心地位,他的資料暴漲,本季至今場均18分8.2個助攻。
從資料看,赫利確實和林星以及便士還有一些差距。
但赫利還是有理由,杜克打得是團隊籃球,雖然他是核心,他卻不能像林星或者便士那樣完全掌控球權,差距就這麼體現了。
林星並不知道,在他瞄準著希爾的時候,鮑比·赫利也瞄準了他。
賽前,塞斯·格林伯格是沒有特殊佈置的,林星的對手就是鮑比·赫利。
至於希爾,自然就交給拜倫·拉塞爾了。
(求推薦票,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