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投這玩意,是很玄學的,尤其是加上了後仰的中投。

這玩意玄學到了,有時候你盡力去幹擾了,一雙手都快戳到對手眼睛了,覺得這下總該防住了吧?

嘿,他就是防不住……

有時候一點干擾都沒有的中投,你覺得完蛋了。

誒,它就是沒進,就是打鐵了……

說白了,後仰中投這玩意,根本不看防守,看的就是出手者的手感和狀態。

所以,不管是過去,還是當下,甚至多少年後的小球時代,中投都是籃球場上最鋒利的長矛。

對中投最準確的描述,應該是那四個經典的字母——YYDS。

林星開場一發頂著多人協防,多人夾擊的防守命中一發中投,喬治·卡爾有點慌。

他怕林星這一投,投進了狀態。

林星真要投出手感,投出狀態。

再怎麼緊密的防守,就都不管用了。

賽前他佈置了那麼多,也只能全部推倒重來了。

場邊,喬治·卡爾撓著頭,立刻馬上推倒重來,倒也不至於。

萬一,這球林星是蒙的呢?

場上,超音速已經展開了他們的進攻。

超音速的進攻,總體來說還是反擊比較強。

陣地戰,他們缺乏有力的撕開、撕裂對手防線的爆點。

沒反擊,他們打得就有點抓瞎了。

前場,佩頓突破林星。

雖然勇士沒什麼防守的針對,但佩頓想這麼單突林星的防守,也是想太多了。

這年頭的NBA,防守是能上手的,林星可以用身體去壓制佩頓。

結果就是,佩頓衝了沒兩步,就被林星逼停了。

被逼停的他還挺不信邪,原地停住,一個轉身倚住林星的第一反應,並不是傳球。

而是轉身瞄了一眼籃筐,然後一個翻身跳投。

哐當!

林星能看得出來,這個球,佩頓是挺想昂騷一下自己的。

可就是這投籃的水平,次了點。

從搶下籃板的朗利手中接過籃球,林星加速控到前場。

接著就從佩頓的這個球出發,開噴了。

“你怎麼還頂著防守投了箇中投啊,加里?”

佩頓歪著腦袋:“我不能投嗎?”

“如果你投的進,你當然能投,但你投不進啊……”

如果不是控著球,他真想當場攤個手。

“給你一句忠告……”

“什麼?”

“不是你擅長的東西,你不要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