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邊同時換下主力的時候,勇士領先著17分。

而比賽,只剩下了最後的不到四分鐘。

這比分差距,加上剩下不多的時間,馬刺這個時候選擇放棄這場比賽,也是合理的。

但……

“太可惜了,太可惜了,如果馬刺能夠堅持下去,不在這個時候放棄比賽,斯大是能夠衝擊更高的單場得分記錄的……”

馬特·古迪卡搖著頭,他對馬刺提前放棄這場比賽的行為,大失所望。

一旁的馬伕·阿爾伯特也是同樣的表情,在比賽已經蓋棺定論,林星的資料、得分也已經停止了增長。

他搖著頭,開始總結:“很顯然,斯大的這場高分表演,和上個賽季末大衛·羅賓遜的高分表演,完全是兩個概念。”

“首先,我們能夠肯定的是,斯大沒有故意刷分……”

為什麼這麼肯定林星沒有故意刷分呢?

看看狂人的投籃命中就知道了,上半場13中2,都鐵成科比了。

狂人還是這場比賽林星最大的幫手,他都鐵成這批樣了,林星就算想傳球,傳給誰啊?

所以說,這場比賽的林星切換到科比模式,也是逼不得已。

“其次,我們能夠確定的是,斯大的每一分,對勇士來說,都是無比關鍵的。”

為什麼說林星的每一分都是關鍵的呢?

半場比賽結束時,勇士甚至還落後了馬刺4分。

而第三節,林星單節轟下29分,正是勇士緊咬著比分,甚至還反超了比分的原因。

三節結束,勇士也就領先了2分,比賽的局勢仍然撲朔迷離。

而第四節,林星單節再轟22分,也是勇士鎖定勝局的原因。

所以,沒有林星的爆發,就沒有這場比賽勇士的勝利。

“所以就含金量而言,斯大的74分,應該是歷史之最了。”

為什麼是歷史之最呢?

首先,排在林星頭頂的單場得分,就只剩下了威爾特·張伯倫的100分,和威爾特·張伯倫的78分了。

但和上將的73分一樣,張伯倫這兩場高分,也帶了點刷的意味。

尤其是100分那場,張伯倫刷到最後,對手只能用犯規阻止他。

和上將那場73分,簡直就是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

包括張伯倫78分的那場,他出手了足足62次。

並且這場比賽,大帥還輸了。

林星的這場比賽贏了,出手也就47次,命中了28個球。

靠著9個三分,9個罰球,以59.6%的命中率,高效的轟下了74分。

刷分?

真要刷分的話,這場比賽的林星,刷個100分,難度很大嘛?

林星:很大,體能不允許啊!

說白了,現下的籃球,和當年張大帥時的籃球不一樣了。

當年張大帥的籃球,技戰術配合匱乏,防守也不像現在,富有層次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