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生涯第一場失利,林星打得不算差。

面對羅伯特·霍里的對位盯防,以及籃下大夢的護框。

他還是十多次衝到籃下,或上籃、或扣籃的拿到了22分。

此外,他還搶到了6個籃板,送出7次助攻,外加2個搶斷。

17投9中的命中率,仍然保持著高效。

球隊卻還是輸掉了比賽,媒體們都在說:

“勇士的內線太爛了,他們的中鋒是2米06的蒂龍·希爾和2米18的盧克·朗利,他們的大前鋒只能使用主打控衛位置的斯大。”

“不解決內線頑疾,這支做出了諸多改變的勇士,仍然會像幾年前tmc組合的那支勇士一樣,能夠贏得常規賽,卻贏不了季後賽。”

媒體們危言聳聽,賽後,老尼爾森的回應卻是:

“因為內線劣勢輸球?不不不,是我們的外線準頭太差了,但凡我們多進幾個三分,這場比賽的結局都不會是這樣。”

大夥都覺得,老尼爾森這是在找藉口。

但勇士的球員們都相信,他的這些話都是真心實意的。

因為這場比賽過後,18投6中的小蟲、13投4中的穆林以及15投6中的狂人,包括一場比賽只出手了一次三分的林星,都被要求賽後加練投籃。

對這場失利,林星也覺得能夠接受,因為後來者的他知道,火箭是這個賽季的總冠軍。

常規賽輸一場當季總冠軍,真的沒什麼。

但輿論不這麼認為,媒體記者、專家、球評家們不覺得這支火箭是冠軍大熱。

因為上個賽季,這支火箭輸給了超音速,二輪出局。

一個夏天過去了,除了選秀拿下薩姆·卡塞爾以外,他們沒有任何的補強。

這支火箭,說白了還是上個賽季季後賽二輪遊的那支火箭。

但實際上,在某些細微之處,這支火箭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變了。

簡單來說——

上個賽季的季後賽,火箭輸給超音速之後,超音速的主教練喬治·卡爾就指出:

火箭之所以打不過名不見經傳的超音速,是因為大夢不會傳球。

“當大夢學會傳球時,將會不可阻擋。”

於是這個賽季,魯迪·湯姆賈諾維奇做出了改變。

大夢不再是一個進攻終結者,他成了火箭的中軸,負責牽制防守、策應進攻。

這一改變,火箭原本看上去平平無奇的側翼和後衛線,一下子成了聯盟頂級。

不僅硬度了得,板凳的深度也在聯盟前列。

但賽季之初,整個nba還沒幾個人能夠意識到這一點。

他們還是一如往常的認為,火箭是大夢一個人的球隊。

而這場比賽,勇士被大夢一個人擊敗了。

投進去4記三分的“瘋子”麥克斯維爾,搶下13個籃板的奧蒂斯·索普,以及替補登場拿下16分的馬里奧·埃利,就這樣被忽視了。

因此,打完這場比賽,林星感慨這支火箭的強大。

順便,他也迫切的感受到了,他的籃板屬性還不夠高。

力量在ncaa碾壓一切對手,但換到nba,對上大夢、上將這些真正的頂級中鋒,還是有點不夠看。

好在,比賽進入常規賽,系統內血腥值的增長速度,的確如系統所言,加快了很多。

對太陽的那場比賽,他和巴克利、塞德里克·塞巴洛斯對抗,一場比賽,他就得到了88萬血腥值。

對小牛,他對抗馬什本和吉姆·傑克遜,只得到21萬血腥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