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幾場季前賽,勇士有勝有負,突出一個不穩定。不過,不穩定的不是林星,而是對手和他的隊友。

雖然是菜鳥,林星的表現卻穩如老狗。季前賽次戰馬刺,大衛·羅賓遜肆虐內線,幾乎是以一己之力打爆了勇士。

但林星的表現仍然高效,只出手了16次的他命中了8個球,剛剛好得到20分,另有4個籃板7個助攻3個搶斷入賬。

還有季前賽的第五場對掘金,同樣的劇情,穆大叔肆虐內線。不同的是,他沒能像上將那樣打爆勇士。

林星配合著盧克·朗利頂住了穆大叔,比賽也因此打到了最後時刻。最後比分只差了那麼一點,林星急了,破了阿詹法則。

他頂著防守飈了一記三分,沒進。於是,17投8中的林星第一次命中率沒過五成。

但要是沒有這記三分,他的投籃命中應該還是16投8中,五成命中率。

雖然如此,他還是靠著一個47.1%的命中率,掠下22分5個籃板6個助攻2個搶斷。

遭遇頂級中鋒的這兩場比賽,一場輸了,一場靠著克里斯·穆林的一記三分險勝。

兩場比賽都暴露了勇士最大的問題,內線孱弱。老尼爾森已經靈活的使用盧克·朗利首發,去對位上將和穆大叔了,但無濟於事。

林星聯手朗利夾防才堪堪頂住穆大叔,但同樣是聯手夾防,他們沒能頂住上將。

內線的差距,比想象中的還要大。這讓林星想到了未來的小球時代——很多人認為,小球時代的到來是籃球發展的必然結果。

但也有人認為,小球肆虐是因為NBA沒有足夠出色的大個子了。大部分人認可前者,但這兩場比賽一打,林星有點認可後者了。

勇士的外線是四個理論上小球時代頂尖的明星球員,除林星這個阿詹的模板,剩下三個人都有持球、都有遠投。

再加上矮個籃板手蒂龍·希爾,頂級的策應中鋒盧克·朗利,以及替補席上的頂級射手史蒂夫·科爾和戴爾·埃利斯。

直接把這套陣容拉到二三十年後,怕是轉身就能成為冠軍大熱。但現在,面對四大中鋒、穆託姆博和莫寧,勇士內線的劣勢徹底暴露了。

還好,打掘金的那一場,勇士贏了。贏下的這一場證明了,內線的差距再怎麼打,只要外線能填上坑,該贏的比賽還是能贏。

合計8場季前賽,勇士5勝3負,戰績還行。林星場均22.6分4.4個籃板7.8個助攻2.4個搶斷,平均命中率高達52.6%。

這個場均資料,除了籃板還略少以外,其他都已經沒毛病了。如果能延續到常規賽,最佳新秀是手拿把攥的。

至於外在威脅?就93這屆選秀,林星完全可以高喊一句:一個能打的都沒有!

……奧蘭多,便士不這麼認為。季前賽,便士打出了還不錯的季前賽表現。

場均17.2分5.5個籃板6.6個助攻2.0個搶斷,打出了榜眼的身價。

但還是不如大半個美國之外的林星。便士找到的理由是,他和鯊魚的組合還在磨合。

“是的,我們還在尋找一個他舒服我也舒服的姿勢,這很難,畢竟我們都是需要持球的球員,但我相信,很快,我們就能解決這個問題。”面對記者,便士展望未來:“只要我們解決了這個問題,我們就能夠成為聯盟裡最強大的內外線組合。”最後,他還沒問到了林星。

“斯大?我知道魔術曾經很渴望得到他,但現在,加入魔術的是我,我會證明,魔術的這個選擇沒有問題。”便士沒有提到他會怎麼證明,但他的這番話,讓很多人都把目光瞄準了常規賽。

季前賽進行到一半的時候,常規賽的賽程就公佈了。勇士和魔術必有兩戰,不過兩場比賽都很遙遠,單是第一場比賽,就遠到了聖誕夜。

兩個月後的聖誕夜,便士沒有了磨合的理由,他和林星之間,必有一場大戰。

……華盛頓,克里斯·韋伯也不這麼認為。這個時候的他,很慶幸數月前他頂著一片嘲笑拒絕前往明尼蘇達,這才給了他加入子彈隊的機會。

華盛頓雖然不比灣區、洛杉磯、紐約那樣的大城市,但至少也不是什麼小城市。

畢竟是首都,比明尼蘇達那種鬼地方強多了。更重要的是,總經理兼主教練韋斯·昂賽爾德,那可是上古的頂級內線。

2米不到的身高縱橫內線無敵手,博得一個碎骨機的綽號。同時,昂賽爾德還是新秀賽季就成為常規賽MVP的大神。

但因為風格不同,昂賽爾德沒法在技術層面上指導韋伯。要說指導,職業生涯場均10.8分14.0個籃板的昂賽爾德,能指導的也就只有本·華萊士了。

巧的是,大本的職業生涯正是在奇才起步的,而當時發掘了他的,正是韋斯·昂賽爾德。

雖然不能在技術層面指導韋伯,但昂賽爾德可以在思想層面洗腦韋伯。

這段時間,昂賽爾德一直在給韋伯灌輸一個思想——

“不要覺得你比別人差,你得明白,NBA不同於NCAA,這是另一片截然不同的戰場。”

“在NBA,內線為王,你要相信自己,能夠在這片截然不同的戰場擊敗對手,完成復仇。”結果,韋伯還真被洗腦成功了。

一方面是,季前賽他的表現也不差,場均17.2分9.2個籃板3.4個助攻1.0個搶斷2.2個蓋帽,並不比林星差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