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提到大戰結束後,鄒君受五位本地“大乘真聖”邀請一同前往本界“神山”岡仁波齊峰,參觀“蓮花生大士”在下界道場。

“玄龍道友神勇無敵,想必在此戰中使用了某種神通、秘術才瞬間擊敗那四尊魔、鬼的吧?”五位同階原本想讓鄒君多給承諾之類,忽然想到了之前在“鏡花水月”中看到的景象,於是面面相覷後便忍不住試探道:“還請道友不要誤會,我等只是好奇而已。”

“呵呵,諸位道友言重了。”鄒君似笑非笑道:“雖然暗地裡打聽別人隱私是一件很敏感且不受歡迎之事,但在下今天心情不錯,就不與諸位計較了,諸位請回吧。噢,對了,諸位若想談及一些商貿合作之事,可找本座小姨子阮金香解決,本座言盡於此。”

話音一落,鄒君便等於是下達“逐客令”,因為在自己一方親率領軍來解圍時,對方明明知道自己一方在開戰之初並無“大乘期”頂尖高手坐鎮會很危險,卻不僅不積極配合並主動出擊,反而躲在後面開熱鬧不嫌事大,顯然沒有一隻“好鳥”,不值得深交!

此時,鄒君心情大好之下,便搖身一晃就幻化出無數分身,紛紛化作遁光奔向這處“佛門遺址”,想仔仔細細探查一下如此寶地為何會被遺棄?儘管鄒君可以憑藉神識掃描和施展“萌頭”法術來預知即將發生之事,但試過之後並未看見“天地大劫”持續進行,於是才覺得很奇怪。不過,就在他踏步虛空準備直奔“大雄寶殿”而去時,一具分身卻在經過“喇嘛塔”頂端附近時被神秘失蹤了。

“咦?這喇嘛塔有古怪?不是說那高僧圓寂後的三顆舍利子都不翼而飛了麼?怎麼還會隱約有佛光出現?”由於鄒君的每一具低階分身都有自己的一絲神念寄託在其中,因此即便其由靈氣幻化而成的身體被外力銷燬,但是寄託在其中的那一絲神念依舊會歸位,畢竟“神念”就是自我意識將“心念”用精神力散發出去,如同高頻振盪電磁波向外擴張一樣,一旦被阻礙就會返回反射回來,將一切障礙物的資訊完完整整地反映在施法者心中,所不同的是“神念”能夠操控各種傀儡,遠比“科技文明”那單純的“雷達”厲害!

“哈哈,有意思,竟然需要佛法之力才能開啟此處結界,進入佛光普照的空間之門?”鄒君心想,既然如此,那自己走一遭又何妨?於是,他便搖身一晃就化作一道遁光直奔那“喇嘛塔”頂而去,果不其然,還未靠近便被一股熟悉的法則之力牽引著一閃而逝。

等到鄒君眼前景象大變,有原來的“神山之巔”和“佛門遺址”瞬間轉化成了一片“梵天淨土”。只見映入眼簾的全是山巒起伏,奇石異境,植被原始,古樹參天,雲崢霧繞,各具神韻。此外,深山古剎,廟宇庵堂,梵音渺渺,佛光普照,萬里呈祥,尤其是清雅空靈的青山,雲蒸霞蔚的峰林,溪流縱橫的溝壑,以及在波詭雲譎的萬千氣象變化下豪氣橫生的大山,放縱不羈的峽谷,桀驁不馴的江河,既顯得古樸、純真而又豐富多彩,神奇、玄妙而又空靈飄渺,好一處人間仙境,就只差諸天神佛在此修煉享受急了罷了。

尤其是山頂的所謂“紅雲金頂”,霧氣時隱時現,似真似幻,舉目遠望,模模糊糊,虛虛實實,令觀者捉摸不定,於是產生幽邃、神秘、玄妙之幻象,使人感覺駕臨雲端,飄飄如仙,似有佛光幻影之境界,令人神往,真真的一片煙水迷離,水墨丹青之境也!

就在鄒君看得一時出神之際,忽然又忽遠忽近的飄渺梵音逐漸彙集而來,並幻化成如同海潮般的一道聲音:“施主與我佛有緣,不如皈依我佛如何?”————“呃……前輩莫不是在開玩笑吧?晚輩御女有方,生女數千,早已反色色戒,如何入得沙門釋教?”

“佛曰:‘苦海無邊,回頭是岸’。施主雖御女有方,生女數千,然則下半身的‘性福’得到了滿足,但‘上半身’的煩惱卻有多無少,此乃‘因果報應’,不是不報,時候未到,若時候一到,一切都報,就好比施主為了讓道侶、女兒們都能過上好日子,都能在宇宙修真界中混的風生水起,而不惜組建橫跨陰陽兩界之修真勢力,對諸天萬界發動侵略戰爭,掠奪無數生靈財富與性命,將無窮無盡之恐懼、怨念、仇恨、詛咒等透過殺戮、血煞、戾氣、業力等負能量裹挾入體,成就‘業障’,終究對施主之修真大道不利!”

“噢?若按照前輩所言,晚輩就應該了卻紅塵,出家為僧,六根清淨,四大皆空,一心苦修,方證菩提?”鄒君聽得眉頭緊皺。

“阿彌陀佛,善哉善哉。施主所言極是!貧僧之所以苦口婆心開導施主,便是看中施主不僅與我佛有緣,而且還頗具慧根啊!”

“噢?原來如此!可是若晚輩一旦當了和尚,那我這美若天仙的十位道侶怎麼辦?還有,將來我那嗷嗷待哺的女兒們怎麼辦?”

“阿彌陀佛,罪過罪過。既然是要了卻紅塵,當然要與你的道侶們一刀兩斷,從此不沾女色,不近人情,不問世事,便可少卻煩惱!”————“呃……這……可是晚輩還是放心不下她們,畢竟聖人有云‘人非草木,豈能無情’?是故,請恕晚輩們恕難從命!”

“哈哈,也罷,看來施主與我佛之緣分未到,貧僧暫時還渡化不了施主,不如先與施主結個‘善緣’如何?”話音一落,鄒君邊發現自己周圍的空間裡再次梵音渺渺,竟有無數金色梵文憑空出現,按照某種規律自動排列起來,最後凝聚成一本寬大厚實的“金書”,上書七個金文大篆——《佛降金身渡心經》,然後一閃而逝地化作一道金光想鄒君飛來,待鄒君雙手一接,卻發現此“金書”並非實體,乃“精神烙印”,一觸碰後便直達鄒君的神魂深處,出現在了鄒君的識海空間裡,接著金光暴漲後放出一圈圈漣漪光波。

凡是被這些蘊含金光梵文的光波掃中之處,識海的空間壁壘上就會自動影印上密密麻麻的佛經、銘文和咒語,直到鄒君的神魂小人也被這部金光閃閃的“意念金書”飄到頭上準備醍醐灌頂之際,忽然一個紫色小身影憑空出現,乃是一副道人打扮的器靈娃娃“小紫大仙”。只見他右手一甩拂塵,左手豎起一掌,做了個稽首道:“福生無量天尊!道友如此蠻橫無理地想要香型度化貧道的小主人意欲何為?須知‘強扭的瓜不甜’!若道友就此收手,貧道就裝作啥也沒看見,若道友一意孤行,那貧道只好得罪道友了,看招!”

“阿彌陀佛,善哉善哉!施主乃‘器靈之身’,貧僧乃‘意念之體’,你我皆為‘大羅神仙’,法力自然不相伯仲,與其大動干戈傷了和氣,不如讓貧僧常駐此地弘揚佛法如何?畢竟這位施主與我佛有緣,那《歡樂無極逆轉乾坤大法》乃其一家主修功法啊!”

“噢?咯咯,這倒有意思了。”器靈娃娃聽罷後不禁樂了,於是反駁道:“你們出家人不是講究‘六根清淨’、‘四大皆空’、‘五戒十善’麼?怎麼又想到去強人所難了?人家現在明明還不想剃度出家,你這和尚卻硬是要將人家強行度化,無語啊!”

“阿彌陀佛,罪過罪過。我‘律宗’最基礎的戒律核心便是‘一心向善,諸事莫惡’。 此乃入門者必修課,對這位施主只有好處,沒有壞處,且能減少其身上的煞氣、戾氣和晦氣,減少業力產生,大有助於去將來順利躲過‘三災五難’,為何不能度化他?”

“呃……這個……咯咯,那就還得看看你這和尚有沒有真本事了!大羅逆轉,時光倒流,時間法則顯現!”器靈娃娃搶先動手了。

只見道道潔白的空間漣漪從鄒君神魂小人身上盪漾開來,瞬間橫掃了整個識海空間,並在滿溢位來後還如同光波漣漪般向著周圍四面八方盪漾而去,立刻將滿天的金光梵文強行停下。不過,懸浮在鄒君神魂小人頭頂上空的金書上忽然立起一尊金佛後穩如泰山。

“心中有佛便是佛,心中無佛易成魔!佛降金身渡心經,淨化心魔變活佛!阿彌陀佛,善哉善哉!”只見金佛不動,白光徒勞!

…………………………

本故事純屬虛構,若有雷同實屬巧合!道友們:打工辛苦,時間緊迫,創作不易,點贊收藏,順便轉發,欲知情節?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