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講到鄒君正與懷中伊人雙修到妙處,卻被負責降罰“三災五難”的各路“天神”給攪了雅興,還來了新幫手“瘟神”呂嶽。

話音一落,只見那青袍罩體身材魁梧三頭六臂青面獠牙的“瘟神”呂嶽根本不管不顧周圍各路負責降罰“三災”之神仙們的表情,竟然自顧自地玩起了自己的“瘟毒咒術”,即“五難”中的“病患”之難。當然了,其他各路神仙門也都知道鄒君的能耐極大,根本就不是他們所降“三災”能相提並論的,便也彼此點了點頭,算是預設了呂嶽這尊急性子的“瘟神”,看看其手段效果如何?

“瘟癀陣伺候!諸天神、佛,萬界仙、魔,妖、精、鬼、怪,無論是何等存在,只要入了我這‘瘟癀陣’,必將被怨念纏身,劇毒攻心,魂飛破散,屍體腐爛,死無葬身之地,從此不入輪迴!嘎嘎。”只見三頭六臂且面目猙獰的“瘟神”呂嶽六條手臂三張闊口開始掐訣唸咒起來,一邊隨手扔出漫天“血煞靈符”化作“符陣”,一邊獠牙闊口大張吐出海量毒煙,二者竟如有靈性般直撲而下。

“瘟癀陣”乃上古截教著名“殺陣”之一,又名“瘟癀毒陣”、“瘟㾮陣”、“瘟毒陣”、“瘟司陣”、“瘟仙陣”,是由“九龍島”大羅神仙“瘟神”呂嶽所煉的“瘟陣”。同時,“陣主”也是呂嶽。此毒陣是“瘟仙”呂嶽為了與西周眾將鏖戰,而獨門自創出來的“仙家法陣”,曾把闡教弟子“姜子牙”等人困在陣中百日不得出,但最終卻被闡教三代弟子楊任所破,而呂嶽因陣破被殺。

鄒君曾在下界地球上做凡人時,多次看過電視劇《封神榜》,知道“瘟癀陣”的剋星是“五火七禽扇”。他還記得此瘟陣是由“天庭”中的“瘟神”鼻祖即“截教”二代弟子“呂嶽”道人所創。之前,呂嶽因阻周兵東進戰敗回山後,心中別了一口,不出不快!因此,為了再阻周兵東進,便在山中推演出了此陣法來。於是,他再次下山與周將姜子牙等人大戰,穩居上風。只見“瘟癀陣”內有二十把“瘟傘”和一個“八卦陣臺”,由師兄弟二人共同施展,其中由“陣主”呂嶽主控“法陣”,其餘的由其師弟陳庚把控。

當時,“闡教十二金仙”之一的“清虛道德真君”算出了西周有難,特派其大弟子楊任下山助周破陣,並賜予“師門重寶”之“五火七禽扇”和“飛電槍”,並讓徒弟乘坐“雲霞獸”下山輔佐師弟姜子牙助周伐紂。楊任下山後直奔前線,先是用“五火七禽扇”將敵將方儀陣連人帶馬扇死,嚇跑眾敵將。之後,待次日破陣時,楊任將“瘟陣”中的所有“瘟傘”全部燒燬,並將呂嶽的師弟李平、陳庚都扇成了灰燼。就在呂嶽眼見不敵,掐“避火訣”想逃跑時,也被楊任用“五火七禽扇”扇了數下後身子化為飛灰而亡。

就這樣,呂嶽等三人陣破失敗後,根本來不及逃跑就全都被燒死於楊任之手,待元神入“封神臺”後,被姜子牙封為“瘟神”。

其實,“瘟癀陣”中出了“瘟扇”、“符籙”、“八卦陣臺”外,便是還有無數怨念纏身的“骷髏頭”。這些“骷髏頭”乃怨念、血煞、戾氣、詛咒、業力、魔障等負能量在“陣眼”即“水晶骷髏頭”招感下幻化而出。當年“九龍島瘟仙”呂嶽煉製“瘟仙陣”時,作為陣眼的七七四十九個水晶骷髏頭,全都是用修為境界達到“煉虛合道”以上修真者的頭顱煉製而成,也就是說只要修為境界不到“煉虛”者,沒有資格獻上頭顱給“瘟仙”呂嶽。當然了,若只當“陣眼”的做備用品來煉製,則“元神期”者未嘗不可。

此“瘟陣”能遮蔽五感,擾亂心神,激發魔障,腐蝕道基為主,亦即將金、木、水、火、土、冰、風、雷、電、毒十種“法則之力”徹底打亂,並用七七四十九個水晶骷髏頭主人死前所聚集來的怨念和業力作為運轉法陣的動力源泉,一旦“八卦陣臺”運轉開來,便能將這些互相沖突的凌亂法則之力聚合為一個新的“湮滅”法則,不僅能擾亂心神並侵蝕法力,還能產生屍毒,入陣者必死。

普通修真者即便是修為達到了“仙人境界”,入陣之後若不能抵抗住由“怨念”和“業力”操控的“湮滅”法則侵襲,則照樣會被屍毒侵蝕,肉身潰爛、神魂湮滅而死,即便想重入輪迴的機會也沒有,因為殘魂已經被“八卦陣臺”吸收封印後,化作骷髏頭了。

“瘟癀陣?想不到你這‘瘟神’倒也看得起在下,竟先下手為強?”鄒君見狀後不緊不慢,因為他已經實現透過“未卜先知”的法術預見了接下來整個事件的走向,於是冷笑道:“光是憑藉這區區‘瘟仙陣’還是奈何不了在下的,否則在下也不會任由你這遭瘟的傢伙在這裡耍橫!”話音一落,鄒君便開始掐訣唸咒起來,瞬間施展出了“佛降金身渡心經”和“五雷轟頂大挪移”欲防守反擊。

“佛門功法?雷電法術?哈哈,真是笑死我!”呂嶽見狀,不禁哈哈大笑道:“實話告訴你吧,由於當年本大仙肉身死於楊任那小子的‘五火七禽扇’,因此本大仙被封神後無時無刻不在研究著如何讓‘瘟癀陣’硬剛雷火、法術,即便你再加上佛門功夫,今日也照樣要敗在本神君手上!詛咒纏身,業力銷魂——去死吧!”話音一落,所有的骷髏頭紛紛爆裂開來,竟化作濃郁劇毒直撲而下。

……………………

哈哈,多謝各位書友關注,收藏,推薦,訂閱和評論本書!身為作者,我很高興且很榮幸能為各位讀者提供一部符合大眾口味的“都市異能”+“修真玄幻”小說。常言道“人生苦短,筆尖修長。”是故,修真路漫漫,何處覓長生?煩惱無去處,且看書中人!

本故事純屬虛構,若有雷同實屬巧合!道友們:打工辛苦,時間緊迫,創作不易,點贊收藏,順便轉發,欲知情節?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