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0章:“九轉大還丹”與“內丹道”
章節報錯
上回講到鄒君見八名私生女不依不饒地要吃“仙丹”,於是便將在“東華道場”煉製過仙丹品種全擺出來,頓時引得噓聲一片。
“咦?‘九轉大還丹’?聽起來好像很高階、大氣、上檔次呢,不知服用後有何效果?咯咯。”眾女聽罷後小心肝撲通跳起來。
“哈哈,小丫頭,不識貨了吧?那就讓老子來告訴你們,爾等聽好嘍。”鄒君的“絳蜃雲”巨臉在口吐八顆“仙丹”之後,只見那些渾身佈滿了28條“道紋”的“小傢伙”們立刻靈動起來,渾身寶光四射,仙氣氤氳,互相追逐,最後竟然長出一對潔白光滑的翅膀後,整個身形也迅速膨脹起來,在向兩端拉長的同時,還幻化出了長長的脖頸、鳥喙、雙爪,併發出陣陣唳聲後,化作“仙鶴”。
“哇噻,好神奇的‘仙丹’的,竟還能自動化形?簡直不得了!”下方舉目蒼穹圍觀者都被這詭異一幕驚呆了,眾女也不例外。
“哈哈,此‘九轉大還丹’乃‘三清’之一‘太清道德天尊’所煉製,上交給‘玉皇大帝’後專門供給天庭眾神仙修煉所用。”
“咯咯,真有那麼神奇麼?快說來聽聽唄。”眾女樂了,覺得終於有機會接觸到上界稀罕之物,說什麼也要先長長見識才行了。
“呵呵,這‘九轉大還丹’不僅能解萬毒,肉白骨,活死人,而且在神仙們服用後還能增進修為,削弱‘三災五難’之厲害。”
“呃……真有那麼神奇麼?那就快給我們唄,咯咯。”眾女早就眼饞得不行了,即便看著其化作“仙鶴”到處亂飛也想抓住它。
其實,對於這“九轉大還丹”,還有不少“秘辛”隱藏其中。眾人皆知,“三清”之一的“太上老君”在煉丹上的天賦幾乎無人能及,故才會碩果累累,且名聲、地位和影響力響徹三界,即便是天庭眾仙也必須對他必恭必敬,否則得不到“仙丹”就麻煩大了。
至於說“太上老君”親手煉製的“九轉大還丹”威力有多大呢?切看一下“天蓬元帥”豬八戒成仙后位列仙班的過程就知道了。
“豬八戒”原本乃豬頭人身的野豬精,但因骨骼清奇,有修仙資質,故在其渾噩度日時,天上某神仙路過其洞府家門,便贈與它一顆“九轉大還丹”。於是,豬八戒就在那位“神仙”指導下勤學苦練,努力修真,再佐以“九轉大還丹”,竟還真的成功飛昇到了天界,並在“入籍天庭”時,就被“玉皇大帝”要求眾仙、神佛一起就為他舉辦盛宴接風洗塵,並封他為天蓬元帥,掌管天河水軍。
看來,這“九轉大還丹”大有助人修行進階的能力,因此若無“九轉大還丹”之協助,縱然八戒的天資如何厲害,都飛昇無望!
與此同時,“太上老君”所煉製的“九轉大還丹”可不是街上的“地攤貨”能隨便搞到,那可是作為“御用貢品”交付給玉帝統一保管,因為作為每500年一次的“丹元大會”,其規格要高於“王母娘娘”舉辦的“蟠桃盛會”,乃“論功行賞”和拉攏人才的必要手段。比如,玉帝為了拉攏自己的外甥楊戩,就曾將此“九轉大還丹”作為賞賜,賜予了二郎神,助其將“八九玄功”修至大成。
當然了,鄒君此刻所分發之“九轉大還丹”並非出自“道祖太上老君”之手,也非讓師父“東華帝君”去向“太上老君”要來丹方,而是根據自己的“八仙”師兄之“張果老”的“內丹九轉”之法,再結合自己在“外丹”上的造詣,在各種“仙術”加持下才成功研製出來的,雖遠不及“太上老君”親手煉製的“仙丹”藥效神奇強大,但也具備了眾多相似性,對於“低階仙人”來說足夠了。
由於鄒君自從拜在“東皇公”門下後,便憑藉自己的驚人天賦、人格魅力和良好心態,成功引來了眾多同門主動結交,其中不乏“護法禪菩薩”碧遊仙子和曾經名噪一時的“八仙”。於是,經過後來大家在煉丹、煉器、制符等方面的頻繁交流後,師兄張果老也沒有藏拙,將其修煉“內丹九轉”之法告知鄒君,才知“內丹”分為“小還丹”、“中還丹”、“大還丹”,以“大還丹”為上品。
之所以修煉“大還丹”要經過九轉九煉,是因為其功法很特別,按照從第一至第九轉的修煉過程,可分為“真一秘要”、“橐禽秘要”、“三五一樞要”、“三一機要”、“日魂月魄真要”、“日用五行真要”、“七返還丹簡要”、“八卦朝元統要”、“九還一氣總要”。此乃修真者從“引氣入體”經過“煉氣化神”、“煉神返虛”、“煉虛合體”到“渡劫飛昇”之一整套嚴謹修煉流程。
所謂“真一秘要”,即在半夜子時,夜深人靜且陽氣萌動時,開始盤膝打坐吐納煉氣,並務必做到意守“下丹田”,想象腎中“坎水”化為“黑龜”,心中“離火”變成“赤蛇”緊緊 纏繞“黑龜”,由“龜蛇相吞”,陰陽輪轉來合成“先天一氣”,用意念引導此“共生氣流”依照經絡、穴位分佈有規律地行遍全身,做大周天迴圈,則氣血無所不通。此時,修煉者會感到全身輕快且舒適。
接著便是“橐禽秘要”,即修煉者將心神和腎氣比作“風箱”,練功時以意領心神,腎氣相交,先調勻呼吸。呼氣時,修煉者須意想心神下降到“丹田”;吸氣時,須意想腎氣上升到“丹田”,心神與腎氣在丹田相交,神不離氣,氣不離神, 神氣相抱,結成”黃芽”。“黃芽”之氣經“尾閭”入“督脈”後直上“泥丸”,則溫養補益腦髓,有利於強大神魂之力,乃“煉氣化神”之必備也。
接下來是“三五一樞要”。所謂“三”,為“三火”,即“精為民火”,“心神為君火”,“ 氣為臣火”。“五”,指的是“五臟”。“一”乃“一氣”,指調息呼吸之氣即“火候”。在修煉中,修煉者入靜後須意想自己“精”、“氣”、“神”會聚臍下“丹田”,然後調息運氣並使得呼吸綿綿勻緩, 一個晝夜呼吸13500息,即每分鐘9息,以此為“火候”來“烹煉”已會聚在“丹田”之“精”、“氣”、“神”,並想象“五臟之氣”特別是脾的“五穀之氣”都來丹田“金鼎烹煉”為妥,此乃“五臟藏元”之便透過。
然後輪到“三一機要”。所謂“三”,指“精、“氣”、“神”。“一”則專指“精”。此節功法著重煉“精”,即修煉者將自身必做為“國”,將體內五臟元氣當作“百姓”,以“心”為“帝王”。因“帝王”愛民而“國”自安,故“帝”正則心不亂。練功時,修煉者須先照此理打坐,即“五心向上”,則自然心定入靜,呼吸柔和,氣調神安, 心不動則氣不交,意守丹田則精固不洩矣!
接下來是“日魂月魄真要”。所謂“日魂”則可比喻為“心神”之“離火”,而“月魄”則可當作“腎氣”之“坎水”。故練功時,修真者須意守“坎離”之間的“中丹田”(心腎之間。上半月,修煉者須意想腎中之“精氣”上至丹田後,與心降下之“神氣”相交,使精抱神;到了下半月,修煉者須意想腹中“心神”之“離火”下降至“中丹田”,與腎中“精氣”相交,便能使“神”戀“精”。如此“坎離相交”,便能使修煉者“神”、“精”相抱,在“意”者也!此乃“煉氣化神”之關鍵,不可多得之修真法門。
接著是“日用五行真要”。“五行”原本泛指金、木、水、火、土這五種天地元氣,但在此特指“五臟之神”,即“心藏神”,“肝藏魂”,“腎藏志”,“脾藏意”,“肺藏魄”。故在練功時,修煉者必須做到“專於一神,志於一意,守於魂魄,會於丹田”即“高度入靜”後,以“意念”將“五臟之神”所產生之元氣會聚於“上丹田”去“和泥巴”。此乃“煉神返虛 ”之前奏,很重要。
接下來的“七返還丹簡要”相當關鍵。“七返”指“閉塞七竅”,即修煉者必須做到兩耳不聽聲音,兩目不視顏色,兩鼻孔不聞香臭,一口不食五味。因此,修煉者在練功時必須排除外界一切干擾,高度人靜,意守丹田。此乃煉氣士入定後必須要首先做到的。
於是,煉氣士在入定後,便開始用“意念”操控體內的“陽氣”上升,同時引導“陰氣”下降。當“腎水”中的“元陽”上升到了“丹田”時,則稱為“返”,當“心火”中的“元陰”下降到“丹田”時則稱為“還”。意想“元陰”、“元陽”二氣相接,化為“精”後,再以“意”引“精”從“尾閭”入督脈上泥 丸補益腦髓。若是這一步能順利完成,則有利於將“元嬰”進階成“元神”。
此刻進入到了“八卦朝元統要”階段。所謂“八卦朝元統要”即“八卦乾坤”能化生出“坎”、“離”。“離”代表“陽”,也代表“心火”;“坎”代表“陰,也代表“腎水”。是故,人體內之“陰陽升降”,就是“坎離相交”,形成了“陰陽平衡”之最佳狀態的“泰”卦,或是“水火既濟”的“既濟”卦。因此,修煉者在運轉功法吐納煉氣時,必須要以“意念”引導“心火”下降,同時還要引導“腎水”上升,使二者相交於“丹田”,則陰陽和諧便能加快“五氣朝元”,有助於凝鍊“三魂七魄”和“碎嬰成神”。
最後便是“九還一氣總要”。所謂“九”,為純陽之數;“還”即凝聚成“丹”。“九”者, 亦言其多。是故,修煉者經過如此長期反覆煉養後,只要有“靈根”,不論資質如何,便能有機會煉就“純陽金丹”,進而能“神符氣定”,延年益壽,無病無災矣。
此乃“金丹大道”和“元神之法”,玄之又玄,眾妙之門。此外,還有更簡單的“煉氣”法門:每四更後、五更初,當處靜室,居一床,疊雙足,面東端坐,先作導引,以左手握固右手虎口,臺首並仰盡力後,卻以右手握固左手虎口,復如之,為初始過程。
接下來,修煉者即交手掌向外三引為前期過程。結束後,其又須左右手搘頤三,交手搭頭左轉三,右轉三,左展拓空三,右展拓空三,當面虛拓地三,背手虛拓空三,此為“導引之法”。 “導引”結束後,自思神先叩齒,自呼己名,然陰念五臟、三焦,及三魂、七魄、頭面、手足、一身諸神,令輔形體也。這是第二階段之修煉法門,有助於“引氣入體”甚至“煉氣化神”,能改善體質!
接著,開始用“意念”引導“天地元氣”灌體,即又前思太陽日也,後思太陰月也,左存青龍,右存白虎,思頭戴硃雀,足履玄武此存想四神也;又存想七政,配合五臟。所謂肺魁、肝、心輶、脾驩、膽瀍、左腎、右腎旟,當想真君降其本髒,仍須密念七過。
下一步乃次想二十八宿週遍形體,以輔七政,依此法數之,即先從左手腕起角,左肘亢,左肩氐房,右胯心,右膝尾,右足踝箕;卻從右手腕起鬥,右肘牛,右肩女、虛,自心至左胯危,左膝室,左足踝壁;又卻從右足以踝起奎,右膝婁,右胯胃,至心昴,自心至左肩畢,左肘觜,左手腕參;又卻從左足踝起井,左膝鬼,左胯柳,至心星,自心至右肩張,右肘翼,右手腕軫,為一迴圈。
又自左手腕起角宿,至右手腕匝軫宿。凡一十三處存想,象一年之有閏。計兩度互動數之,一十二處皆存兩宿,心一處獨存四宿,都計“二十八宿”。凡存想五臟六腑、三魂七魄、四神七政、二十八宿,結束後,即吐出眾雜死濁之氣,然後閉口,從鼻左孔納其生清之氣,內想冥目,想此氣綿綿下至丹田,方週流通傳,汨汩作聲,氣滿即再吐出,切不得令自己耳聞。如此十過乃止,收工。
……………………
本故事純屬虛構,若有雷同實屬巧合!道友們:打工辛苦,時間緊迫,創作不易,點贊收藏,順便轉發,欲知情節?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