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6:斬“三尸”以證道:地藏王菩薩
章節報錯
上回講到鄒君與師父“木公”聊了“佛界秘辛”並討論了入侵“阿修羅界”之事後,便操控“混沌鍾”穿越虛空直奔幽冥血海。
“地藏小和尚,老夫看你來了,哈哈。”話音未落,一道耀眼金光憑空出現,洞徹幽冥,正好照在陰間最深處的“幽冥血海”之畔。然而,“木公”師徒倆來得早不如來的巧,正好趕上“冥河老祖”率領“阿修羅族”大軍向外衝擊“天庭”所佈設之“兩界禁制”,因為當初他“天庭”為了削弱“阿修羅族”的實力,禁制實力達到“高階仙人”以上的“阿修羅族”自由出入陰間入侵外界。
“阿彌陀佛,善哉善哉。小僧地藏見過‘東皇前輩’!”地藏王菩薩領著坐騎“諦聽獸”,趕緊向收了法寶並現出身形的“東華帝君”見禮:“不知前輩大家光臨,小僧有失遠迎,還請前輩恕罪!不知前輩駕臨,有何吩咐?此幽冥血海者,非良善之所在也!”
“哈哈,小和尚,你太客氣了。老夫前來,是為了助你一臂之力,讓你早日度盡眾生,得證菩提!哈哈。”東華帝君開玩笑道。
“阿彌陀佛,罪過罪過。出家人當以慈悲為懷,切不可傷及無辜性命啊!”————“哈哈,小和尚,你太講究了。如此大慈大悲,大愛無疆,可是度不了惡鬼的!尤其是修羅剎鬼,須使用武力直接將其肉身消滅,方能渡化其靈魂,使其得到解脫,知道不?”
“阿彌陀佛,罪過罪過。前輩雖言之有理,請恕小僧不敢苟同!”在地藏菩薩及其坐騎“啼聽”身後,還有不少幽冥之神,其中“九幽地府”中的“十殿閻羅”以及“往來三界伏魔聖君”鍾馗也在列,遠遠看著曾經有恩於己的“東華帝君”和妹夫鄒君,感覺很詫異,便只好躬身施禮,或點頭致意。由於“阿修羅族”得知“真魔界”被滅,因此居安思危之際,決定試探性開始挑釁“天庭”。
“噢?是麼?小和尚,我來問你。若你不想透過武力鎮壓這些試圖搞事的‘阿修羅族’,為何還要召集如此多手下到此,擺出一副如臨大敵之架勢?莫非……”————“阿彌陀佛,罪過罪過。玉帝大天尊有旨,要求死守封印,絕不放走一個高階阿修羅族!”
“噢?竟有此事?看來,這陰間或許將要有大事發生啊!”————“阿彌陀佛。出家人不打誑語,最近數百年來,小僧發現這‘阿修羅族’越來越不安分了,彷彿在醞釀著什麼不可告人之秘密,因此才會及時上報‘天庭’與‘靈山’,提醒宜早作準備!”
話音一落,“地藏王菩薩”便不再言語,而是一如既往地端坐蓮臺,閉目誦經,彷彿泰山崩於前而面不改色,顯然有所準備了。
因為在諸天萬界無數佛教信眾心中,“地藏菩薩”悲願弘深,所以持誦“地藏菩薩咒語”,可感應其功德無量不可思議!是故,《十輪經》有云:“諸大菩薩所,於萬劫中,至心皈依,稱名唸誦,禮拜供養求諸所願。不如有人於一食頃,至心皈依,稱名唸誦,禮拜供養‘地藏菩薩’,求諸所願,悉得滿足……如如意寶,亦如伏藏”。有求必應,說明“地藏菩薩”當穩居“四大菩薩”之首!
經上又說:“若至誠皈依‘文殊’、‘彌勒’等諸大菩薩,稱其名號,禮拜供養,求己所願,如求健康,求財富,求斷煩惱等。於百劫中,求諸大菩薩,還不如有人,於一頓飯間,至心皈依‘地藏菩薩’,稱名唸誦菩薩名號,虔誠敬禮‘地藏菩薩’之大功德,若有所求,皆得圓滿,達到願望。”說明,“地藏菩薩”雖還未成“佛”,但“佛法”修為已到“佛”之境界,足可比肩“準聖”!
《本願經》上記載,“佛祖”釋迦牟尼也曾說起並讚歎“地藏菩薩”之功德:“如聞是菩薩名字,或讚歎,或瞻禮,或稱名或供養,乃至彩畫刻鏤塑漆形像,是人當得百返生於三十三天,永不墮惡道!超越三十劫罪,生天不墮惡道者,不受女身;受身尊貴端嚴者,鬼神護衛!若人臨命終時,聞‘地藏菩薩’名一聲,歷耳根者,是諸眾生永不歷‘三惡道’之苦也!”說明佛祖敬重地藏菩薩。
“地藏菩薩”為何能具有不可思議之功德?這是因為其坐騎“諦聽”乃其“生母”所化,經生前作惡而死後如六道輪迴,幸得地藏救母,發大宏願感天動地,而使得其母親化成“幽冥神獸”後能傾聽周天之物,能辨萬界生靈,即便是那“真假美猴王”也能輕鬆辨別。因此,《佔察經》說:“地藏菩薩發心以來,過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劫’,久已能度薩婆若海,功德圓滿。但依本願自在力故,權巧現化影應十方。”此“薩婆若”即一切智,乃佛的智慧。故薩婆若海,形容佛的大覺悟、大智慧,如海洋一樣的深廣!
此說“地藏菩薩”於無量無邊劫長久修行,早已達到了佛的智慧海,功德圓滿具足,早就應該成佛了。但是,菩薩曾發宏願,要度盡一切眾生,方證菩提,故隱其真實功德,以本願力,自在神通,到處現身說法,普度眾生,脫離苦海。對此,《楞伽經》上也曾說:“有大悲菩薩,永不成佛。”是說“地藏菩薩”以大悲願力,發願救度一切眾生,雖然功德、智慧、修為、法力、神通等與“佛陀”齊平,但卻並不現出“佛身”,始終之現出“菩薩身”,雲遊於“十方世界”,苦修獨行,度脫眾生,故會先出六種不同法相。
若主修“佛法”的“修真者”能施展出“地藏菩薩心咒手印”,則能與“啼聽”產生共鳴,從而借用“地藏菩薩”法力,隨心所欲地顯化出六種不同“金身法相”,分別對應“地藏菩薩”在“輪迴六道”中之傳法形象,或為天仙,或為凡人,或為惡鬼,或為妖怪,或為陰司,或為阿修羅。這也就是為什麼“地藏菩薩”在不同的廟宇中會顯化出不同的“神道法身”,或是一個人身六個腦袋。
因此,“地藏菩薩”因立下要度盡“六道”中生死流轉眾生之大願,故常現身於天、人、畜生、餓鬼、地獄等“六道”中,有“六地藏”之稱,名號與形象包括“檀陀地藏”、“寶珠地藏”、“寶印地藏”、“持地地藏”、“除蓋障地藏”、“日光地藏”。
“檀陀地藏”之“檀陀”是一種“人頭幢”即以“骷髏頭”製成“幢”,故其形象為“地藏菩薩”左手持“人頭幢”,右手結“甘露印”,專門救助“地獄道”眾生;“寶珠地藏”,其左手持“寶珠”,右手結“甘露印”,專門救度“餓鬼道”眾生;“寶印地藏”,其左手持“錫杖”,右手結“如意寶印”,專門濟度“畜生道”眾生;“持地地藏”,其左手持“金剛幢”,右手結“施無畏印”,專門濟度“阿修羅道”眾生;“除蓋障地藏”,其左手持“錫杖”,右手結“與願印”,為凡人除掉“八苦之蓋障”,專門濟度“人間道”。
所謂“八苦”即“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五陰盛”苦,為“苦諦”所攝之苦;“日光地藏”,其左手持“如意珠”,右手結“說法印”,照“天人之五衰”,減“三災五難”,化解神仙之苦惱,專門濟度“天道”。故按佛教說法,“地藏菩薩”受“佛祖”釋迦牟尼佛託咐,在“佛祖”師尊寂滅後,“未來佛”彌勒降生前這一段無佛世界裡,即57億6000萬年(或曰56億7000萬年)後,擔當起教化六道眾生之重任,地位相當於“代理佛”!
《地藏本願經》也說過,“佛祖”釋迦佛召“地藏大士”,令其永為“幽冥教主”,使世人有親者,皆得極本薦親,共登“極樂世界”。“地藏菩薩”因受此重託,於是在眾佛面前立下宏大誓願:“為是罪、苦‘六道眾生’廣設‘方便’,盡令解脫,而我自身方成佛道。”《地藏經·忉利天宮神通品第一》說“地藏”又被稱為“大願地藏”,與文殊的“大智”、普賢的“大行”、觀音的“大悲”相呼應,又因在“佛法”修為上早已圓滿,故實力堪比“準聖”即“大覺金仙”或曰“佛陀”,憑實力長期壓制“血河老祖”!
……………………
哈哈,多謝各位書友關注,收藏,推薦,訂閱和評論本書!身為作者,我很高興也很榮幸能為各位讀者提供一部符合大眾口味的“都市異能”兼“修真玄幻”小說。常言道“人生苦短,筆尖修長。”是故,修真路漫漫,何處覓長生?煩惱無去處,且看書中人!
本故事純屬虛構,若有雷同實屬巧合!道友們:打工辛苦,時間緊迫,創作不易,點贊收藏,順便轉發,欲知情節?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