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講到鄒君奉命親率“玄道界靈”億萬大軍跨越時空去入侵“巫神界”,竟演繹了“前世”與“今生”終極對決,震撼精彩。

“有什麼不可能?一切皆有可能,嘿嘿。”身高九萬里的“巨人”鄒君,在硬剛對面身高十萬八千里的“盤古真身”一記重拳後,不僅打碎時空並生成了“黑洞”,而且還憑藉“真實肉身”打爆了對面那由“都天神煞大陣”所召喚而來的虛擬“盤古真身”。

緊接著,鄒君不等對方世界的防禦法陣和結界護罩崩潰,便開始了大肆掠奪。於是,在一邊施展“洞炫金光”吞噬對方大陣所召喚的虛擬“盤古真身”殘屍,一邊用大法力破開一切阻撓,硬將己方那被耗損所剩的數億大軍送到“巫神界”硬著陸,以掩人耳目。

在這數以億計的“玄道界靈”大軍中,混雜了鄒君的3650個“身外化身”,目的不是參與正面戰場的燒殺擄掠和無惡不作,而是在降落著地的瞬間紛紛化作黃芒鑽入地下深處後開始四處遊弋擴散,目的就是要儘快找到當前宇宙介面的各種大型靈脈以掠奪氣運。

然而這些“祖巫”的殘魂們當初被“創始元靈”從下界複製而來上界後,在無數“巫族”百姓用“圖騰崇拜”、“信仰之力”和“犧牲獻祭”催化後,法力暴增,修為大進,先後進階到了“大道聖人”境界,甚至還使得不少“祖巫”的“神道法身”實力更強!

因此,這些總體實力足以對抗“先天聖人”的“十二祖巫”即便因法陣被破壞而遭到反噬,其修為境界也不過只掉落一個大境界而已,依舊是“天道聖人後期巔峰”,雖說單個“祖巫”根本無法撼動鄒君,但“十二祖巫”再次催發法陣倒是輕而易舉,然並卵。

這“十二祖巫”便是“帝江”、“祝融”、“共工”、“后土”、“玄冥”、“蓐收”、“句芒”、“強良”、“天吳”、“弇茲”、“燭九陰”、“奢比屍”。此時,“十二祖巫”眼見原本“強大無比”的“都天神煞大陣”根本無法對鄒君的造成威脅,便只好退而求其次,彼此心心相通之後,乾脆以“自爆”的方式輪流襲擊鄒君,畢竟當初在下界與“妖族天庭”開戰時也如此滅殺對方。

“帝江”形如黃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渾敦無面目,乃“空間”、“速度”之祖巫;“句芒”狀若青色翠竹,鳥身人面,足乘兩龍,為東方“木”之祖巫;“祝融”乃獸頭人身,身披紅鱗,耳穿火蛇,腳踏火龍,為南方“火”之祖巫;“蓐收”卻長得人面虎身,身披金鱗,胛生雙翼,左耳穿蛇,足乘兩龍,為西方“金”之祖巫。

“共工”為蟒頭人身,身披黑鱗,腳踏黑龍,手纏青蟒,乃北方“水”之祖巫;“玄冥”即人面鳥身,兩邊的耳朵上各懸一條青蛇,腳踏兩條青蛇,乃“雨”、“冰”之祖巫;“后土”為女巫,人身蛇尾,背後七手,胸前雙手,雙手握騰蛇,為中央“土”之祖巫;“強良”嘴裡銜蛇,手中握蛇,虎頭人身,四蹄足,長手肘,乃“雷”之祖巫。

“燭九陰”長得人首龍身,全身赤紅,為“時間”之祖巫;“天吳”長得八首人面,虎身八尾,為“風”之祖巫;“翕茲”生的人面鳥身,耳掛青蛇,手拿紅蛇,為“電”之祖巫;“奢比屍”生的人面獸身,雙耳似犬,耳掛青蛇,為“毒”之祖巫。

以上凡十二“祖巫”這,皆為相關且對應“法則之力”的真正掌控者,在下界時從都是“準聖”修為,雖修為境界不如道家“三清”,但比起“妖族天庭”之洪荒巨妖、各路“妖神”甚至“妖皇”來說,其實力也不會遜色太多,否則不會敢於跟“天庭”開戰。

據說上古“巫族”乃來源於“盤古涅槃”,即“盤古大神”開天闢地後力竭而薨,其“元神”又或曰寄生在“法體”中的“三尸蟲”分化成了“三清”,即下界諸天萬界仙佛、神魔、巫妖、精靈、凡人等眾生所敬仰的“太清道德天尊(太上老君)、“玉清元始天尊”(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通天教主),身體血脈化為十二“祖巫”,是以“三清皆乃盤古”,“祖巫”為衍生物。

“三清”類似於一棵樹被砍伐後的樹根所分成的三份嫁接移植,而“祖巫”則是一棵樹砍被伐後的枯死甚至腐朽樹身長出來的另類變異生物,例如菌類、藤蔓、蛆蟲等,是原本樹木的衍生異類體,但不是原來樹木本身的嫩芽、幼苗、枝葉等續命植物。

在此之後,嫁接植物和變異生物在新的環境中得到更多或更好的“營養”,反而長得比最初的那棵樹還要高大茂盛得多!這就是“三清”、“祖巫”與“盤古”的關係,也是“盤古開闢地”後開創的新宇宙之基本形式,只不過後來又引發了各種“劫難”而已。

“十二祖巫”在上古“洪荒時代”又被外界稱為“十二魔神”,其天生肉身強橫無匹,能吞噬天地,能操縱風水雷電,能填海移山,能改天換地,實力強悍至極!當“十二祖巫”一個不差聚集在一起使用“十二都天神魔大陣”即“十二都天神煞大陣”時,便能凝聚出虛擬化的“盤古真身,開天闢地,毀天滅地,聖人之下鮮有其匹。因此,才會被“創始元靈”將其殘魂複製過來作“界靈”。

然而,現在的“十二祖巫”面對鄒君這個強大至極不速之客,不得不採取了當年圍攻“妖皇帝俊”和“東皇太一”的拼命打法,因為它們相信,即便自己再次當場爆體而亡也不會真正死去,因為在這“巫神界”中還有10名“大巫”能透過圖騰崇拜召喚出自己。

這10名“大巫”分管著“巫神界”各處重要祭祀,其分別為“巫咸”、“巫即”、“巫盼”、“巫彭”、“巫姑”、“巫真”、“巫禮”、“巫抵”、“巫謝”、“巫羅”。傳說“十巫”乃下界“女媧大神”之“使者”,住在“巫神界”十大靈脈所在之“靈巫山”之上,負責溝通本界空之天、地、人,且在下界由信仰巫教的凡人組成了一個“巫咸國”,祭祀“女媧大神”與“十二祖巫”。

據說,“女媧大神”其實是“創始元靈”在下界所收的四名弟子之一,其他三名弟子為“鴻鈞老祖”、“混鯤祖師”、“陸壓道君”。其中,大徒弟“鴻鈞老祖”修“玄清氣”,二徒弟“混鯤祖師”修“玄靈氣”,三徒弟“女媧娘娘”修“玄空氣”,而小徒弟“陸壓道君”則修“玄明氣”,故合稱為“清靈空明”。從此,四位始祖從下界無數生靈中挑選具慧根者,各收於門下,開宗立派。

由於有了這層關係,這“十二個魔神”也就是“十二祖巫”不僅本身能力各異,強悍無比,而且還藉著“女媧大神”與“創始元靈”的關係,不懼怕任何外來威脅。因此,鄒君在遭到“十二祖巫”自殺式圍攻後,不得不趕緊跑路。當然了,鄒君的目的已經達到了,不跑白不跑,畢竟有心算無心,無心算有心,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只要能盜取對方氣運就行,而溫水煮青蛙乃殺人的最佳手段!

……………………

哈哈,多謝各位書友關注,收藏,推薦,訂閱和評論本書!身為作者,我很高興也很榮幸能為各位讀者提供一部符合大眾口的“都市異能”兼“修真玄幻”小說。常言道“人生苦短,筆尖修長。”是故,修真路漫漫,何處覓長生?煩惱無去處,且看書中人!

本故事純屬虛構,若有雷同實屬巧合!道友們:打工辛苦,時間緊迫,創作不易,點贊收藏,順便轉發,欲知情節?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