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二章 拉上同一戰車(第1/2頁)
章節報錯
聽完鼎淵的一席話,仙域諸王的表情凝重了許多。
他們原本以為大清算頂多持續一百或兩百萬年就差不多了,憑藉仙域而今的力量,應該能安然無恙的渡過。
可是現在,眾人才知道,還是小看了,界海浩瀚無邊,裡面的仙王級生靈多到數都數不清。
越到後期,歸來的生靈越恐怖。
或許他們在迴歸的路上會遇見敵人,大打出手,進行一定的消耗,但是,總體上來說,他們的目的是一致的,就是躲避黑暗風暴,尋求立足之地。
這種情況下,仙域這塊香餑餑怎能不讓他人垂涎欲滴?
一時間,眾人心頭沉重,原先心中有的幾分把握也蕩然無存了,如果有一天仙域被攻破,他們的下場絕對不會很好,這是可以預料到的事。
更讓人駭然的是,最古老的一批生靈可能還未動身,即便他們現在出發,到達堤壩這邊也需無窮歲月,也就是說,大清算將綿延一個紀元甚至更久,當然,誰也不知道未來局勢會走向何方。
況且,這一紀元不僅會爆發大清算,還會爆發史上最恐怖的黑暗動亂,很多人都將這兩種大劫視為一個,但只要稍微知道一些秘密的人都不會這樣想。
黑暗之地,不可測,接引古殿,不可測,那裡才是最大的禍亂源頭,相比起來,大清算倒算不上什麼了。
一些仙王長嘆了一口氣,在世人眼中,他們是高高在上,主宰紀元沉浮的仙王,無所不能,一言可為天下法。
可是,在席捲諸世的浩劫面前,他們也只不過是強壯一些的螻蟻啊。
或許只有熾蒼和柳神這樣超越了巨頭的無上存在在大劫中才有自保之力,他們也只能仰仗這一級數的強者,抱團取暖,希望可以抵擋住衝擊。
“也不必這般悲觀,依我看,仙域堅固,實力強大,有雷帝道友與柳神道友這樣的無敵仙王坐鎮,安然渡過大清算的可能性非常之大,這也是我費盡心思加入此界的原因。
界海中的仙王生靈,獨行者居多,即便有成群結隊的,關係也不算牢靠,想要整合出超越仙域的力量可不容易。
只要仙域謹慎一些,只求自保,不主動征伐四方,小心大敵異域,應該就沒什麼大問題了。”鼎淵看出了仙域諸王們的憂慮,建議的說道。
他喜愛出其不意,搞偷襲,自然一切以保命為主,就連其一身本領,也大多是和跑路、偷襲有關的,這番建議對仙域來說,自然適用之極。
仙域諸王本來也是這般打算的。
他們可沒興趣搞什麼超級勢力,大肆擴張,這樣做只會讓仙域走向滅亡。
“嗯,的確,我等固守仙域便可,隨著時間的推移,我界出走界海的仙王也會逐步歸來,到時我們捱過大劫的可能性就更大了。”曾經的仙域領袖齊虞點了點頭,這般說道。
諸王又談論了一些事,而後便散去了,接下來的歲月中,外界打的天昏地暗,日月無光,各種慘桉都出現了,讓仙王都毛骨悚然,久久不能平靜。
但仙域依舊寧靜,不少天驕在這種相對平和的環境中成長了起來,包括來自的九天的天驕。
像號稱九天三傑的十冠王、謫仙、石毅等,最是耀眼,他們天資驚世,以無比強大的姿態橫掃了同階修士,如三顆璀璨的帝星冉冉升起。
除了他們三個之外,還有許多人在這段平和的歲月中崛起,所有人都知道,仙域的平靜遲早會被打破,想要在浩劫中活下來,最起碼到達真仙這一高度才行,想要主導自己的命運,則需再進一步,成為仙王,
如此才有資格抵禦清算和黑暗。
像小天角蟻、麒麟小白、九幽宇無敵、天鳳舒窈等,已經慢慢展現出了血脈的逆天之處,超越了曾經的同輩不知凡幾,不過,成也血脈,敗也血脈,太過依賴血脈者,終會被其所束縛,但如果能突破枷鎖的話,成就將不可限量,遠超父輩也說不定。
其他的天驕,比如說長弓衍、齊宏、藍仙、大須陀等,雖然也闖出了一些名頭,但是完全被前者甩開了,遠遠無法相比。
說起來,距離當年的邊關之戰,已然過去了一萬多年,和石昊同輩的天驕們,卻連真仙都不曾走出一尊,最強的不過是九天三傑,也才剛剛登臨極道之巔罷了,想要成仙,還不知道要多久。
不是每個人都擁有那般逆天的修煉速度,即使這裡是天地規則完整,精氣充沛的仙域。
而那些仙王子嗣,過於依賴血脈之力,的確可以在前期橫行,於同階爭鋒中大佔上風,橫推四方無敵手,但是,面對高階瓶頸,他們卻也深受其害。
自古以來,同一個家族很難連續走出仙王級數的生靈,出過三四尊仙王的金烏一族,直接被稱作是天卷之族,始終長盛不衰,一直是仙域大族之一。
而那些後繼無人的種族,絕大部分都消逝在了歲月之中,另有一些隱居到了仙域深處,成為了隱世家族,但想要回歸大世中來,沒有仙王出世的話,不太可能。
一般情況下,仙王后裔很難成為仙王,機率太小了,要不然,仙域的仙王數量早就翻了幾番,哪會是如今這種局面。
像金烏族這樣,福緣深厚的種族,終究還是少數。
上萬年的漫長歲月逝去,已經登臨紅塵仙頂峰的石昊沒能成為仙王,依舊在原來的境界中打磨。
這當然不是他不能成,而是石昊故意壓制的結果,得知熾蒼剛入王境便一躍成為無上巨頭,石昊自然對此有一些想法。
他在思考另外的人體秘境,說起來,他開闢的秘境法裡,五大人體秘境差不多已經囊括了整個人體,想要再開闢秘境幾乎不太可能,所以,石昊將目光放到了人體之外。
若是元神力與軀體足夠強大,或許能再開新天,於人體之外開闢新的秘境。
這不是水中撈月,而是石昊多方思量,研究了各種古籍,以及自己思索的結果,他認為,舉頭三尺有神明,人體,不僅內部有無數門戶,潛能巨大,還應有外部的延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