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功練炁,靜功養神;也就是性命雙修,修行修行,修的是自我、真我。

其餘的猶如金光咒、靜心咒或者是五雷正法,都是透過特殊的術法,讓炁產生變化,從而形成多種表現出的外在方式。

整平的官道上,一輛七座的馬車緩慢的行駛。

趙坤則坐在馬車內,聽著張之維的傳授。

一路上,趙坤有許多問題,都可以向張之維和張靜清詢問;能讓龍虎山上兩個修為最高的人幫他解答修行上的問題,恐怕也僅有這次路途了。

“師兄,照你這麼說,先天之炁既然可以透過咒語或者術法儀軌,產生金光和雷法的變化;那為什麼不能變水、變木甚至是變土呢?”

趙坤盤坐在馬車上,雙目之神好似遊離在外,雖然在詢問,但是讓人感覺心神並不在這

“心肝脾肺腎,既然對屬五行,為什麼最後都以雷法的形勢表現了出來?”

張之維聽到趙坤這麼問,也有點驚訝;不過他不準備回答,修行沒到一定境界,便想那麼多那麼遠,用老一輩的說法,就是快入魔了。

張之維撓撓頭,開口勸到:“師弟,這些事等你修行後道一定境界,就知道了。”

張靜清見趙坤這樣,氣不打一處來的訓斥道:“問這麼多,兩天了還沒有正式修煉;修行之路,你要跨出第一步,才能越走越遠!”

趙坤雙目逐漸凝神,撥出一口氣,道:“師父說的對..”

修行的第一步,始終要修煉出先天之炁,才能算作修行;趙坤這一年看了不少道書典籍,其中有不少先人手札,他們關於修行之道不同見解和疑惑,也被趙坤看過後記了下來。

看的多則想的多,想的多顧忌也多;按照張靜清的意思,趙坤早就可以修煉了,可他就是自己想的太多,才一拖又拖。

天師府的練炁之法,乃是結合日常的動靜之分;拳腳練身,誦經養神,一日復一日的下來,趙坤早就有了練炁的資格。

陡然之間,在趙坤的胸前藏氣之處,一縷微不可見的炁之火苗,突然自燃升起。

這便是趙坤的先天之炁!

自他想通準備修煉之後,不過瞬息之間,第一縷先天之炁便自膻中丹田產生。

“天地玄宗,萬炁本根;廣修萬劫,證吾神通...”

趙坤口中輕誦,隨後他的手指上,亮起一道淡淡的金光。

張之維見狀,眯眯眼都睜大了幾分,快要見到眼珠子了:“厲害啊小師弟,修煉出先天之炁後的第一時間便用出金光,比師兄當年可厲害多了。”

“嘿嘿,師兄過獎了。”趙坤隨即掐滅手指上微弱的金光,撓撓頭笑道。

雖然他不相信張之維會比他弱,但是聽到這麼辦誇獎,還是讓趙坤心中升喜。

張靜清臉上好似放鬆了一般,圓圓的眼睛慢慢眯了起來;他剛想說些什麼,便看到趙坤偏過頭來看向他。

“師父,怎麼樣,你徒弟我修煉的夠快吧?”

隨後,馬車中傳來一聲怒斥

“閉嘴,你這個蠢徒;入門一年才勉強讓金光覆蓋指尖,你是我帶過修煉最慢的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