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荏苒,猶如白駒過隙。

自趙坤拜師加入天師府也過去了將近一年的時間。

這段時間中,趙坤在龍虎山上的表現極為低調,或許應該說十分平常;師兄們做什麼,他就做什麼,趙坤唯一和師兄不同的就是,他這將近一年的時間,從來沒有接觸過練炁的功夫。

這可讓一眾師兄有些不解了,七師兄周衛尤為不解,當初趙坤沒拜入天師府的時候,問道異人之事那可是雙目放光,可是上了山後,好像在可以躲避練炁修行一樣。

一到眾師兄弟集體切磋交流修行心得的時候,便找不到趙坤;懷義修為不高,但也會湊過來聽聽,趙坤則是直接跑去道藏大殿去看書了。

除了修行練炁之外,其他事情趙坤倒是一樣不落;拳腳防身之術倒是學的極為認真,現在趙坤單憑拳腳,也能放到三四個普通人了。

現在雜貨也幹得不錯,剛開始的時候趙坤除了劈柴洗衣,其餘的都需要師兄們幫襯;但現在,就連耕田鋤地,趙坤都能獨自一人做完。

在龍虎山上這段時間,趙坤彷彿真的如同一個文道士一樣,日出修行,日落入休。

除了每隔七八日便下一趟山。

而餘江鎮趙家,現在的名聲是極為響亮。

趙氏糧行,生意遍及兩縣四鎮,每天買糧收糧的量,能有十萬斤以上;遇上軍閥政府的採購時,甚至有可能達到百萬斤的出貨量。

趙氏糧行不僅做的生意大,而且口碑也不錯;從平民手中收糧,從未缺斤少兩,壓低收購價格,賣糧時亦是如此。

在民國這個時候,做生意能做到一個誠,就會有不錯的口碑。

餘江鎮趙家不僅僅是附近最大的糧商,也是赫赫有名的慈善地主。

趙宅名下的田租,僅僅只有一成半。

這是什麼概念,放眼全國,就算是三代積善之家,都沒有這麼低的田租。

“我家老爺不差錢,這是我家老爺的命令,作為下人,我只能執行。”

餘江鎮大大小小的地主來到趙宅,被周管家這一句話頂了回去;這些地主氣得渾身顫抖卻無可奈何,旁邊趙家護院頭領趙雄,拿著鋥亮的美式步槍。

好言相勸,不聽,人家餘江鉅富不差這點田裡刨出來的錢;武力威脅...他們幾家湊湊也只有不到六十把的槍,怎麼和人家趙宅護院鬥?

此事引發不小風波,最後結果卻是地主灰溜溜的回去。

而趙府,也低調的發展自身實力。

和趙氏糧行相比,趙氏雜貨鋪的發展就十分一般了,應該說根本沒怎麼發展。

當初趙坤把手錶和打火機等工藝品的生意賣給周氏商會後,趙氏雜貨鋪就只在餘江鎮做生意;周氏商會也十分識趣,手錶賣遍全國,只有餘江沒他們的身影。

原來趙氏雜貨鋪每月還能賺個幾千大洋,現在就不行了;餘江鎮有錢人能買的差不多都買了,趙氏雜貨鋪現在每月只能賺幾百大洋,大部分還都是外地人花費的。

除了生意之外,真正讓餘江鎮趙家的名號傳開,還是趙宅的護衛隊。

一個鎮上的家族,竟然養著將近七百人的護院;手裡拿的還是外國進口的洋槍,單聽那連綿不絕的槍聲,就知道威力不小。

趙宅護院每日都會拉出去打槍,餘江鎮外有一連片的矮山,快成了趙府的靶場;這幾百人,練一天的槍,就要打出四五百大洋的子彈,若非是趙宅,就算是民國的正規軍,都沒有這待遇。

正是因為趙宅有這等武力,所以才能隨意降租,手持鉅富無人敢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