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初具規模(第2/2頁)
章節報錯
“趙老爺,還有死契,只不過價錢要貴一點..”
牙人湊到身邊,低聲對趙坤說道
民國建立後,講究廢除糟粕,所以奴婢等都廢除掉了,就算是僕人,也得簽訂契約僱傭,相當於打工。
不過有些地方還保留著終身死契,一旦買了,相當於整個人就是趙坤的,就算將這個僕人打死,也不會有人找上門。
民國時期吃不飽的人很多,賣兒女的,只要簽了死契,就能多得一些錢;一旦簽了,兒女便和你無關,你要是還想找上門鬧事,牙行的人自然會出面,將鬧事的人處理乾淨。
這年頭風景不好啊,錢不好掙,賣兒賣女的越來越多;可是牙行也不能光收不賣,碰到有錢的趙坤,自然要推銷一番。
趙坤沒有自大到和牙人講什麼人權民主,這是大環境,他連自己的安全都不能完全保證,說別的全是扯淡。
選了十二個人,問好價錢後,趙坤付了定金;牙人收到錢後,樂呵呵的告辭,準備將人湊齊,好好告誡一番,明日全部給趙坤送到宅院中。
除了僱傭的僕人外,牙人還十分周到的幫趙坤聯絡了鎮上幾個打傢俱的木匠,都是打了幾十年的老木匠,在餘江鎮算得上頂級的那一批了。
....................
兩日後,趙坤的宅院在僕人的打理下,已經可以叫做趙宅,有了人居住的味道,不再想原來那麼荒涼。
偌大的宅院分為內外,內宅有四個死契買來的丫鬟和兩個婆子,其中一個穩重的本地婆子打理內宅;外宅則是一個周姓老丈,原本在上海給人當過管家,老了後返回家鄉,又被趙坤僱用。
周老丈有管家的經驗,得到趙坤的允許後,便指揮其他人,將偌大的趙宅打理的井井有序。
就是人手有些緊,十二個人中也就三個雜工,打理這麼大的宅院,難免有些不夠;還有廚娘,周老丈認為趙坤這種富家公子,單用一個廚娘,時間久了口味便會單一,而且也失身份。
所以周老丈勸言趙坤多招幾個下人,至少車伕和幫廚要的。
至於護院,周老丈得知趙坤找好人後,便沒有多言。
次日,趙雄拖家帶口的帶著近乎上百人,搬來餘江鎮。
這次他回去後,主要花費的時間大多在勸說以前一同趟鏢的熟人全家搬遷;故土難離,雖然趙雄說的條件很好,但還是有人不想搬家。
這個時候敢全家從一鎮搬到另外一鎮,需要很大的勇氣;山路難走在於匪患,有不少人都是死於山匪之手。
其他人擔心在此,趙雄為了完成在趙坤面前說出的話,將他趟鏢的熟人全部湊到一起,勸說半天,加上湊了七八隻土槍,才讓所有人定下全家搬走的決心。
趙坤給的錢,幾乎全被他用來僱傭馬車和購置土槍獵槍,趙雄自己還填了點。
不過好在,人是找夠了;幾乎都是走南闖北,趟鏢護行出身的人。
他們各個拖家帶口,只要有個安穩富貴的希望,這些人就敢為東家拼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