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風水經》之中,雖未記載修行之法,卻記錄了世間種種風水之症,如地勢、水勢、風勢,風水之勢、風地之勢、地水之勢等等,涵蓋全面,記錄包羅了世間各種山川分佈、風水之勢的擺法。」張百道交給林炎一塊玉簡,內部是他複製的《風水經》經文。

「謝師父。」林炎接過玉簡,神識一掃,腦海中便出現了一些文字,講述風水一道的各種山川分佈、風水大勢。

這些經文,幾乎都不是現今的文字,都是古字,不知是上古文字還是上古時期結束後絕靈時代的文字。

與仙文不同,尋常記錄之用的文字改變極大,幾乎萬年一變,現今的文字與仙道剛復甦時期的文字都不一樣了。

林炎花費兩天時間,才透過張百道的註解,將這些經文全部記住,初步理解。

第三日,張百道便帶著林炎出門了,說是考驗林炎。

第一站,便是李禹的武館。

「這武館,大約是十二年前,我幫李禹佈下的風水陣勢,可看出了什麼門道?」張百道淡淡地笑道。

對於這裡的環境,林炎還算是熟悉,腦海中出現了武館附近的地理環境。

武館背後有一條大河,在左側,則是矗立著一顆三丈高的巨石。

林炎望著武館院子中間的一座蛇形的假山,想到了經文中的部分風水陣勢的擺法。

「這座假山,應該便是擺下的風水陣勢。」林炎道,「背後大河,所蘊聚的勢,可稱之為水龍勢,在院中佈下這假山,呈現的‘石龍勢“,也就是地龍勢,雙龍吐珠,中心剛好是這武館,從而做到凝勢於武館的作用。」

這種聚勢之法不算高明,算是風水經中最簡單的一類了,所凝聚的「勢」幾乎也無法攻擊人,只能起到「聚財」、為凡人略微轉運的效果。

只是林炎覺得有些奇怪,這種手法佈置的風水陣勢很簡陋,而且有缺陷,與經文記載有頗大的出入。

「這便是教你的第一課。」張百道此刻看上去比先前靠譜得多,「風水一道,改的是運勢,厄運轉好運,好運轉厄運。但對於所有生靈來說,運勢旺盛,也得有足夠的命格承受。」

「厄運,很好理解,運氣差、突如其來的災難,其實都隱藏在每一個人的‘勢“中,命格差的,承受厄運運勢的能力自然便差,若是命格太弱,直接死亡都有可能;好運,亦是如此。」

張百道道:「我剛入此道之時,曾有一人尋我為他改勢,當時我年少無知,儘自己所能,佈下九龍拱衛之勢,結果那人不過是一個凡人,雖短時間內好運連連,發了大財,妻妾成群,但他命格不夠硬,發了財之後,一夥兒強盜佔領了他所在的城鎮,將他全家都殺了。」

「厄運,需命格夠硬,才能承受得住。好運亦然。」張百道道,「這館主李禹,命格還算是可以,但畢竟是一個凡人,所以太強的運勢,他承受不住,過不了幾年繁華就破敗了。」

「我明白了,過猶不及。」林炎理解了張百道的意思。

「風水之術攻殺敵人,除了類似於法術直接殺敵的能力,大部分都是以風水之術,施以厄運或者是好運,使其命格崩碎,命運大改。」張百道道。

「風水天師一脈的經文,如今遺失了一大半,除了一些借天地之勢強化法術的威能手段以外,剩下的術法,幾乎都是這種型別,很多高明的手段都遺失了,尤其是攻殺秘術以及更加高明的運轉之術。」

這些事張百道曾跟他說過,在萬年前,風水天師一道曾遭遇大厄,這一脈原本還有一些人,這次事件之後,這一脈的人幾乎都散盡了,支脈流落修仙界,被各大宗門吸收,有些宗門藉此培養自身的風水師傳承,唯有主脈人丁飄零,風水經記載秘術的章節也遺失了,主脈也逐漸沒落了。

第二站,則是一個道觀,內有一個踏上修行之路的道士,修行四十載,達到了煉氣十層。

這道觀依山而建,背靠的大山不算什麼靈氣氤氳之地,但這道觀內靈氣逼人,隱約之間在聚攏四方靈氣。

據林炎觀察,此地並無聚靈陣一類的法陣,只是依靠風水之術,構造一種形似漏斗的勢,天地靈氣緩慢倒灌入這道觀之內,日積月累,這觀中的靈氣自然十分濃郁。

這種勢,便是運用在一些山門之內的「山斗之勢」,借天地之勢,化為靈氣之漏斗,配合聚靈陣,足以形成一方洞天福地,若是山中有靈脈,更是可以與大宗門的修行秘境相媲美。

與此相關的,還有水斗之勢、風斗之勢,都有類似的法門。

林炎跟隨張百道在道觀內外各處參觀,見識了這些佈勢法門,都是一些極為常見的東西,比如搬動一塊石頭,分流一條溪流,修建一條山路,諸如此類。

林炎感覺自己彷彿開啟了一條新的大門,這世界的風水師們無法煉化天地大勢形成自身的「武勢」,卻可以透過這種化腐朽為神奇的手段,操控天地大勢,真的是開了眼界。

為您提供大神濁世小書生的《仙古武神》最快更新,為了您下次還能檢視到本書的最快更新,請務必儲存好書籤!

第三百零三章 風水經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