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四章 沒有硝煙的戰爭三(第2/2頁)
章節報錯
不過在此之前要做大量的準備。
這個方法那些投機商人不可能沒有想到,只是他們對自己太自信了。這套把戲從滿清玩到民國,幾十年的時間裡誰對他們都無可奈何。
總結起來就是四個字:財大氣粗!
你有物資,我有錢。你拋多少我就吃進多少!
現在是六月,如果用這個辦法不是好時機,因為棉花和糧食都在地裡還沒有成熟。再過幾個月政府手裡就能擁有大批次的糧食和棉花。
最難籌集的可能就是煤炭,擴大生產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六月是天氣很熱的時候,這時候煤炭需求量還比較少。秋天以後天氣變冷煤炭的需求量會大增。所以拋售的煤炭要早做準備,而且準備的要更多。
“現在HK有船運公司從印度購買煤炭運到日本,我可以租一條船也從印度購買煤炭,明面上是運往日本,實際上在中國的港口卸船。”錢小寶說道。
“這個辦法張法五同志也設想過,就這麼辦!”張力行說道。
“我本來也想成立一家航運公司,現在不打仗了,航運公司一定會賺錢。可是我的意見被那些日本人否決了。當然了,造一條船的時間太長,無論如何這一次運煤都用不上。”錢小寶有些遺憾的說道。
“你怎麼會聽那些日本人的?”張力行反感的說道。
“不是聽日本人的,而是誰對就聽誰的。本來我也可以自己出資成立一家航運公司然後買一條船。可是我反覆思考以後覺得他們的意見是正確的。董事會里面的那些日本人主張高島紡織應該專心於主業,不要四處擴張。我認為他們說的有道理,什麼賺錢就幹什麼,打一槍換一個地方這樣不好。現在高島紡織由棉紡織向化學紡織轉變,將來我就發展化學紡織的上游產業——向乙烯這樣的化工基礎原料擴充套件!”錢小寶躊躇滿志的說道。
張力行看著錢小寶半天說不出話來。他知道錢小寶還有一個日本名字叫高島健。這也是高島紡織這個名字的由來。
聽見錢小寶說高島紡織的時候,張力行心裡很不舒服。
一箇中國人偏偏跑到日本去發展!
像是看出張力行的心思一樣,錢小寶嘆氣說道:“我如果一直留在國內到現在可能什麼都不是!在民國只有像孔大少爺那樣的人才能發財!”
“我看你越來越像日本鬼子了, 你現在是不是覺得日本比中國要好?”張力行質問道。
“和現在的中國比日本的確有好的地方,比如說我現在生產的維綸就是櫻田一郎教授發明的處理方法,在中國現在還沒有這樣的人。我的紡織研究所裡有一大批這樣的人。日本在科學技術上的確發展的更好。”錢小寶說道。
“不過我在大阪看著那些每天辛辛苦苦工作十來個小時的工人就不喜歡日本!那些工人幾乎都是農民的後代,他們永遠不可能進入日本的上層。那些戰爭罪犯現在搖身一變成了財閥和政治家,他們的祖輩不是番主就是大名,至少也是武士。在日本,底層的人是永遠沒有希望的。”錢小寶說道。
“你不就是嗎?”張力行說道。
“我當然是靠自己的努力,不過也有很多人在後面暗中推動。沒有小松伯爵和土居明夫這些人也不可能有今天的高島紡織。他們還想把日本上層家庭的女人介紹給我,然後徹底的同化我,所以我才會躲在這裡。”錢小寶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