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裡有糧心中不慌。

到十月初的時候已經有超過六千萬斤的糧食從東北運到關內。

各大城市的棉布也悄悄的囤積了上百萬匹,煤炭上百萬噸。

裕隆紗廠是上海一家不大不小處於中等規模的紡織廠。紗廠的老闆喬玉仁三十多歲,他父親喬東海抗戰勝利那年死後就由他接手管理整個紗廠。

本來所有的家裡人都擔心喬玉仁太年輕缺乏歷練,可是隨後幾年卻讓他們大開了眼界。

“要想賺錢就要錢生錢!”

這是喬玉仁常掛在嘴上的一句話。

實際上他也是這樣做的。

抗戰勝利後短短几年時間經歷了法幣迅速的貶值然後就是金圓券的狂貶。普通老百姓苦不堪言,可是卻為投機商人創造了買空賣空囤積居奇的機會。

喬玉仁沒有把精力放在紡織上而是學投機商人的手法低價囤積物資然後再高價賣出賺的盆滿缽滿。

他接手紗廠四年的時間賺的錢超過裕隆紗廠平常時候十年的利潤!

這讓喬玉仁自信爆棚。

如果不是家裡人和他父親留下的幾個老臣子攔著,他真想賣掉紗廠專心做這種輕輕鬆鬆賺大錢的投機生意。

現在紗廠倉庫裡堆滿了棉布,喬玉仁讓底下的人只是每隔一段時間象徵性的賣出一點點,其他的都囤積在倉庫裡。他已經命令把工廠裡能騰出來的房子都騰出來囤積棉布。工廠的院子裡還有一座超過兩千噸煤的大煤堆,這是喬玉仁花高價搶購來的。

為了做到這一點喬玉仁花光了家裡和紗廠裡幾乎所有的錢。除了在政府銀行裡借款幾千萬,他還從錢莊裡以日利百分之一點四的利息借了幾千萬人民幣的錢。

這些錢利滾利,光是每天的利息就能嚇死人。

不過在物資一天一個價的現在,錢莊根本不會向他催款。裕隆紗廠裡有那麼多物資怕什麼?那些物資每天因為物價飛漲所產生的增值比驢打滾的利息還多!

喬玉仁現在每天只做三件事,那就是早上派人出去打聽今天物資掛牌價格又漲了多少,然後在紗廠裡巡視堆積如山的煤炭和棉布在心裡盤算這些物資又增值多少。

第三件事最重要,那就是喬玉仁每天都挖空心思,想辦法找更多的錢搶購物資。

為了平抑物價政府經常低價拋售物資,可是這些物資迅速的就被喬玉仁這些投機商人買光了。根本起不到平抑物價的效果,反而讓投機商人們越來越囂張。

這段時間政府拋售物資的數量和次數比前一段時間少了。

喬玉仁和其他投機商人感到很鬱悶。

十一月二十號這一天紗廠經理快步走進喬玉仁的辦公室。

“東家,國營公司又開始出售物資了,不過價格比上一次漲了兩成,我們要不要吃進?”經理問道。

“漲了兩成?這算什麼?大不了丟擲的時候我們漲五成!”喬玉仁毫不在意的答道。

第二天國營公司依然出售物資,不過價格比前一天又漲了一成。

“把紗廠工人的薪水推後幾天,用這些錢來購買物資!”喬玉仁當機立斷的說道。

紗廠工人的薪水延後在過去是稀鬆平常的事情,喬玉仁並沒有把挪用工人薪水當成一回事。

第三天國營公司還在拋售,“撐死膽子大的,餓死膽子小的,做人就要有魄力!”喬玉仁咬牙切齒的說道。

他跑到金陵東路的錢莊裡借款。可是現在日息百分之一點四已經借不到錢了,喬玉仁最後以日息百分之十的利息借到了一千萬!

到了十一月二十四號的時候國營公司出售的物資價格已經和黑市價格持平了。這時候喬玉仁就像一個吃的肚子鼓漲的人一樣,坐在那裡只能乾瞪眼。

不過還是有一些財大氣粗的投機商人進場搶購物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