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萊塢丟失了百花齊放的審美,逐漸拋棄了引以為傲的藝術......’

坐在華納製片廠攝影棚化妝間內,馬特達蒙腿上展開一張報紙,低著頭悠閒的消磨等待時光,平復自己相對複雜的心情。

本來只是無聊翻動著報紙,沒想到來自《芝加哥太陽報》的報道,引起了他極大的興趣。

‘回顧即將過去的1998年,人們會發現,現在北美年度票房排行榜的詭異。從第一名《閃電俠》,到排在後面的《駭客帝國3:矩陣革命》、《絕世天劫》,乃至《x戰警》、《天地大沖撞》等等影片,全都是這些代表著好萊塢先進電影工業體系的作品。

大場面,逼真的特效,簡單無腦、擁有邏輯缺陷的故事,彷彿不這樣做,就不能吸引更多影迷走進影院。近幾年時間以來,好萊塢賣座影片,大部分全都在這個範疇內,這難道真的是好事嗎?

特別是今年,華納兄弟的大投資續集系列影片,從進入暑期檔就開始不斷爆發,輪番引領週末票房走勢。從五月初的《閃電俠》這部影片開始,就像已經為整個暑期檔畫定了基調,沒有超級大場面、沒有精緻唯美的特效,乾脆就不要來這個檔期生存。

至於電影故事?則越來越被整個好萊塢所忽視,其代表性的影片就是《閃電俠》。這部影片故事簡單無腦,甚至韋恩格林伯格都不願意多花一丁點心思,來設計出一個出彩的反派。然而就是這樣一部以特效為賣點的影片,卻成為了本年度的北美票房之王!

從光芒萬丈的八十年代,一直持續到九十年代前期,北美影迷都是最幸福的。如同黃金般的十年時光,是好萊塢已經弄丟了的文藝黃金年代,也是在這個短暫的黃金時光裡,好萊塢電影大師頻出。

直到1993年,好萊塢文藝黃金年代,終於不得不迎來了天黑前最後的黎明。那一年,好萊塢電影百花齊放,以至於第六十六屆奧斯卡頒獎典禮,成為了史上最難評選的一屆,因為好電影太多太多了。

當年有著三個奇蹟,至今都在被無數電影人津津樂道。第一個就是斯蒂文斯皮爾伯格導演的兩部電影,竟然獲得了十項大獎。其中一部就是偉大的《辛德勒的名單》,這是一部在世界電影史上,無論怎麼排都會被排在前列的,獻給全人類的偉大電影。

第二個奇蹟就是湯姆漢克斯,那一年他也有兩部電影進入到奧斯卡,兩部電影都非常值得人們回味。一部是《費城故事》,另一部是《西雅圖夜未眠》。而第三個奇蹟,則是一位叫做韋恩格林伯格的年輕人,用一部DC漫改影片《小丑》,狠狠地給傲慢的好萊塢電影圈上了一課。

這一年是好萊塢電影黃金年代的尾聲,《辛德勒的名單》、《侏羅紀公園》、《亡命天涯》、《糖衣陷阱》、《費城故事》、《西雅圖夜未眠》、《火線狙擊》、《鵝塘暗殺令》、《桃色交易》、《絕嶺雄風》等等等等,不同型別的好電影集中在一起綻放光輝。

而也是這一年,韋恩格林伯格親手用DC漫改影片《小丑》,砸碎了好萊塢光芒萬丈的黃金十年。從1993年的《小丑》開始,他基本上以每年一部的頻率,瘋狂開啟了DC漫改超級英雄的風潮。

影評人為他獨特鮮明的個人風格而著迷,影迷則沉浸在前所未有的視覺刺激中。可再回過頭去看,誰也不能否認,好萊塢如今唯“感官刺激”至上的走勢,深深受到了他的影響。

直至近日,韋恩格林伯格乾脆拋棄了藝術性、以及電影最重要的故事屬性,一味的在《閃電俠》中開始濫用視覺特效,偏偏就是這樣邏輯脆弱、故事簡單的片子,成為了今年的北美票房冠軍,這難道真的是一件好事嗎?

無數媒體、電影從業者,信誓旦旦的稱是韋恩格林伯格,在1993年開啟了好萊塢另一個璀璨的鑽石年代,可代價卻是,影迷們眼前失去了各型別百花齊放的好電影,所有電影公司全都玩命堆積特效,拍攝大場面!

曾經,人們將韋恩格林伯格的作品,看做好萊塢流水線電影體系中的一顆“黑珍珠”,他是那麼的與眾不同,深深的讓人著迷。現在看來,他只是在推動另一種流水線工業的發展,至少以如今的情況來看,這完全是一個屠龍少年終成惡龍的故事......’

“少看點羅傑艾伯特那個老兔子的胡言亂語,馬特。”

化妝間的房門被輕輕推開,身材無比強壯的本阿弗萊克,看到好友手上的報紙後,充滿不屑的撇了撇嘴。

“這個老兔子在患癌後,越來越喜歡講大道理了,這樣只會放嘴炮的影評人,總是抱著拯救電影行業的幻想不放,傻子才信他們的話。”

馬特達蒙笑著搖搖頭,隨手將報紙扔到了化妝臺上,面對好友的吐槽,他並沒有說些什麼。

“聽著,馬特。”

坐下來後,本阿弗萊克稍稍正了正臉色,十分正式的看著好友。“之前,我已經和施瓦茨打過招呼了,剛剛我又跑了一趟韋恩的辦公室,你應該明白我的意思......”

“嗯哼,我明白。”

輕輕點點頭,馬特達蒙這已經是第三次,跑到韋恩的劇組進行角色試鏡了,此時他自己都覺得,自己魔怔的有點無可救藥,畢竟,如今他已經不是幾年前的行情了,實際上手中還真不缺少電影邀約。

而好友的意思非常明顯,對方之前去和施瓦茨打招呼,現在又跑了一圈韋恩的辦公室,其實並不能影響這個角色的歸屬。

可是,一旦幾位試鏡著的表現差不太多,出現用誰都差別不大的場面時,本阿弗萊克的走動,就會產生巨大的作用。好萊塢劇組從不缺少人情關係,否則選角導演也不會成為香餑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