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納兄弟分公司的華人經理,帶著疑惑問道:“格林伯格導演,這不是十分普遍的做法嗎?”

“沒錯,十分普遍。”

韋恩吐出一大團香菸,雙手交叉放到面前的桌上,轉頭看向自己的私人助理。“尼娜,你說,到底會是什麼樣的人,才能不知道自己有多少錢呢?或者說,到底是什麼樣的人,才能出門不帶錢,非要等到結賬時才發覺自己沒錢?”

“你這樣的億萬富豪。”

助理小姐也沒客氣,直接說道:“你這樣不知道自己錢有多少的億萬富豪,才會出門不帶錢,因為你們根本就不用瞭解商品的價格,那對你們這群人沒有任何意義!”

女人的話,讓整個包間內其他三位男士都勐然一愣。這裡面就沒有傻蛋,隨即全都反應過來了,編劇編寫這種橋段就是瞎編啊。

“只有錢多到自己都數不清的有錢人,才不知道自己有多少錢。”尼娜的繼續說道,只是語氣中帶著一絲難以言喻的調侃。

“就比如,我的信用卡額度只有5000美金,出門包裡現金不超過50塊。so,我絕對不會走進奢侈品商店,去詢問那些我消費不起的東西,給自己找難堪......”

事情就是這樣,能寫出這種橋段的編劇,完全就是自以為是。偏偏東方的很多電影電視劇,為了表現出主人公的窮,第一選擇就是用這種最常見的橋段。

“這些只是我的個人看法。”韋恩夾著香菸的手指敲了敲桌子,吸引眾人的注意力後,聳聳肩繼續說道:“東方電影和好來塢電影的區別很多,多到說一夜都說不完,但是,在我看來,首先我們要了解的就是兩邊編劇的不同。

劇本對一部電影有多重要,肯定不用我多說。站在我的角度,倒是可以聊聊好來塢的電影劇本創作過程。一般意義上來說,在好來塢就不存在單人創作的劇本,就算是單人拿出來的創意,最後也會進行專業的團隊創作。

這樣做的好處和都很弊端明顯,一整個編劇團隊創作,那就意味著每個單獨的編劇個體,只要處理好自己最擅長的地方就夠了。有人擅長寫情感,有人擅長寫陰謀,有人擅長寫衝突,等等等等。

這才是好來塢商業化的主流劇本創作模式,當然,過程肯定要比我說的複雜。很多人管這叫做流水線,認為其完全丟失了對電影藝術的追求,這樣說也並沒有錯,因為從編劇團隊創作劇本開始,就已經不可避免的成為了好來塢電影流水線的一部分,與藝術壓根就不沾邊。

好處就是,這樣以團隊化來反覆打磨的劇本,絕對能夠有效減少我剛剛舉例的硬傷。邏輯會十分嚴謹,以正常的眼光來看,觀眾很難挑出什麼問題。因為劇本每一個橋段,都被反覆打磨過無數次了,否則根本就拿不到電影公司的投資。”

單純只說劇本,這或許真的是東西方影視差別最大的地方,別說現在,就是再過上十幾二十年時間,這方面的差別依舊十分巨大。

就比如韋恩前世,一直都在疑惑,為什麼國產編劇寫出來的故事,不是在談戀愛就是在談戀愛。醫學劇是醫生談戀愛,律政劇是律師在談戀愛,到最後就連青春校園劇,也是學生在玩曖昧。

座山凋若有所思,輕輕抿了一口杯中的酒。“我注意到,你的作品中編劇一欄,永遠也只有你一個人的名字存在......”

“不用懷疑。”韋恩攤開雙手,看向這位東方電影改革帶頭人。“我會先寫出故事整體框架,然後交給華納兄弟為了DC系列專門成立的編劇部門,經過這個部門編劇團隊的反覆打磨後,劇本還會交給我的幕後主創團隊斟酌。

這就是好來塢最常見的編劇模式,就像是這部《閃電俠》,最終定稿的劇本,基本上與我最開始寫出來的沒有任何關係。這還不錯,至少劇本無論怎麼改,都還在我的主題框架下進行。很多製片人,其實也只是提供一個創意,剩下的全靠編劇團隊發揮。”

這些話看似只是好來塢的常識,給座山凋的震撼卻一點都不少。特別是韋恩臨走前的一番話,讓他留在包房內獨自思考了很久。

“華納兄弟為DC系列成立的編劇部門,從一開始招聘編劇的標準就是我定下來的。凡是名校畢業的一概不要,凡是有一丁點成就的也全都不要,沒錯,名校畢業或者有一定成就的編劇,天生就有想法、有創意。

但是,我需要的就是那種好來塢中低層的編劇,給錢就能安心本職工作的螺絲釘。能合作寫出來我要的劇本就行,根本就不用他們有什麼創意,經濟實用速度快,現成的模式套過來就用,才是我真正需要的編劇團隊。

早在DC編劇部門成立開始,我就對第一批成員公開說過。這裡就是一個流水線的工廠,你們每一個人都是其中非常小的一部分,千萬不要有缺了誰就不行的想法。如果誰覺得,自己的自尊心受到的傷害,或者在這裡工作,違背了你名編劇夢想的初衷,隨時可以走人!”

晚餐時間很短,餐桌上的知名白酒,韋恩最終也沒怎麼敢嘗試。這次交流,他其實更傾向於看看這位座山凋,畢竟在自己的印象中,這位一直都是東方最神秘的電影業大老。

還有一點,就是對方會在這個老大的位置上坐很多年。華納兄弟和自己的影片,註定了以後不會少引進,而影片能夠獲得什麼樣的檔期、什麼樣的宣傳規模,到最後還不是對方的一句話?

面子都是互相給的,作為一個腦袋裡住著東方靈魂的假老外,韋恩當然明白人情世故,在這片土地上往往起著巨大的作用。

吃過這頓獨特的中餐,他第二天一早就告別了立早小姐,兩人再次約好在洛杉磯見面後,帶著尼娜和謝爾蓋等工作人員,登上了飛往紐西蘭的包機。

沒錯,韋恩並不是太關心《閃電俠》在東方的具體票房,至少在兩千零幾年之前不報太大希望,現在他和華納兄弟所做的一切,其實都是在為了以後打基礎。

所以在飛回北美之前,他還要先去一趟紐西蘭,去檢查在那裡的《魔戒》籌備工作。這注定是一個以年來計算的工作,但不出意外的話,下一階段也要儘快開啟演員招募,因為等待著主要演員的,還有長達三個月到半年的動作訓練。

“boss,娜米詢問你什麼時候趕回洛杉磯。”

飛機順利抵達紐西蘭後,當韋恩一行人剛剛走出機場,還沒看到接機的彼得傑克遜等人,尼娜就接到了來自洛杉磯的催促電話。

“最多一週時間,告訴娜米,讓她把心放回肚子裡,我不可能會錯過《霹靂嬌娃》的首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