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0十天1.9億(第1/3頁)
章節報錯
“1997年後半年,剛剛收穫奧斯卡小金人的韋恩格林伯格,手中握著華納兄弟給的兩億美金,終於狠下心,放棄曾讓自己被全球上億人頂禮膜拜的濃烈黑暗風格,決心站在所有影迷的角度上,拍攝一部最頂級的商業視聽盛宴。
然而,當影片於上週末正式公映開始,誰都沒想到這部站在時代頂點的特效大片,會驟然迎來影評人的口誅筆伐。也恰恰在《閃電俠》收穫韋恩格林伯格生涯最低專業評分的背後,卻悄然收穫了整個北美影迷的堅定支援,甚至有資深影迷,將《閃電俠》比作了當年的《星球大戰》第一部。
如果僅從電影上映時遇到的情況來看,韋恩格林伯格的《閃電俠》,與其好友喬治盧卡斯的《星球大戰》確實極其相像。同樣是電影一上映,就遭遇到整個影評界的抵制,同樣是專業評分低到不可思議,卻也同樣收穫了無數普通影迷的認可,在票房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閃電俠》上週五上映首日,就於北美院線市場報收票房接近四千萬美元,首週末更是狂攬九千五百多萬票房。進入工作日後,這部片子熱度絲毫沒有減弱的趨勢,週一到週四再度拿下三千六百多萬美金!
該片正式登陸北美院線市場一週時間,儘管短短的時間內飽受爭議,仍強勢的壓下一切同期上映的作品,轟出了1億3142萬美金的良好成績。接下來《閃電俠》就要迎來自己的次周放映,本週卻根本沒有同級別的競爭對手出現,這對《閃電俠》來說絕對是件值得慶祝的好事......”
《紐約客》用極大的篇幅,對韋恩、對《閃電俠》大唱讚歌,彷佛之前刊登《閃電俠》的專欄影評,短短几天就被他們忘了一樣。
娜奧米沃茨喜歡現在這種時刻,她掃了一眼表情冷靜,低頭專心對付炒蛋的男人,那些影評人的力量,終究還是在巨大的票房數字、華納兄弟不計成本投入的宣傳費用面前,聲音漸漸小的可憐。
特別是今早,在主流媒體報紙上面,基本上已經看不到影評人們的評價,幾乎所有主流媒體娛樂版塊上面,全都充斥著與《閃電俠》相關的訊息。
就像《紐約客》的這篇報道所說的那樣,《閃電俠》猶如複製當年喬治盧卡斯走過的路一樣,在短短時間內,就靠著無數普通影迷的支援,乾脆利落的打了所有影評人的臉蛋,難道還有比這更讓人痛快的嗎?
心情十分暢快的澳洲女星,完全就沒有對付桌上早餐的想法,不厭其煩的繼續翻看面前的報紙,特意挑出來一份專業電影權威報紙《好來塢報道者》,津津有味的看了起來。
“《閃電俠》只是DC系列裡面無數超級英雄之一,可韋恩格林伯格卻賦予了巴里艾倫,與此前DC系列電影完全不同的詮釋。特別是在看過《閃電俠》的首映後,無數影迷那懸著的心也全都放了下來,韋恩格林伯格又一次沒有辜負所有人的期待!
他賦予了《閃電俠》更讓人激動的畫面,特別是在巨大的風格轉變下,竟然沒給影迷脫離DC系列的錯覺。相信大部分人都沒意識到,簡單、輕鬆的《閃電俠》,與前作放到一起後也毫無違和感,這就是一位電影大師,對於自己作品掌控的天賦!
DC系列開拍至今,每一部取得的巨大成功,離不開那些創造超級英雄們的漫畫大師,他們的存在,保證了每一個超級英雄的出場都有跡可循。可電影的成功,更多是依靠韋恩格林伯格獨一無二的導演天分,他用手中的攝像機,彷佛造夢一樣拍攝出了漫畫書中的那些幻想。
這位引領黑暗風潮肆虐全球的導演,就像是特意在告訴全球的影迷,即便拋棄了以往最有利的武器,他拍攝出來的片子也同樣好看,同樣能收穫他們的頂禮膜拜。
幾年之前,人們對他更多的印象還停留在小眾導演時,他就以無與倫比的才華拍攝出了《小丑驚魂》,小眾型別的恐怖片,在他手中瞬間就觸控到了天花板。
幾年之後,伴隨著《閃電俠》的問世,上映的短短一週時間內,就有越來越多的影迷,表示韋恩格林伯格的這部《閃電俠》,就是這個時代商業特效片的極致。
眾多影評人口中,才華已經被用盡的韋恩格林伯格,再一次短短几天內向他們證明了,自己依然還是那個要麼不做,要做就做到頂點的電影大師。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出生在這個時代的所有影迷都是幸運的,他們正一次次見證著一位好來塢傳奇導演的前行。
最後,我想要說《閃電俠》的成功,就是好來塢所有電影公司的一個好的學習物件。好來塢有著世界上最先進的電影工業,只要站在影迷的角度上用心製作電影,就算是一部劇情簡單的商業片,照樣能夠給影迷帶來無與倫比的視覺盛宴!”
望著各家權威娛樂媒體上,對韋恩不同角度的大肆吹捧,娜奧米沃茨才算找到了熟悉的感覺,這才是近些年來不斷髮生不斷重複的真實情況。
雖然很多報道上面的讚歌,讓她這個最瞭解韋恩的女人,都感覺到一陣肉麻。甚至很多稱讚的角度,韋恩本人都不一定是這樣想的,可誰都明白,一旦媒體上大面積出現類似的聲音,就意味著這場“戰爭”已經初步取得了勝利。
“《哥斯拉》的總票房多少了?”
韋恩吃飽喝足,懶洋洋的靠在椅子上點燃支香菸,看向一直忙著翻報紙,飯都顧不上吃的澳洲女星。“怎麼沒聽你提到其他片子的訊息?”
“因為哪家報紙頭版上都沒有。”
娜奧米沃茨挑挑眉,抖落著手中的報紙,一臉傲嬌的回答道:“幾乎所有媒體的頭版,全都刊登著與你和《閃電俠》相關的訊息,我還沒看到哪家媒體提到《哥斯拉》。”
“呃......有了。”說話間,她翻開手中報紙的第二頁,說道:“工作日四天,加上首週末三天時間,《哥斯拉》在北美一共取得票房5325萬美元,週四的單日票房,已經降低到了200萬美元出頭。”
作為一部製片成本、宣發投入加在一起,投資妥妥超過兩億美金的大專案來說,這個數字確實是有點可憐。
特別是隨著影迷口碑越發崩壞的情況越來越嚴重,韋恩只是簡單的計算了一下就能肯定,這部片子除非在海外院線市場創造出奇蹟,否則想從票房上收回成本基本不可能。
已經有了崩壞趨勢的單日票房,就註定了這部影片,在北美非常可能票房不過億。以現在的情況來看,甚至大機率成績都趕不上《天地大沖撞》。
“不管是派拉蒙影業的《天地大沖撞》,還是索尼哥倫比亞的《哥斯拉》。”
放下手中的報紙,娜奧米沃茨端起牛奶仰頭喝了一大口,咕噥道:“如果不能在接下來的海外放映中創造奇蹟,應該都會賠不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