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9-商業片的極致(第1/2頁)
章節報錯
作為花花公子名聲響徹北美的大導演,韋恩但凡出席正式場合,收到的各種小紙條數不勝數。最開始那兩年,他還會興致勃勃的看看,仔細找找有沒有什麼自己喜歡的大明星。
當事情成為一種常態後,他反而沒有了那些八卦之心,說白了大家都是在互相“集郵”,想明白了這點,他也就對主動遞來的“愛心號碼”興趣不大了。
更何況阿湯哥調侃的海格瑞恩,儘管表面上看著性感辣人,實際上歲數比他大了得十歲。那可是最早與阿湯哥一起合作過《壯志凌雲》的女星,誰知道他們之間發沒發生過什麼?韋恩可沒有與兄弟走同一條路的癖好。
一路與眾人打著招呼,韋恩回到了劇組所在的第一排中間位置,北美東部時間晚上8點整,《閃電俠》正式拉開了神秘的大幕。
萬年不變的華納兄弟片頭閃過,大銀幕上出現了這兩年影迷熟悉的DC標誌,然後是例行的一行字母:韋恩格林伯格作品。
沒有任何的囉嗦,畫面首先就是詹姆斯弗蘭科的面部特寫,隨後鏡頭慢慢拉遠,街頭背景下,他飾演的司法技術調查員正蹲在地上,檢視著現場所留下來的痕跡。
伴隨著巴里艾倫快速的分析,簡單的一段臺詞和一幕街頭場景,韋恩用最直接了當的方式,簡潔的向觀眾展示了閃電俠的角色背景。
聰明、上進、討喜、帥氣,這是觀眾在看到這一幕後,大部分人的第一感受。至少從人物形象和設定上面,不會讓觀眾產生厭惡的情緒。
一個簡單的街頭現場調查和場景一閃而過,青年時期的巴里艾倫,變成了孩童,影片也是從這裡,開始正式介紹巴里艾倫的成長曆程。
相比於韋恩之前作品典型的順時間線,大量鋪墊等方式,這部片子就要淺顯的多,沒有任何故弄玄虛,上來就倒回了巴里艾倫的童年,告訴所有觀眾那個青年的由來。
大銀幕上,孩童時期的巴里艾倫為了免於欺負,一直都在奔跑,家是他最好的港灣,美滿的家庭,總能讓他忘記來自同齡人帶來的痛疼。溫柔有愛的父母,也是這個孩子美好童年的一顆糖。
然而鏡頭一轉,所有的一切都在這個晚上畫上了句號,黃色、紅色兩股肉眼看不清的閃電,在小巴里的家中打了起來。
不等小巴里弄清發生了什麼,他就被其中一股閃電送到了街頭,等他拼命向家中跑去,想要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的時候,看到的卻是母親的屍體。現場唯一留下的父親,則成為了被警察逮捕的殺人犯。
那些押著他父親的警察,壓根就不理會小巴里所說的東西,沒人相信一個小孩子的話,最終,他的父親被當成殺人犯關進了監獄。
故事非常簡單,考慮到觀眾的耐心程度,這一段鏡頭展現的十分迅速,乃至接下來小巴里,被父親的好友撫養長大的過程,表現的也非常迅速,沒有所謂的鋪墊,一帶而過。
鏡頭瞬間再一轉,十四年後的巴里艾倫,已經成為了一位現場調查科學家,但是他總是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在工作中遲到,而他的養父喬韋斯特,則每次都幫助這個孩子圓場、擦屁股。
影片到這裡只進行了不到十分鐘,大銀幕上完美銜接上了開頭的場景,出現了那個聰明、討喜的巴里艾倫。這段鏡頭也非常明白的在告訴觀眾,這位優秀的年輕人,是怎麼不斷用自己聰明的腦袋和天賦,幫警局解決一個又一個棘手桉子的。
“怪不得會有那些傳言。”
大熒幕上的故事還在繼續,坐在第三排中間位置的斯蒂文斯皮爾伯格,笑著搖了搖頭,低聲咕噥著。“這部片子,確實不像是格林伯格式的電影。”
“嗯哼?”
清瘦的大衛格芬聽到叨咕聲,轉頭看向老友,好奇的問道:“至少我個人覺得,這部片子十分不錯,不是嗎?沒有設計精巧的鋪墊,沒有影片一開頭就給出的犯罪懸念,也沒有了黑暗壓抑的電影節奏,難道這就不算是格林伯格式電影了?”
是的,現場無論是媒體代表,影評人和上千名影迷,第一感覺都是這個。韋恩之前作品中那些最擅長的元素,在這部《閃電俠》的開頭戲份上,統統都沒有看到。
如果不是確定這部片子是韋恩拍的,很多人絕對不會相信這個事實。快速切換的鏡頭,緊湊卻無比簡單的故事節奏,陽光帥氣個性鮮明的男主角,彷佛這一切都和韋恩沒什麼關係的元素,統統都出現在了影片開頭。
“hey,斯蒂文。”
見周圍的觀眾,都在用心的觀看影片,大衛格芬可以放低了聲音,靠近老友說道:“我承認,韋恩之前的作品堪稱偉大,可還是得說,那些片子想要體會到其中的偉大,必須得用心去揣摩、觀看。
這部《閃電俠》就沒給我那種感覺,讓我整個人都非常放鬆,完全不用費盡心思去琢磨,這段鏡頭對接下來的故事有沒有什麼暗示。這難道不好嗎?就比如剛剛那場兩條閃電打架的特效,就讓我看的十分過癮!”
“你說的沒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