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的口風,改變的也太快了!”

歪頭同樣瞄著報紙,娜奧米沃茨頗感無奈的說道:“《泰坦尼克號》的票房,現在還沒過一億美金吧?這些人就迫不及待的把電影碰上了天。”

“你見過有哪部影片,能夠在次週末票房逆勢上揚?”把報紙丟回茶几上,韋恩端起面前的咖啡,喝了一口後繼續說道:“這可以算的上影史中的奇蹟了,觀眾口碑實在是太強大了,強大到改變了一切市場規則。”

身位一個好來塢電影導演,看到詹姆斯卡梅隆玩出的神蹟,說不羨慕嫉妒是假的,就連他的心裡,都莫名的冒出了酸味。

數遍整個影史上,也沒有那位導演,能像卡車司機這樣,在全世界同行的眼前裝*。確切的說,就算是後來的《阿凡達》,在觀影人次上也沒有這部電影高,《泰坦尼克號》創造奇蹟的腳步,現在依然還只是個開始。

娜奧米沃茨盯著報紙,低聲喃喃。“由影迷口碑引發的後勁......”

“沒錯,後勁。”韋恩點了點頭,頗有些遺憾的感慨道:“不過不用想多了,這樣的場面,基本上沒辦法複製。”

‘後勁’,這其實是翻譯成中文的叫法,圈內管這個詞叫做‘legs’。腿,對了,就是大腿!一部片子如果首映成績不錯,後期卻票房大跌,很大機率是觀眾口碑不好,也就是‘後勁’不足,也就是俗稱的“小短腿”。

而如果一部片子首周票房並不亮眼,第二週開始後,票房開始逐漸強勢、穩定、持久。那就說明片子觀眾口碑好,後勁十足,真大長腿!從某些方面來看,男人不管是在哪裡,都是喜歡大長腿的......

總的來說,擁有改編基礎的粉絲向影片(例如DC、漫威以及各種文學漫畫改編而來的)、續集影片(擁有成功前作的影片,例如電鋸驚魂,速度與激情繫列)、爆米花爽片,首日、首周票房成績,在影片最終票房佔比會比較高。

如果一部影片,能夠佔據以上兩種或者三種因素,那該片的首映票房佔比會更高,典型的就是漫威《復仇者》系列,既有粉絲基礎,又是大火續集和爆米花屬性。這類影片雖然有著“小短腿”屬性,卻能在短時間內瘋狂吸金,幾周時間就拿到恐怖的票房。

當然了,這個道理也不是絕對的,並不是此類影片就不能出“大長腿”,就比如《蝙蝠俠:黑暗騎士》,無論是韋恩腦袋裡的諾蘭版本,還是由他親手製作的這一版本,同樣也是有龐大的粉絲基礎,以及大火電影續集,唯一少的就是爆米花屬性。

由於影片製作精良,整體素質過硬,一上映就引起影迷的瘋狂好口碑。不但首週末票房爆發的徹底,後續票房走勢也因為好口碑效應,穩定的讓人驚訝。雖然也擁有類似的屬性,卻同樣也是“大長腿”的典型。

其實能夠影響到“legs”長短的,並不僅僅只是觀眾口碑,還有最重要的檔期。眾所周知,北美最容易爆發高票房的兩個檔期,一個是狂熱的暑期檔,另一個就是年初的新年檔,也叫聖誕檔。

暑期檔看似狂熱無比,高票房影片頻出,其實更多的是“小短腿”。因為這個檔期主要的面對人群,就是放假的學生和青少年。

好來塢有追求的電影公司,也紛紛都把自己旗下頭部影片放到這個檔期,導致現在的暑期檔,每一個週末都會出現兩部以上的大製作,大片扎堆,你方唱罷我登場,很難讓影片因為觀眾口碑而“持久”。

另一方面,就是對於觀眾來說,每週末都能看到兩部以上的新片,所以在新片上映的首週末,多數青少年都已經扎堆第一時間看過了,後期票房主要是靠回頭黨和路人,這就是導致暑期檔大片“小短腿”的主要原因。

《基因大時代》

而所謂的新年檔,恰恰正是《泰坦尼克號》卡住的時間點。尤其是到了聖誕節前後,這個時間點上映的片子,製片公司和院線公司都很有默契,走的就是長線放映。

在節日與假日的溫馨氣氛下,大多數北美家庭的娛樂消遣活動,都是一家人一起出動,走進影院去看一場電影。

同為新年檔,北美在這方面和我們有很大不同。我們這邊新年檔也叫春節檔,票房爆發時間點都集中在了年後的七天,這個法定假日一過,票房就會出現斷崖式的下跌。

而北美新年檔影片,開局並不像我們這邊那麼爆裂,反而在永續性上會好很多,如果仔細觀察就能發現,好來塢很多所謂的經典“大長腿”,都是出自這個檔期。

或許這個檔期的競爭性不那麼強,票房也不那麼容易爆炸,但是永續性卻是首屈一指的。所以就造成了,很多獨立製作、或者小公司製作的偏文藝片,紛紛鍾情放到這個檔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