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7-為明年提早做打算。(第1/2頁)
章節報錯
“我們整個寢室,已經是這周時間以來,第三次一起走進影院,觀看這部《蝙蝠俠:黑暗騎士》了。”
京城一家影院門口,記者把採訪目標,對準了一群一起來的年輕人,這群年輕人全都20歲左右,很明顯是還沒畢業的大學生。其中一個男孩,正在同學的談笑慫恿下,對著記者的話筒侃侃而談。
“韋恩格林伯格的這部片子,看之前,以為是被讚譽眾口一致的誇上了天,看過之後才瞭解,真是百聞都比不上一見。當我們第一次走進影院坐下來後,簡直是經歷了長達兩個半小時的人生震撼,沒人能夠想得到,電影還能這樣拍!
很可惜,我們都沒有看過原著蝙蝠俠漫畫,但是我們一致都認為,這部《黑暗騎士》電影一定超越了原著漫畫的表現力。影片故事壓抑悲壯到迷人的境界,簡直就是個奇蹟,劇本實在是太卓越,導演水平確實是獨一檔的。
還有裡面小丑的演技,不得不讓人歎服,實在是太讓我們震撼了。是的,之前我們已經一起看過了兩次,可是當今晚在電視上看到韋恩格林伯格後,經過大家的商量,還是決定再來感受一次電影的震撼。”
類似的影迷評價有很多,尤其是以年輕人這個群體為主,大量聚集在一起,呼朋喚友的一次次走進影院。
就連媒體都非常驚訝,之前不是沒有引進過好來塢大片,但是《蝙蝠俠:黑暗騎士》實在是太特別了,不管是從影片,還是那個登上的電影導演,都讓影迷們首次感受到了不一樣。
就像是韋恩在電視上說的那樣,要拍攝影迷喜愛的影片,才是電影發展的第一原動力。這個道理簡單到普通人都懂,可偏偏很多導演嘴上說著所謂的藝術,卻幹不好最簡單的事情。
所以這次的《蝙蝠俠:黑暗騎士》就像一柄大錘,輪圓了直接砸進了這片土地的院線市場,同時也震醒了無數普通影迷。甚至有大量影迷表示,自己還是第一次覺得,週末帶家人朋友一起走進電影院看一場電影,是種非常棒的享受。
《蝙蝠俠:黑暗騎士》給他們的觀影感受,是以前從未有過的。狂熱的觀影情況,也讓這邊的電影人們,第一次見識了成熟電影工業體系的厲害。
有人把韋恩格林伯格視為大敵,甚至比喻成不安好心的典型。也有些電影人,在看過這部電影后,得到了大量啟發,開始琢磨怎樣自己也拍出讓影迷喜歡的片子。
不過這些隨後出現的爭論,全部都與韋恩沒什麼關係了,他在第二天一大早,就帶著隨行人員坐上了華納兄弟的包機,留下無數排隊觀影的影迷和無數爭論,離開了自己夢中的故鄉,向著北美飛去。
天使之城伯班克,華納兄弟總部大廈ceo辦公室中,華納兄弟發行主管和執行長,一起坐在休息區沙發上邊享受雪茄,邊看著臨時搬來的電視機,上面正在播放太平洋對岸的大量媒體報道,和影迷在觀影過後的感受。
雖然沒有北美大量存在的現代化多廳影院,但是如果只看影院中,那密密麻麻恐怖的排隊觀影人數,就算隔著螢幕,都能感受到那種狂熱的氛圍。
“要不要引導這個輿論。”
布魯斯羅森布魯姆抬起手,示意秘書暫停電視資料播放,轉頭看向身邊的華納兄弟ceo,指著電視上正接受採訪的一位影迷,說道:
“注意這裡,不是一位影迷表示,自己之前多年曾大量購買韋恩的盜版錄影帶作品,現在他們則願意掏錢,走進影院來購買一張欠韋恩的電影票。這樣的情況不是一個兩個,反而在25歲到35歲的年輕人中間,非常多。”
他說這些話的意思,傑夫羅賓諾夫當然清楚,大家都是圈內最資深的電影人,都知道電影消費的主力軍,就是這些年輕人。
或許只以賣票來說,青少年和家庭影迷,更有資格作為電影消費的第一梯隊。但是這裡所說的消費能力,只有這些年輕人才具備,好來塢每年都要做大量調查,華納兄弟也不例外,每次調查結果都顯示,只有這些年輕人,才更願意為電影周邊、為一時的電影情懷康慨解囊。
“算了,不要去引到輿論。”
仔細思考了一會,傑夫羅賓諾夫搖了搖頭,在布魯斯羅森布魯姆不解的目光下,揮了揮手示意秘書出去。
等到偌大的辦公室內,只剩下這兩人時,他才開口解釋道:“那邊的情況還很複雜,就算是我們的分公司,在那邊也沒法影響到過多媒體。再說了,韋恩這次過去,引起的轟動已經太大了,營銷他這個導演的目的也達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