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像是一場媒體狂歡,報紙、雜誌等紙質載體上面,都出現了以韋恩或者是《蝙蝠俠:黑暗騎士》為主題的專題報道,或者是乾脆就加印一份副刊。

以公信力和權威性立足的媒體,幾乎都選擇從客觀的角度,對《蝙蝠俠:黑暗騎士》的票房,和所造成的影響力進行報道。而相比於那些社會屬性十足的權威媒體們,更多專門的娛樂媒體們,表現的就要更加肆無忌憚。

“一場好萊塢猶太導演帶頭人權杖的交接!毫無疑問,斯蒂文斯皮爾伯格在這場佔據優勢的正面競爭中,敗給了自己的好友韋恩格林伯格,如果在之後的放映過程中,《侏羅紀公園2》不能出現爆發性的票房增長,註定這部影片要隨著斯蒂文斯皮爾伯格交出的權杖,一起被《蝙蝠俠:黑暗騎士》通吃!”《好萊塢每日娛樂》

“黑暗統治北美!這部《蝙蝠俠:黑暗騎士》,堪稱韋恩格林伯格所有作品中,藝術與商業屬性結合的最出色的一部作品,相比於早前讓其拿到奧斯卡最佳導演小金人的《無間行者》,這部DC漫改大作,無論是藝術性還是影響力,都要超過他之前的所有代表作!”《好萊塢報道者》

“安吉麗娜朱莉接受了本報記者的緊急採訪,她表示為韋恩取得的成績感到驕傲,並大加讚賞韋恩身上的一切,據安吉麗娜朱莉透露,韋恩本人的身體強壯無比,幾乎可以滿足女性對完美男友的任何幻想。在採訪最後她還高調錶示,她十分期待與格林伯格導演的下一次約會......”

“狗屎!”

一張張翻動報紙,韋恩隨手扔掉了手上花花綠綠的八卦小報,這場媒體行業的盛宴,自然也缺不了這些娛樂八卦媒體,他們的報道出發點,或許才是普通人想要看到的,完全就是以他身邊的花邊新聞,以及各種爭議言論作為出發點,有些八卦小報上面,甚至繪聲繪色的描寫出了幾個版本他與好萊塢眾女星的愛恨糾葛。

別說普通人了,就連韋恩自己看到一些所謂的爆料,都覺得自己是個荒淫無道的暴君。

正當他無奈的仍開報紙,點燃一支香菸,把目光投向窗外清晨剛剛升起的太陽時,尼娜歪著頭掃了一眼被他扔下的報紙,隨後從身邊拿起一大摞類似的,直接甩到了自己老闆的面前。

“喏。”

助理小姐伸出手指,點了點一摞花花綠綠的各種娛樂小報,說道:“安吉麗娜朱莉,卡梅隆迪亞茲,查理茲塞隆,詹妮弗康納利,對了,還有哈利貝瑞,這些女人都接受了娛樂媒體的採訪,y s**t!真實一群聰明的女人,果然誰的腦子都不傻。”

這場因為《蝙蝠俠:黑暗騎士》而引爆全北美的媒體盛宴,高漲的熱度前所未有,與韋恩有過關係,或者是曾經有過關係的女人站出來蹭熱度,現在看來就太正常了,此時只要與他有關的新聞,曝光率甚至遠超一部廣告大片。

而且這些女人口徑出奇的一致,面對記者的採訪,並沒有任何一丁點對韋恩的壞話,幾乎全程都在透過誇讚他,從而凸顯自己,就比如已經這樣幹過不止一次的卡梅隆迪亞茲,之後的一段時間,大機率又會出現逢人必提韋恩的場面,這些事對這個女人來說簡直駕輕就熟。

“你不在看看了嗎?boss,各家媒體已經把你讚美成了一朵花,有些直接把你比喻成為了好萊塢電影業的上帝!”尼娜見自己老闆望著窗外默默抽菸,一邊整理桌上的各種報紙,一邊說道:“華納兄弟那邊的傳真,估計還要等一會,現在還太早了。”

抬起一隻手,用力按壓了幾下自己的額頭兩側,韋恩笑著搖了搖頭,吐出一大團青煙,自嘲道:“我怕看多了媒體的吹捧,會讓我自己真的以為自己有他們說的那麼厲害。”

今天一早謝爾蓋,把市面上能夠買到的報紙幾乎都給買回來了,基本上不管大小媒體上面,都把對韋恩、對《蝙蝠俠:黑暗騎士》的讚美當做了主題,那些韋恩自己看了都感覺到臉紅的讚美,多到好像整個北美的媒體都有了默契一樣,隨便翻閱一張報紙雜誌版面,第一眼看到的永遠都是各種讓人肉麻的讚歌。

眾所周知,媒體總有一個必然出現的情況,總會出現有人捧就有人貶的場面,但這次卻十分特殊,幾乎所有的主流媒體上面,都見不到任何一條對韋恩或者是《蝙蝠俠:黑暗騎士》的批評,就連那些一直辛酸、諷刺、挑剔無比的影評人們,都好似統一了口徑一般,開始在自己的報紙專欄上從各種角度分析《蝙蝠俠:黑暗騎士》的偉大之處。

這些千篇一律的讚美韋恩沒有繼續看下去,打著小哈欠的助理小姐,反而低著頭,一張張看的津津有味。

“這篇東西寫的有點意思,boss。”

沒過多久,助理小姐的聲音,再次打破了酒店套房客廳中的平靜,她直接把一份開啟的雜誌,放到了韋恩的面前。

這是一份在娛樂行業影響力前三的雜誌《名利場》,而這篇報道的作者是個陌生的名字,叫做格雷頓卡特。“兩個週末過去後,《蝙蝠俠:黑暗騎士》已經可以徹底提前宣告,它將成為北美電影史上的票房第一!”

駭人聽聞的標題,吸引眼球的媒體常規手段,這些東西今天韋恩已經看到了不知道多少,皺了皺眉,嘴邊的香菸用力嘬了兩口,他清楚尼娜不會讓他無緣無故看這份東西,耐著心從頭開始看去。

“《蝙蝠俠:黑暗騎士》自兩週前上映以來,就在不斷的重新整理著與票房有關的一切記錄,最好的首映週末,最快突破1億、2億、3億美元,最高的開畫單日成績等等等等。自從影片首周票房成績出來後,媒體上就陸續出現討論這部影片能否超越《小丑》,《侏羅紀公園》,登頂北美票房、乃至全球票房影史第一票房的言論。

同樣的討論,在這幾年中出現過很多次,當年《阿甘正傳》被媒體寄予了厚望,《玩具總動員》,乃至《獨立日》上映時,幾乎都出現過類似的討論,這些影片誰也不能否認其成功,可是到最後無一例外,都與排在第一、二位的《小丑》和《侏羅紀公園》差了一口氣。

如今,當《蝙蝠俠:黑暗騎士》屢破記錄的今天,這樣的討論再次喧囂日上。經過我們仔細調查分析後,可以肯定地說,這部影片百分百會超越《小丑》和《侏羅紀公園》這兩座大山,成為新的影史票房之王!不是似乎,不是可能,而是一定!

《蝙蝠俠:黑暗騎士》上映後出現的各種資料,並不是什麼秘密,如果有心分析的話就會發現,《蝙蝠俠:黑暗騎士》從上映到超過《阿甘正傳》的總票房,實際上只用了完整的一週時間而已!這種情況的出現,代表著好萊塢電影工業、院線放映模式在不知不覺間,隨著時代出現的巨大變化。

讓我們把時間撥回到兩年前,也就是1995年的暑期檔開端,《蝙蝠俠:開戰時刻》公映的五月份中旬。其實從那時起,電影工業就出現了變化的開端。從八十年代初到現在,一部電影上映幾周後才能拿到千萬美元級別的票房,這幾乎成為了院線市場中大家都默許並遵循的規則。

而就因為大家都清楚的這個規則下,基本上只有那些大投資、大製作,上映後取得好口碑、堅挺票房的電影,才能在院線市場中長時間放映下去,然後用最少半年,最長一年多的超長放映時間,慢慢積累到讓人滿意的票房成績。

可是,自從個人風格化濃重的導演韋恩格林伯格,在自身拍攝風格大成、達到電影大師的水準後,《蝙蝠俠:開戰時刻》當年正式公映開始,就已經在無形中打破了這種規則。只是其後他又迴歸本心,在96年拍攝了一部相對小眾的《無間行者》,才讓這樣的情況沒有連續大範圍的出現。

時隔一年後,韋恩格林伯格再次捲土重來,再次用《蝙蝠俠:黑暗騎士》這部商業與藝術結合到完美的影片,打破了好萊塢一直都在遵循的運作體系。他用一部部DC漫改超級英雄大片,讓製片廠、發行公司到院線公司甚至觀眾們,都失去了一直存在的耐心!

尤其是這部《蝙蝠俠:黑暗騎士》,從上映兩個週末取得的票房中我們就能發現,不僅僅是製片公司和發行公司,就連院線公司和觀眾都把觀影重點,放到了影片上映的前兩個週末。這就能解釋,為什麼這部影片只上映了十天時間,就收穫了接近4以美元的票房。

或許隨著更多DC漫改超級英雄的上映,人們就會習慣這種一部電影上映兩週甚至一週時間,就能收穫影片總票房的一半乃至三分之二。這是好萊塢電影工業的又一次改變,引爆這種改變的源頭,就是《蝙蝠俠:黑暗騎士》,就是韋恩格林伯格!現在來看,誰也不知道這種改變是好的,還是壞的。

但只論現在的這部《蝙蝠俠:黑暗騎士》,這樣的改變絕對是好的,這部電影夾在好萊塢電影工業改變前和改變後的中心點,不僅僅用兩個週末,就拿到佔據總票房一半乃至三分之二的數字,還會延續之前那些年的規律,在院線市場中待上六個月到一年以上!

這才是我們分析這部電影,會在總票房上超越《小丑》和《侏羅紀公園》的主要原因,韋恩格林伯格既1993年用《小丑》,撞碎全球無數對好萊塢封閉的市場大門後,又一次用他獨特的黑暗史詩,正在徹底的改變好萊塢電影工業的生態!”

合上雜誌後,韋恩的腦子裡久久都不能平靜。哪個時代都不會缺少高瞻遠矚的聰明人,而只要讓這些聰明人擁有了必要的分析條件,他們才是這個時代真正的弄潮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