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探路的明燈來了!(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二天一早,娜奧米沃茨帶上了鴨舌帽,大墨鏡和口罩,在韋恩的陪同下,低調的到比弗利私人醫院做了血液檢測。
結果還算是理想,澳洲女郎懷孕時間六週半左右,她的身體情況一直不錯,只要度過了這段時間的反應期,就不會再像現在這樣嗜睡。
於是,本來準備給華納兄弟提交的新專案《金剛》,也被韋恩延後了計劃。這個專案會一直給娜奧米沃茨留著,等到她願意復出拍戲在繼續。
關於之後《蝙蝠俠:開戰時刻》的一些宣傳任務,他親自給華納兄弟發行部門打去了電話,澳洲女郎會暫停一切工作,在莊園中安心修養,直到孩子順利降生為止。
新專案《駭客帝國》,順利的透過了稽核,第一筆資金2000萬美元,同時打進了第三方擔保公司的賬戶內,按照慣例,華納兄弟專門為了這個專案的簽約,準備了一個新聞釋出會。
韋恩只在釋出會前露臉了沒一會,正式簽約後,就低調的把舞臺讓給了扎克施耐德和盧克西蒙斯等人,就連劇組籌備會議,他都一言不發,只是默默的坐在一邊觀察。
《駭客帝國》預計投資7000萬美元左右,由格林伯格工作室、華納兄弟製片公司雙方共同投資,各出資百分之五十,一起成立一家駭客工作室。
影片發行工作由華納兄弟負責,按照好萊塢行業規則,抽取正常的發行費用,同理,影片版權也歸屬華納兄弟。
雙方合約中明確規定,格林伯格工作室享有《駭客帝國》正常收益的百分之五十,其中包括票房、電影周邊、線下版權運作、錄影帶租賃買賣等等。
但這種全渠道收入,規定時間是影片上映後十五年,之後產生的所有收入,與格林伯格工作室無關,全部都屬於華納兄弟所有。
這是韋恩第一次涉及到渠道收入,這種製片公司自留地一樣的領域,如果不是他的重要性日益上升,又是作為電影公司老闆的身份參與,也很難讓華納兄弟讓出這部分收益。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華納兄弟這部分的投資,是打著韋恩格林伯格製作的名字,從棒子那裡的電影基金拉的投資,自己本身就沒出一美分。
這就是行業巨頭的資源影響力,簡單來說就是空手套白狼。
如果《駭客帝國》大賣,華納兄弟不會少賺一美分,影片的宣發資金投入,大部分都是左手倒右手,就連宣傳渠道都自家的下屬分公司,其中的專案根本沒法查,基本就是這邊拿出錢,裝入那邊的口袋。
後續影片的票房收入,也會由發行部門優先收取發行抽成,然後才能打到駭客工作室的賬戶上,由投資雙方按照合約比例分成。
最後就是最賺錢的周邊、版權買賣授權、錄影帶租賃、買賣等等收入,這部分同樣與投資基金無關,是華納兄弟與格林伯格工作室的地盤。
所以說,投資大賣電影確實是暴利,可這些利潤都與圈外人無關,現在正值九十年代中後期,也是好萊塢電影造富最被神話的時期,很多國外的電影基金會,在這個時期都成了被製片公司薅羊毛的物件。
直到二十幾年後,這樣的事雖然有所減少,一樣還是在不停的發生,總有自我感覺良好的有錢人,一頭扎進這個圈子交學費。
對於《駭客帝國》這個專案,華納兄弟如果做的再狠一點,甚至可以和韋恩提前商量好,讓最後的專案上,扣除票房收入還產生虧損。
這樣投資者不但拿不到該有的收益,連前期投入製作資金都拿不回來。
這種事好萊塢製片公司簡直是駕輕就熟,如果他們想讓一部影片產生虧損,圈外人就算是請來整個會計師事務所,照樣沒法從雜亂的資金往來中找出頭緒,更別說去特拉華平衡法院去打官司了。
當然了,種種手段全部都只針對圈外人,這就是製片公司不願意接受圈內資金的原因,大家都清楚是怎麼回事,動手腳的餘地會小很多。
《駭客帝國》這個專案,韋恩的格林伯格工作室,絕對不會是華納兄弟的阻礙,他大股東的身份就已經確定了,不管影片最後的賬目上是否虧損,他那份收益都不會少。
不光格林伯格工作室該有的利潤不會少,華納兄弟那邊他的利益也不會少,生意就是生意,可他確實是能夠兩邊得利。
沒人覺得這樣做不對,哪怕華納兄弟的股東也一樣,商業社會就是這個準則,大家都是資本的組成部分,規則向來一直如此。
而且,華納兄弟和時代華納的高管、大部分股東,其實並不太重視《駭客帝國》這個專案,他們一直盯著的,是《蝙蝠俠》的第二部曲。
超級英雄能夠創造的利潤,已經基本被韋恩證明了,確實能夠和成功的動畫長片相比,如果仔細分析,正在熱映的迪士尼動畫工作室大作《風中奇緣》,和一直票房走勢穩定的《蝙蝠俠:開戰時刻》,周邊利潤組成非常相像。
華特迪士尼的各種渠道,在瘋狂的賣布娃娃、衣服裙子、兒童文具等等衍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