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組按照原本的計劃,順利的在****銀行大樓一層工作了半天時間,可當黑夜降臨大蘋果城的時候,全北美無數媒體、報社等機構,恰恰陷入了兩難的境地。

夜已經深了,當凌晨三點的時鐘敲響“鐺,鐺,鐺”的聲音時,韋恩等人下榻的酒店,早已經陷入了沉睡當中。

人員構成龐大且複雜的劇組,只要拍攝工作一旦開始,就像一架精密繁複的大機器,只要不出現太多意外情況,沒人願意,也沒人可以阻止工作停下來,但凡損失一天時間,就意味著百萬美元為單位的金錢損失,同時還會打亂上百人的工作節奏。

此時距離酒店並不太遠的一塊繁華街區,被稱呼為“世界的十字路口”的曼哈頓時報廣場,幾棟大樓依然保持著燈火通明,這裡算得上大蘋果城的新聞媒體中心,包括美國廣播公司在內的世界多家新聞媒體,都在時報廣場設有演播室和新聞中心。

所以很多國外媒體,在解說直播北美的新聞時,總喜歡把鏡頭切到時報廣場的演播室,通常人們都會感覺以繁華的景色為背景,可以削弱一定的政治化因素。

就像這所廣場的名字,這裡最重要的時事媒體,首先讓人們想到的就是赫赫有名的《紐約時報》。這家以“公信力”和“權威性”著稱的報紙,發行規模遍佈全球,是北美高階紙媒、嚴肅刊物的代表。

不過事情總有兩面性,這家報紙和所有紙媒一樣,同樣存在著娛樂版塊。而此刻娛樂版塊的主編辦公室中,兩個人正站在窗邊,沉默的看著窗外的璀璨燈火。

“不能再等了!”

主編約瑟夫鮑爾默是位中年白人,長期在辦公室中工作,讓他的體型不可避免的嚴重發福,他忽然轉過頭,看向站在身邊的吉姆伯吉斯,說道:“現在已經過了凌晨三點,在晚我們就會耽誤工廠的印刷,這個責任,誰都負不起。”

他現在感覺自己有點神經過敏了,竟然會相信一個小記者的建議,還煞有其事的陪對方熬到了現在。

吉姆比吉斯此時也是緊張無比,就像是主編所說的那樣,真要耽誤了工廠印刷報紙,責任沒人能夠負得起,就連在他眼裡位高權重的大人物主編,同樣也不會拿自己的職業生涯開玩笑。

不過一想到自己的判斷,還是忍不住,開口說道:“鮑爾默先生,以我在一線工作的經驗分析,得到的結論,很可能明天不會有權威媒體報道關於韋恩格林伯格的事件,如果到時候這件新聞只出現在《紐約失敗》一家上......”

這才是他們等訊息等到現在的主要原因,約瑟夫鮑爾默當然清楚,《紐約時報》根本用不著博取什麼獨家娛樂頭條,他們在傳媒行業天然存在的地位,就註定了犯不上冒那樣的險。

對於這種世界性的權威媒體來說,報道新聞的原則,從來都是求穩求真。他們用不著,也不屑於靠著娛樂頭條來博銷量。

現在的情況很詭異,類似的事情,在整個北美的新聞史上都沒出現過,這件事確實不大,可如果明天一早醒來,民眾發現這條有關韋恩格林伯格與小男孩的新聞,只出現在《紐約時報》一家權威性媒體上,不但不會得到什麼好處,還有可能成為眾矢之的,成為公眾口誅筆伐的物件。

要知道,玩道德綁架最厲害的,從來都不是東方的某片土地,把道德綁架玩的最花的,一直以來都是西方的媒體同行。

今天的《紐約時報》娛樂版塊上,暫時定版了兩種不同的內容,他們當然可以為了求穩等原因,直接選擇忽視中午發生在紐約的那件事,可如果其他權威媒體報道了呢?

恐怕到時候,高層只會覺得娛樂版塊主編,乃至整個娛樂版塊的所有媒體工作者,已經失去了新聞敏感度,竟然能忽略掉在眼皮底下發生的大事,所以,騎虎難下的滋味,已經整整折磨了約瑟夫鮑爾默大半夜。

“叮,鈴,鈴~,叮,鈴,鈴~”

正當約瑟夫鮑爾默皺緊了眉頭,想要趕快做出一個決定的時候,辦公桌上的電話,非常突兀的響了起來。

“該死,應該是催促定版的電話......”他再次看了一眼窗外通明的燈火,搖搖頭轉身向著辦公桌走去,此時吉姆伯吉斯也無奈的低下了頭,轉身跟隨頂頭上司一起回到了辦公桌旁。

“這裡是約瑟夫鮑爾默。”《紐約時報》娛樂主編接起電話,可隨後卻沉默了下去,臉色也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產生了巨大的變化,從愁眉不展逐漸掛上了笑容。

這通電話接聽的時間相當長,約瑟夫鮑爾默除了“嗯,嗯”答應幾聲外,並沒有在發出任何其他言語。

一旁的吉姆伯吉斯已經看出了事情不對,焦急的看著頂頭上司。還沒等對方的電話接聽完,主編辦公室的房門突然被敲響,寂靜的凌晨中,幾聲“砰砰砰”的聲響,顯得格外刺耳,一下吸引了屋內兩人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