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一本正經的韋恩,尤其是在他一本正經的大談成功時,這給非常瞭解對方是個什麼性格的貝拉格蘭特,一種特別怪異、彆扭的感受。

然而有一點誰都不能夠否認的是,對方陽光帥氣的表面下,或許是個貪婪的猶太資本家,也或許是個帶有略微變態的偏執狂,但對於電影這方面來說,這是個不折不扣的成功學大師。

韋恩幾乎從不對女人,掩飾自己複雜的性格,也從不掩飾自己的貪財好色,複雜的人格魅力加上不斷成功帶來的鉅額財富,這種摻雜在一起的壞,對與女人的吸引往往非常致命。

而此時的《洛杉磯時報》美女主編,就被他的樣子弄的一陣恍惚,剛剛還是那個恬不知恥覬覦自己身體、帶著猥瑣目光的下流男人,一轉眼正經起來時,卻又變成了那個自信十足的電影大師。

“貝拉?”

發現美女主編突然停下了提問,韋恩嘴角細微抽動了一下,伸出一隻手“鐺,鐺”敲了兩下桌子。“hey,我的時間不多,你有什麼想問的,最好抓緊點時間。”

“ok,我是說,好的。”

貝拉格蘭特甩了甩腦袋,收起所有亂七八糟的想法,大眼珠突然一轉,問道:“韋恩,你知道嗎?當你那些演講片段被媒體報道後,引起了相當多的討論,有些知名的電影評論員曾表示,你說的很多東西都不符合實際情況,還沒畢業的學生會受到你的誤導,從而走上不正確的道路......”

一位已經獲得了巨大成就的成功者,所說出來的觀點,自然會引起更多人的討論。近段時間在媒體上產生的爭論也不少,有些訪談類節目,甚至專門邀請了一些電影工作者,來反覆談論韋恩的觀點,以及說給學生們的方法。

一部電影,尚且都不能得到所有人的喜歡,更別說一個活生生的人了,有人稱讚他的演講內容符合實際,自然就有人拿著放大鏡,不斷的挑其中的不足,而媒體也非常樂於見到不同意見出現,只有產生了爭論,才會有更多的話題。

“對於那些說我在誤導學生們的人,在這裡,我只想告訴他們一件事。”

當聽道貝拉格蘭特的問題時,韋恩的嘴角慢慢上挑,露出一個充滿了不屑的笑容。“這裡不要改,就把我的原話刊登出去。我想告訴他們,如果他們腦袋裡的那些想法是對的,那為什麼他們的口袋裡,沒有自己想要的?!”

“ok,我會的。”

儘管這樣說有些赤洛洛了,可在這樣一個高度商業化、充斥著各種各樣資本的社會,想證明自己對錯的最直觀方式,就是口袋裡美金的厚度。

這是最現實也是最直觀的方式,在資本家和資本構成的國度裡談論精神成就,就是在臭不要臉的耍流氓。

回想起前段時間,《無間行者》正熱映時出現的一些不同聲音,貝拉格蘭特沒有任何猶豫,直接問道:“韋恩,你的新片《無間行者》口碑堅挺,就算是一些不喜歡影片尺度的影迷,看過後也會承認影片的質量。

但有一些知名的專業人士,曾經在權威媒體上,不止一次的對影片進行抨擊,能不能談談,你怎麼看待類似情況的發生?還有,你是否同意抨擊者所訴說的一切觀點?”

儘管沒有提起具體的名字,但在場的二人都清楚,那位代表電影專業的知名人士,就是居住在芝加哥郊外,為權威媒體《芝加哥太陽報》供稿的普利策獎獲得者,羅傑艾伯特。

在以票房,或者說院線市場為主的暑期檔,你當然可以無視這位影評人帶頭者的意見。但離開了狂熱的暑期檔之後,要不了多久,就會進入北美一年一度的頒獎季,到那時,才是這些人的主場。

他們對年輕觀眾的影響力自不用說,從《星球大戰》開始到現在,已經有數不清的案例證明了,那個群體對商業片的影響,可以選擇性忽視。

而一旦進入頒獎季之後,情況就會立刻發生兩極反轉,一部電影想要在學院獎項上有所收穫,就不得不考慮專業口碑與評分,在這方面,沒人可以忽視這個群體的作用。

“觀點?no,我當然不會在乎他說了些什麼,甚至從來都沒關心過。”

湊近美女主編手中的錄音筆,韋恩侃侃而談,不過臉上的笑容,給人的感覺卻是越來越嘲諷。“我的觀點很簡單,首先,華納兄弟聘請了專業的第三方調查公司,得到了最精準的第一手影迷反饋。

如果是影迷覺得片子真的爛,爛到讓他們後悔走進了影院購票觀看,我會立刻向信任我的影迷道歉,並作出深刻的反思。但是事實恰恰相反,我的主要目標消費群體相對滿意,難道我要去為了幾千萬影迷之外的個別人,道歉並反思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