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現場的燈光非常明亮,她觀察的非常清楚,大部分上前恭喜的圈內人,臉上雖然掛著笑容,卻絕不是客套的笑容,既然每個人都在這樣說,那這部片子無疑就是一部傑作。

“你是個非常聰明的女人,娜米。”布魯斯羅森布魯姆也在看著人群,那裡以韋恩為中心,成為了整個宴會廳的中心點。“這部片子根本就不是拍給女性觀眾看的,你發現不了其中的美感和精彩,很正常。不光是女性群體,相信也會有很多男性觀眾,同樣不會喜歡這部片子。”

娜奧米沃茨在等在人群散開,打算等那邊寒暄完了再過去。“嘿,布魯斯,剛剛你不還在說,自己也不喜歡這部片子嗎?”

“別弄混了,我不喜歡這個故事的表現方式,但我愛死了這部《無間行者》。”

布魯斯羅森布魯姆笑的相當燦爛。“或者說,我愛死了韋恩的每一步電影,別忘了,我是他所有電影發行工作的主要負責人,幾乎每一部電影的大賣,都能給我帶來非常棒的業績。

我相信,這部片子會成為一部分影迷的狂歡,非常有可能被黑色電影型別愛好者,視作這個型別電影中的經典,它同樣會給我帶來大筆的業績。”

他的話非常現實,作為華納兄弟的高管,亮眼的業績,就意味著大筆的豐厚的獎金,電影在他眼中從來都跟藝術無關,單純只是商業的產物。

他們兩個一直在一旁悠閒的聊天,韋恩這裡卻非常忙碌,上來打招呼的人非常多,他必須在尼娜的提示下,一一全都體面的應付過去。

《無間行者》的最終目的,還是奧斯卡小金人,那就註定了,他不能忽視任何一位擁有投票權的學院成員,每一家大媒體的代表,每一位大大小小的影評人。

這個圈子看似所有從業者都帶著藝術屬性,百分之九十的人,背後卻都同樣現實無比。在這裡,如果以為製作好電影就能得到想要的一切,那才是純粹小孩子的想法。

《無間行者》與他之前所有的電影都不同,在這部片子上面,他可是並不只要市場而已,想在專業獎項上面有所收穫,那就必須要考慮到影評人代表的專業評分,和權威媒體代表著的宣傳渠道。

就好像面前的這幾位知名影評人,託德麥卡錫在《好萊塢報道者》上面有自己的專欄,肯尼斯圖蘭在《洛杉磯時報》上面有自己的陣地,而另一位比較陌生的大衛登比,則是《紐約客》的一塊招牌。

“韋恩,我並不喜歡你的《忌日快樂》和《小丑驚魂》。”

剛剛在託德麥卡錫介紹下認識的大衛登比,端著一杯香檳侃侃而談,他看著身邊這位堪稱大師的年輕人,頗有一種語重心長的感覺。

“《忌日快樂》的拍攝手法稚嫩就不提了,《小丑驚魂》則完全衝著商業去的,你不該拍攝那種東西,它在浪費你寶貴的旺盛創作期。

九十年代以來,縱觀整個好萊塢, 拍攝風格這樣鮮明的導演並不多,而你在這寥寥幾人當中,是有可能獲得成就最大的一位。之前你的每一步作品我都仔細看過,幾乎都是在大踏步的進步,全世界影迷都需要你這樣個人風格獨特的導演。”

此時韋恩臉上儘管帶著笑容,內心中已經有了一絲不耐煩,可還是舉起酒杯,和對方示意了一下。“感謝你的讚譽。”

說實話,他對影評人這個群體,並沒有任何好感,除了洛杉磯的託德麥卡錫和肯尼斯圖蘭,其他城市的影評人他都不喜歡,這些人在之前的幾年裡面,也不乏被公關過說他的壞話。

那位遠在芝加哥的羅傑艾伯特,之所以讓他打心眼裡討厭,就是因為身上那股居高臨下的說教氣質,現在面前這位年輕很多的影評人,同樣有著一絲類似的說教氣質。

“韋恩。”

顯然,此時在大衛登比的眼中,這位年輕的好萊塢大導演,並沒有外界傳說的那麼不好說話。

“你用極致的黑暗風格,在好萊塢,乃至全球,找到了一條自己的路,堅持下去,別讓所有影迷都覺得,好萊塢只能如流水線一樣生產爆米花,還有,這部影片你做的非常好,不要過度看重票房成績,藝術永遠”

好萊塢繪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