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隨韋恩拍攝了三年電影,也做了三年副導演,扎克施耐德這個名字,連續三次出現在《小丑》《小丑回魂》和《蝙蝠俠:開戰時刻》的製作者一欄字幕上。

可這些並沒有給他帶來更多關注度,媒體、影迷、影評人和製片公司,依然把所有注意力都給了影片導演。

這幾年時間裡面,扎克施耐德都在耐心的學習,他努力模仿韋恩的一切。

在劇組裡面,他是安排具體拍攝工作的副導演,韋恩從不壓制他的想法,偶爾還會給他親手掌鏡的機會,早在製作《小丑回魂》時期,他就親手拍攝了大量鏡頭。

漸漸的,圍繞在韋恩身邊的核心主創團隊也發現了,扎克施耐德成長的速度很快,重要的是,他從拍攝手法到製作理念,幾乎和韋恩一脈相傳,尤其是對於大尺度鏡頭的運用。

所有人都清楚,韋恩十分看重這個前廣告片導演。果然,這傢伙並沒有苦熬太長時間,就有了第一次主持拍攝的機會,並且還不是從小成本電影開始,機會一出現就是製片成本八千萬的大製作科幻片。

好萊塢從來都離不開人情關係與提攜,公平這玩意兒也從來都是相對的。扎克施耐德作為一個第一次獨自掌鏡的新手導演,就這樣開啟了自己的導演生涯。

當《駭客帝國》舉辦新片釋出會時,外界媒體包括製片方華納兄弟在內,沒人對他抱有太高的期待。

從華納兄弟投資的四千萬美元,是從還在電影投資基金拉錢就能發現,製片方之所以願意投資,主要還是看在韋恩的面子上。

所以從電影籌備開始,扎克施耐德就清楚得很,這部片子的主要投資者就是格林伯格工作室,也就意味著,對他最有信心的並堅定不移支援他的人,只有韋恩。

電影拍攝開始後,他一直憋著一口氣,想向外界證明自己的能力,狠狠地打臉所有看不起他,調侃他的媒體。

所以在澳大利亞拍攝時,儘管新劇組各種問題矛盾不斷,他也從來沒有大發過脾氣,壓抑著自身性格,一直努力維持著劇組的正常運轉。

當《駭客帝國》所有工作完成,連續幾次內部試映都備受好評時,他的內心雖然有激動,卻並沒有放下所有顧慮,在好萊塢這幾年時間裡,他看到了太多上映前好評如潮,上映後無人問津的票房慘案。

遠的不提,《肖申克的救贖》這部專業評分和影迷評分一路走高的作品,時時刻刻在提醒著他,影片質量好壞跟院線市場表現是兩回事。

隨著《駭客帝國》正式開啟大規模公映,韋恩不惜親自下場引導輿論,華納兄弟也被迫投入了相當多的宣傳資源,扎克施耐德的一切忐忑不安,也在看到首日票房數字統計時煙消雲散。

當他帶領劇組主創團隊,坐在飛往紐約宣傳的航班時,他最起碼肯定了一件事,自己這部片子並不會給韋恩陪錢,基本上從院線市場收回投資並不難。

卸下壓力後,他才發現自己還是低估了這部片子的票房潛力,從紐約飛往波士頓時,機場開始有了零星媒體和影迷等待,當從波士頓飛往菲尼克斯時,劇組主創們已經被大股影迷和媒體淹沒。

人人都在高呼炫酷的尼奧,對著性感迷人的崔妮蒂尖叫,隨著《駭客帝國》的票房一路走高,劇組主要參與者的人氣也在幾天時間內引爆全北美。

與站在臺前風光無限的演員不同,扎克施耐德並沒有收穫太多影迷的歡呼,不管怎麼說,大眾並不關心電影導演是誰。

相反的是,在媒體和圈內工作人士中間,他的名字反而更加具有分量,這種情況在宣傳活動結束,飛回洛杉磯的一瞬間,表現得尤為明顯。

他的經紀人接到了無數電話邀約,有人想和他聊聊,有公司直接發來了專案意向,甚至有六大巨頭向他伸來了橄欖枝。

首部執導的電影,在正面參與的激烈競爭中,僅北美一地就收穫票房1.7億美金,全球票房3.2億美金以上,這個開局成績超過了百分之九十九的電影導演,怎麼可能不讓製片公司心動。

這兩天時間,扎克施耐德一直在做著心裡鬥爭,別人不清楚他當然清楚,韋恩之所以願意培養他,力挺他,並且親自編劇、製片、投資電影為他保駕護航,就是想讓他快點成長起來。

他從最早的學習韋恩的工作方式,拍攝風格,到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其根本的製作風格還是與韋恩比較接近,他也願意按照這條路走下去,以後一起加入到DC漫改計劃當中。

這並不是什麼秘密,他早就知道自己適合DC漫改系列。

然而回到洛杉磯的這幾天時間,面對各種不計成本的誘惑,他的想法也有了一絲鬆動,經紀人給出的職業規劃意見當中,也明確的指出了各種優缺點。

不是扎克施耐德內心不堅定,實在是有些人給的太多了,超出他身價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