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剛剛到二月份,本來就已經擁擠不堪的暑期檔,被韋恩這樣胡亂一攪和,院線市場更加變得撲朔迷離起來。

北美今年最火熱的檔期還沒到來,各種擁有媒體專欄的電影評論家,前瞻性預測第三方機構公司,除了近在眼前的奧斯卡頒獎典禮,提前三個月就開始了對暑期檔走勢的爭論不休。

不管媒體上的各種報道,各種預測訊息,此時最興奮的就要屬普通影迷群體了,他們不清楚出現這種大片扎堆上映的原因,也沒有必要追尋背後的真相。

面對這種大製作扎堆上映的狂歡,無數普通影迷第一時間想起了兩年前,1994年的暑期檔就是這樣,無數讓影迷狂歡的大片一部接一部上映,那一年被稱影迷成為好萊塢電影黃金年,誕生了一口氣都說不完的經典影片。

此後的1995年暑期檔,對於影迷來說就像是飯後甜點,雖有一些讓人記憶深刻的大火影片,但相比上一年就要差的太遠了。

在九四年末的媒體盤點中,各家的權威電影專欄上,不止有一位兩位電影評論家斷言,像這種諸神之戰一樣的盛況,在此後十年內都不會再出現。

在普通影迷看來,只是時隔一年時間,彷彿今年好萊塢電影市場,又會出現神仙打架似的場景,一個個提前三個月開始摩拳擦掌,準備迎接這場觀影盛宴。

其實在韋恩看來,那些電影評論家們,罕見的預測對了一次,像九四年那樣的情景確實不會再來了,別說十年,就算再過去二十年時間也一樣,那是不可複製的一年。

之所以今年會讓影迷覺得大片又開始扎堆,是因為他出於小心眼和某些惡趣味,把本應該錯開時間上映的各家大製作,給強行擠到了一起。

巧合的是,這樣有大製作相撞的週末,從暑期點開端的五月份開始,時隔一到兩週就會出現一次,再加上媒體的渲染宣傳,各家公司提早開始的推廣,造成了近似虛假繁榮的景象。

好萊塢這現存的六大巨頭公司,近幾天每家發行部門都在加班,發行部門的高管們,也被華納兄弟突如其來不合常理的出牌,弄得是措手不及。

不過還是有一個例外情況,那就是索尼哥倫比亞,這家巨頭是唯一置身事外的六大,不管從哪方面看,這都絕對算是一件好事,其他五家都準備在三個月後的暑期檔大混戰,只有他們一家準備漁翁得利。

然而事情卻遠不是表面上看到的這樣,不論索尼哥倫比亞的本土高管,還是本子過來的高管,都沒有一絲感到愉快的意思。

出現這種情況,說明不光那個瘋子韋恩格林伯格沒把他們看在眼裡,其他五家巨頭也沒給他們尊重,壓根就不怕本子人漁翁得利。

事實上哥倫比亞這家巨頭的營收,自從被本子控股以後,一直都在六大之中處於墊底位置,不論投資製作專案的票房表現,還是全渠道運營能力,都隱隱被排斥在其他五家公司之外。

被收購後所謂的公司陣痛期,一直持續到了現在了,仍然沒有走出來的跡象。

返觀近兩年重組的派拉蒙,被北美第三大傳媒集團維亞康姆收購後,陣痛期不過持續了一年時間,便在雪莉蘭辛這個傳奇女性經理人,帶領下走上了高速發展的軌道。

之前一直被隱隱排斥就算了,現在透過這兩天的事,索尼哥倫比亞的本土高管,都察覺到了被忽視的恥辱,其他同級別的幾個對手,壓根就沒看得上他們。

只從今年已經公佈的暑期檔安排上,明眼人就會發現,不管哪家巨頭公司,都有至少兩到三部大投資製作安排上映,唯有索尼哥倫比亞只有一部比較有競爭力的作品。

這部《甜心先生》被媒體提前看好,還只是因為湯姆克魯斯的加盟,超級巨星的競爭力也確實沒人敢小看。

“那邊還沒有死心?”

華納兄弟後期工作室裡,韋恩和道恩斯科特等人,又用了半個多月的時間,總算完成了《無間行者》的第一次粗剪,剛剛坐下休息,尼娜便湊過來小聲彙報。

“直接給索尼哥倫比亞回覆,我不可能與他們合作,如果那個保羅特納再打來電話,直接結束通話!”

或許外界對於索尼哥倫比亞一直處於忽視狀態,這家公司的某位高管卻從沒放棄,尤其是這段時間,不停的開始增加籌碼,異想天開的想要請他去執導一部影片。

“真可惜了。”不光嘴上說著可惜,尼娜的臉上也是一副肉疼的模樣。“聽說那個本子來的ceo,為了能夠讓你接手彼得帕克,甚至願意給出20+30的天價分成,我的天,就算影片真的票房爆炸,哥倫比亞也是在給我們打工,絕大部分利潤都會裝入我們的口袋……”

“尼娜克萊因女士!”

衝著一臉肉疼的助理小姐翻了個白眼,韋恩伸出一根手指,點了點女人的眼鏡。“下次告訴他們,不用等我改變心意,這點錢還不能把我砸暈,斯皮爾伯格的夢工廠辦不到的事,索尼哥倫比亞一樣辦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