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恩匆匆跑了一趟澳大利亞,回到洛杉磯後第二天,就和他的核心主創團隊相聚一起,開了一個簡短的籌備會議。

這部影片相比於蝙蝠俠,在拍攝製作上用的時間會更少,因為既沒有反鎖的特效新增工作,也沒有漫長的籌備期,和需要四處跑的外景戲。

當天籌備會議結束後,愛克託亨利就收拾行李,坐上了飛往波士頓的飛機,先去考察外景地和聯絡劇組居住地。

與此同時,主要角色的試鏡工作也即將展開,圈內盯著韋恩專案的人很多,訊息剛剛放出去不到一天,就是幾十份簡歷,透過經紀人投遞給了選角導演施瓦茨。

這些大小經紀人送來的簡歷中,不乏一些已經成名了的演員,相反,籍籍無名的角色倒是沒有幾個。

這與韋恩提出的要求有關,這部戲的三個主要角色,他都有了大概的人選,除非是表現真的特別好,有能打動他的理由,否則不會輕易做出改變。

最重要的,就是這三個主要角色,都需要一定的演技支撐,然而這個圈子裡面,既有演技又有票房號召力的演員,本身就屬於稀缺資源,能符合角色需求的就更少了。

就算是現在他心裡所想的三人,也是經過深思熟慮後,才慢慢一個一個定下來的,其他人想要打動他讓他換人,從南方面來說都非常難。同樣的,如果他親自邀請的演員,試鏡達不到影片要求,他也會毫不猶豫的換掉。

十一月二十號,華納製片廠門前再次熱鬧了起來,嗅覺靈敏的記者和狗仔,早早的就圍到了大門口,等待會進入其中的明星。

《無間行者》作為韋恩的新片,天然就吸引了大量媒體注意,可他們除了知道這部影片的名字,以及這是一部黑幫片外,對影片的其他資訊幾乎一無所知。

他們希望能從試鏡演員的口中,得到一些關於影片劇本的訊息。而且這些參與試鏡的演員,大多數都不是無名之輩,本身就代表著話題度。

不過這次他們註定還是失望居多,至今為止,看過完整劇本的演員,只有克里斯蒂安貝爾一個人,而他需要出演的角色,卻不用參加試鏡。

對於英國“蝙蝠俠”的演技,韋恩沒什麼需要考察的,對方的努力和敬業程度,也讓他特別放心。

這部戲透露出來的資訊,年輕男主角就只有兩個,現在還被提前佔走了一個,剩下的那個。所有參加試鏡的男演員都憋著一口氣,他們清楚,這場競爭變得更加激烈了。

“片酬只有象徵性的120萬美元,這完全不符合你的身價!”

製片廠攝影棚的化妝間內,經紀人錢伯斯繞著自己客戶來回走著,一臉不可置信的表情。“要考慮清楚,我們如果答應了這種條件,恐怕以後會有劇組還給你開這個價碼!”

演員自降身價,在商業領域絕對是大忌,尤其是對於正在上升期的演員來說,自降身價只會給製片公司傳達一個資訊,那就是你只值這個價錢。

這不是一次兩次的事,有了開頭,後面給你發邀約的劇組,全都會一個個的有樣學樣。

“錢伯斯,這是韋恩格林伯格的專案!”布拉德皮特也是滿臉猶疑,這些話彷彿是說給經紀人聽的,其實也是他說服自己的的理由。“而且他還主動邀請的我,這個機會有可能讓我的事業更進一步,想想那個英國蝙蝠俠吧,現在有人懷疑他的身價嗎?”

經紀人回頭看了一眼房門,上半身前傾,壓低自己的聲音說道:“可這是一部現實主義黑幫片!誰又能保證他永遠不失手?聽著,如果韋恩格林伯格在DC大作中邀請了你,那你可以閉著眼睛接下,就算沒有片酬都無所謂,可這是一部現實主義的影片。”

他們之間這樣的爭論,已經不是第一次出現了,總的來說,每次都以布拉德皮特沉默收場。

他不願意反駁經紀人的最大理由,就是錢伯斯一切都在為他考慮,並沒有一丁點私心。

沒人能夠永遠不失手,這個道理他當然清楚,哪怕那個人是成功的代名詞,也不行!這是圈內的共識,大家都在等著他第一次失手,只要這個第一次出現,以後就沒有製片公司,在影片排檔期刻意避開他了。

事情的本質就是這樣,除了華納兄弟,所有人都在盼著韋恩失敗,可又沒有一家公司,心甘情願的做出頭鳥,去和他的影片展開競爭。

“他的目標是奧斯卡。”布拉德皮特非常精明,一早就猜到了對方的目標,最起碼這是目標之一。“這跟重要,不是嗎?”

“呼。”

經紀人錢伯斯長出了一口氣,坐到休息椅上攤開了手。“我只是在提醒你,不要被那個年輕人的光環,給遮住了眼睛,120萬片酬太少了,到底值不值得冒險,你自己做決定。”

這就是一場賭博無疑,本來布拉德皮特應該藉著《七宗罪》的熱度,接拍片酬更高的商業大製作才對,而不是來冒險參與進這個不賺錢的專案。

賭贏了,自然是名氣大增,而名氣就意味著身價,說不定還能跟隨影片一起,去奧斯卡上面逛一圈。賭輸了,那就不用說了,完全費了這段《七宗罪》創造的熱度,不光浪費了時間還不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