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西那邊活動很順利,你的親筆簽名錄影帶效果很好,現在她的討論組,能組織起來的鐵桿影迷超過兩千人。”

一座飛往澳大利亞的飛機商務艙裡,尼娜對身邊閉著眼睛假寐的韋恩說道。

雖然平時與黛西交流的都是經紀人吉米,可尼娜同樣關心這方面的工作,這些影迷都是自家老闆的基本盤,只要這個影迷組織越來越壯大,自家老闆的新片就會越能保證成功。

“我知道了。”韋恩點了點頭。

現在這個影迷組織的潛力,在他心裡還完全沒發揮出來,還需要透過時間來沉澱。

只要過了97年,那個IMDB被某家網路巨頭收購,然後做大,才是這種粉絲組織發揮巨大影響力的時候。

到時候他們能夠影響到的,就不只是自己身邊的親戚朋友了,網路營銷也就可以提前登上舞臺。

甚至韋恩還有些其他想法,考慮是不是讓黑粉組織提前出現,控制在手裡的黑粉頭子,加上網路水軍,恐怕跟自己電影同期上映的影片,會被這些人給黑出翔來。

時代已經開始漸漸變了,網路會成為影響年輕人最大的平臺,紙媒和電視媒體,可能都想不到,自己有一天會沒落的那麼徹底。

想到即將到手的大筆現金,韋恩睜開眼睛,看向助理小姐問道:“科林那邊怎麼樣?”

尼娜聳了聳肩,臉上也露出了興奮的表情。“很順利,華納兄弟沒有扯皮,第一次票房分成,應該明天就能打進工作室賬戶。”

按照當初簽訂的合約,韋恩享有全球票房的百分之二十,前期基礎的兩千萬美元片酬,已經在影片開拍前,影片製作完成和上映後,分三次付清了。

《蝙蝠俠:開戰時刻》的第一次票房分成,涉及到的就是百分之二十,這個恐怖的分成數字。

華納兄弟拿出第一次收到的北美票房2.5億美元,海外票房收回來的2億美元,都包括在這次的分成當中,韋恩第一次能夠拿到手的,就高達九千萬美元。

這個數字,是除了斯皮爾伯格執導《侏羅紀公園》外,有記錄的導演最高片酬前三了。

不過這個數字現在看來很高,外行人恐怕都會覺得不可思議。理論上來說,電影公司從來都是扮演吸血鬼的角色,想讓他們掏出這筆錢來很難,他們之所以願意支付這樣高昂的酬勞,只有一個理由,那就是導演給他們創造的價值遠遠超過這個數字。

在九十年代中期,韋恩的這個分成比例還算是好萊塢頂尖,不過在過上幾年,這也就不算什麼了,很多商業片導演都拿到過這個數字。

二十加二十也就不再是巨星專屬的待遇,甚至拿到這個待遇的導演或製片人,人數要遠遠超過屬於稀缺資源的影視巨星。

比如彼得傑克遜這個紐西蘭大鬍子,因為《指環王》三部曲一舉封神,下一部接拍的《金剛》,待遇立馬就提升到了二十加二十,既兩千萬前期基礎片酬,加百分之二十全球票房分成。

如果是續集電影的導演,這個數字比例還有可能更高。

韋恩和斯皮爾伯格之前,能透過導演分成拿到上億美元的,也只有喬治盧卡斯一個人。不提成為了文化標誌的《星球大戰》,那個系列太過特殊。

僅僅《奪寶奇兵》這部影片,下檔後就給他帶來超過1.7億美元的分成。

純粹製片人當中,能拿到這種分成合約的相對較少,鼎盛時期,能夠穩定拿捏電影公司的,也就是傑瑞布魯克海默一人。

“九千萬美元啊!嘖嘖嘖。”韋恩吧嗒吧嗒嘴,自己雖然提早就清楚這個數字,可當錢真的就這樣一股腦給他時,還是讓他覺得有些不可思議。

要知道,這可是第一筆票房分成,後續等影片從全球下檔,還會有一大筆分成在等著他。

“明天等錢到賬,你立馬聯絡科林,讓他採取必要的避稅措施,這樣一大筆現金過來,恐怕國稅局那幫吸血鬼,會盯上我們。告訴科林,我寧願多給兒童公益組織捐點物資,也不願意多給那群吸血鬼一每分!”

如果說最讓韋恩頭疼的,可能就是國稅局了。因為工作收入都是大筆的現金,那群吸血鬼一直都在盯著他們這樣的名人。

諷刺的是,在這個以抗稅起家的國度,人們唯有死亡和納稅是逃不過的兩件事,哪怕是避稅手段繁多的超級富豪,對於國稅局,也是頭疼無比。

“好的。”尼娜點了點頭。“我建議,除了留出一部分還銀行貸款,剩下的先轉入格林伯格慈善基金。”

“可以,這筆錢先別動,我要好好想一想。”韋恩考慮了一下,還是不準備把錢繼續投資股市,他想在《指環王》裡面摻和一手,不然辛苦買來的版權,利益大頭被華納兄弟都拿走就太虧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