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6-靠奧斯卡的補償心理(第1/2頁)
章節報錯
其實在韋恩心裡清楚的很,老馬丁能靠這部片子獲獎,換個人來拍攝還真不一定。
如果真換成別的導演來拍攝,恐怕不光與奧斯卡無緣,就連票房最後是什麼樣,也不太好說。
說白了,有兩位好萊塢一線男星加盟,一般導演能不能壓得住他們的咖位,都是個疑問,票房問題也好解釋了,在原本那個時空,真要是缺了這兩位大咖,影片號召力起碼要下降幾個等級。
馬丁斯科賽斯之所以能夠憑藉這部片子拿獎,裡面有幾成奧斯卡補償的因素,沒人能說的清。
好萊塢黃金時期四大導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有代表作《教父》三部曲、《現代啟示錄》,《對話》等等,很早就拿到了該拿的榮譽。
提起斯蒂文斯皮爾伯格,也有耳熟能詳的《ET》、《大白鯊》、《侏羅紀公園》和不能忽略的《辛德勒的名單》,那座小金人也早早收入囊中。
喬治盧卡斯有些特殊,早年因為一些原因,自己主動退出了導演協會,所以他一直就沒追求學院獎項,但只看已經成為了北美文化標誌的《星球大戰》系列,提起這個,就沒人能繞過他這座大山。
這個猶太導演之所以受人尊敬,除了用《星球大戰》和《奪寶奇兵》系列,開啟了好萊塢商業時代外,還特別喜歡提攜新人。斯蒂文斯皮爾伯格就是被他提攜起來的,之後很多年老好人也喜歡這樣幹,很難說是不是受到星戰之父的影響。
當然,他最受人尊敬地方,肯定還是因為其另外一個身份,那就是好萊塢第一富豪,錢,在這個國家就代表著一切!
四大導演只剩下了大名鼎鼎,提起來就代表作無數的老馬丁,別管是《計程車司機》,《憤怒的公牛》,還是《好傢伙》,貌似距離那座小金人總是特別近,卻一次次擦肩而過。
到2000年後,這位義大利裔老頭一次次衝獎,一次次失望而歸。
之所以最後學院給了他夢寐以求的小金人,恐怕就連很多學院成員,都覺得再不給他都說不過去了。所以才能夠出現四大導演同臺,陪老丁領獎的盛況。
這部電影很特殊,如果不是因為受到前世的影響,韋恩恐怕還真不會選擇這個,只有土生土長在這片土地,才能理解電影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不同。
驅使他想要這樣做的原因有很多,最大的理由,就是他這個年輕人,與記憶中的老馬丁境遇有那麼一絲相似之處。
如果拋開年齡問題不說,他確實已經陪跑過三次了,這絕對算是一種無聲的資歷證明。
還有一個圈內人公認的認知,就是韋恩憑藉《小丑》,提前撞碎了海外很多國家地區的市場,切實推動了好萊塢電影工業的知名度,這是實實在在的貢獻,每個圈內從業者,都必承認這一點,並且感謝他做出的貢獻。
如果說在大船出現前,唯一一個能靠商業成績打動奧斯卡的影片,《小丑》絕對算是排名第一位的。
到底有多少人在心裡想著補償韋恩,沒人能夠說得清,但他相信,只要機會出現了,很多人肯定不介意順手推一把。
“韋恩,嘿,親愛的!”
看著男人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出神,娜奧米沃茨伸手捅了他一下。“你的老毛病又犯了,該死,不準在我身邊吸菸!”
被叫醒後韋恩第一時間,習慣性的就準備去摸香菸,聽到女人的話,苦笑著搖了搖頭,暫時放棄了這種不切實際的打算。
“你剛才說到哪裡了?”他掃了一眼最終定稿的劇本。“好吧,我光顧著走神了,後面的沒聽到。”
娜奧米沃茨俏皮的挑了挑眉,似乎想要給出自己的意見,改變一些他的想法。“我覺得這部片子文戲太少了,根本沒法發揮你的特色,或者你可以適度減少一些暴力元素,增加一些對人性的探索?”
“不,沒意外的話,這就是最終的版本了。”
韋恩伸手輕輕點了點劇本,有些詫異的調侃道:“在你眼中,或者是媒體、公眾的眼中,覺得我的特色是什麼?”
女人思考了一會,伸出潔白的手指,開始一條一條的歸納。“作品都有著黑色的核心,喜歡用亦正亦邪的主角,善於揭露社會問題和人物剖析,對了,還有傳統學院派的多線敘事。
別以為我只是個演員,就沒有這些專業的認知。這種敘事手法看似傳統,但能運用好的導演不多,所以那些影評人才一直說你是個天才。
你擅長利用多線敘事,在影片開始就製造讓觀眾共鳴的情緒點,習慣把觀眾拉進影片故事裡,讓每個人都能從主角身上,找到與自身某一部分相同之處,這是你影片每次都受歡迎的主要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