蒂姆伯頓對記者的回答,肯定有誇張的成分在內,不過卻得到了現場所有人的預設。

不去考慮年齡、資歷等問題,單純就以市場表現來統計的話,韋恩格林伯格確實代表著近幾年最大的成功。

說他最不需要擔心的,就是影片的票房和盈利問題,這句話也沒什麼錯。

“格林伯格導演。”《紐約時報》的記者站了起來。“能不能談談你對這部《蝙蝠俠》的具體創作想法,這會不會與前作相互呼應?”

“好吧,我的答案蒂姆聽了可能會傷心。”對著全場記者挑了挑眉,韋恩說道:“我可以明確的告訴大家,這部影片不會與前作產生任何關聯。你們或許可以把它看做是倒到重建,這個故事是我根據漫畫而改編來的。

這部影片的主要核心,就是講述布魯斯韋恩的起源,他是怎樣變成蝙蝠俠的。我會努力為觀眾在短暫的電影時間內,把“an”的所有他們想知道的交代清楚。

比如,布魯斯韋恩變成蝙蝠俠的心路歷程,還有蝙蝠俠身上的裝備配件,我想很多人也會非常感興趣是怎麼來的。”

蝙蝠俠的誕生,幾乎每個人都知道怎麼回事,誰還能不清楚這個最出名的超級英雄的身世呢?

韋恩的意思非常明確,他就是直接透過媒體告訴大眾影迷,這部《蝙蝠俠》是全新的,推翻重建過的英雄,以區分和之前兩部的不同之處。

畢竟第二部的影迷口碑已經有了崩壞的趨勢,他只是想讓所有人都清楚,之前的和現在這部完全沒有關係。

“格林伯格導演,這部蝙蝠俠會與《小丑》這個故事有關聯嗎?我們都清楚,在《小丑》這部影片中,出現了小布魯斯韋恩。”

這個問題正好問到了今天的主題上,就算是沒問出來,韋恩也準備自己說明。“是的,他的故事和《小丑》會發生在同一座城市,就是那做哥譚市。

相信很多人都已經猜到了,沒錯,是小丑亞瑟引出了《蝙蝠俠》的故事,他們也會生活在同一個時空。這座大都匯中既然已經出現了小丑,怎麼能少了布魯斯韋恩來守護!”

這就是韋恩的目的之一,《小丑》創造的輝煌還在眼前,這個故事在北美已經有了強大的普及度,不用它來引出新蝙蝠俠,簡直就是赤洛洛的浪費。

這種沒有任何成本的宣傳推廣,會比投入上千萬美元做廣告還划算。看過《小丑》的觀眾,自然而然的就會把注意力,放到這部新的影片上。

如果有必要的話,他甚至不介意讓亞瑟提前出場露個臉。

記者激動的問道:“你是說布魯斯韋恩會在大銀幕上,和亞瑟進行聯動?”

“是的。”韋恩調整了一下姿勢,對著話筒肯定的說道:“布魯斯韋恩肯定會與亞瑟進行聯動,不過這部影片不會出現太多亞瑟的身影,這部影片主要還是講述蝙蝠俠的起源。”

“等等,韋恩,你的意思這不是一部單獨的電影是嗎?”

對著記者聳了聳肩,他繼續說道:“當然,我計劃這是一個三部曲系列,當布魯斯韋恩成長為一個真正的蝙蝠俠後,就會在第二部中迎來亞瑟這個天生的對手。哦,不好意思,太多的我不能繼續透露!”

在隨後回答過幾個不疼不癢的問題,這場新片釋出會在韋恩的示意下結束了,他不管現在記者們怎麼想,最重要的是和蒂姆伯頓商量一下籌備問題。

據他所知《艾德伍德》的製作馬上就結束了,蒂姆伯頓會有更多的時間來,投入到這個專案上。

幾個人一起來到傑夫羅賓諾夫的辦公室,坐下後韋恩就迫不及待的說道:“蒂姆,籌備工作開始的越早越好,你大概什麼時候能夠騰出手來?”

蒂姆波頓低著頭考慮了一會。“奧斯卡之前吧,我會在頒獎典禮前結束現在的工作,開始投入到蝙蝠俠的籌備上來。”

聽了這個答案,韋恩滿意的點了點頭,這樣看來時間是完全夠的。

這樣經過六到八個月的籌備,完全可以保證影片在今年開拍。

看了看韋恩的臉色,蒂姆伯頓問道:“關於布魯斯韋恩的演員人選上,你有什麼想法。”

完蛋,這貨不是要推薦約翰尼德普吧?

這是韋恩聽到這個問題的第一想法,這個哥特風導演,和那個鬼才怪咖簡直是形影不離。幾乎任何有特色的角色,對方想到的第一個人選,都是約翰尼德普。

還好對方後面的話,打破了韋恩的擔心。

“我推薦方基默,他本來是我一早就挑中的蝙蝠俠,或者你也可以親自見見他。”